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43篇
安全科学   256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653篇
基础理论   124篇
污染及防治   115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31.
长期施肥稻田土壤胞外酶活性对底物可利用性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土壤中碳(C)和氮(N)等底物的可利用性决定着微生物生长代谢,同时影响土壤胞外酶活性.为探讨土壤酶活性对土壤原有有机质变化的响应,本试验选取了长期定位试验田的4种施肥处理水稻土[无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有机肥+化肥配施(OM)和秸秆还田+化肥配施(ST)],通过0、 4、 8和12个月的分段培养获取了具有不同可利用性C、N含量梯度的土壤,分析参与土壤碳氮转化过程的关键酶β-1,4-葡萄糖苷酶(BG)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与可溶性有机碳(DOC)、铵态氮(NH~+_4-N)、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OM和ST处理对土壤中DOC含量的提高更显著(P0.01),是CK和NPK处理的2~3倍.NPK、OM和ST处理的MBC含量、BG和NAG酶活性高于CK处理.所有施肥处理中,随着可利用性底物(DOC和NH~+_4-N)含量的升高,BG和NAG活性整体呈稳定或下降趋势,MBC和MBN含量变化趋势与BG和NAG相同.施肥处理和培养时间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P0.01)土壤DOC、NH~+_4-N、MBC和MBN的含量.回归分析显示, OM处理MBC/MBN值与DOC/NH~+_4-N值之间正相关(P0.05);ST处理的ln(BG)/ln(NAG)值和DOC/NH~+_4-N值之间负相关(P0.01),这表明稻田土壤可利用性底物浓度是影响胞外酶活性的关键因子,且微生物量的碳氮计量比受控于土壤中底物的碳氮计量关系.该结果对深入研究稻田土壤中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调节稻田土壤碳氮平衡,提高稻田土壤肥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2.
钢铁焦化厂可凝结颗粒物(CPM)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贡献不容忽视,然而目前关于焦化厂CPM排放特征的认识仍很不清楚。采用稀释间接法对焦化厂烟气中CPM的排放进行了测试,对其在脱硫入口和总排放口的浓度及化学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在焦化脱硫入口和总放排口CPM浓度分别为9.5,1.2 mg/m3,是可过滤细颗粒物(FPM2.5)浓度的14,4倍。CPM中占比最高的为水溶性离子,主要为Cl-和K+;其次为有机物。脱硫入口处CPM中有机组分以烯烃类、环烷烃类、烷烃类等为主,总排放口则以醇类、烯烃类、酚类等为主。采用"碳酸氢钠干法脱硫+袋式除尘器+中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烟气净化技术路线对CPM气态前体物有一定的协同去除能力,CPM去除率为87.3%。  相似文献   
933.
为了解决目前基于总量风险评估导致土壤PAHs修复目标过严的问题,采用德国标准研究院(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的方法(DIN 19738)研究了北京某焦化厂(BJ)、山东某钢铁厂(SD)、北京某钢铁厂(BG)和大连某农药厂(DL)4个不同地区大型典型污染场地中荧蒽(FLT)、芘(PYR)、苯并[b]荧蒽(BBF)、苯并[a]芘(BAP)和茚并[1,2,3-cd]芘(IPY)5种PAHs的生物可给性,并探究了禁食及进食(奶粉、苹果)状态下生物可给性的变化.结果表明:①5种PAHs生物可给性随模拟胃肠液添加食物及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添加奶粉时BJ、SD、BG和DL场地土壤中FLT、PYR、BBF、BAP、IPY 5种PAHs的生物可给性范围分别为1.2%~4.2%、5.5%~15.7%、11.2%~18.0%、15.3%~68.5%,添加苹果时依次为0.2%~1.3%、0.8%~6.1%、1.3%~11.9%、21.7%~82.8%,禁食状况下依次为0.2%~1.4%、0.6%~5.2%、0.7%~10.6%、20.8%~73.6%.②基于考虑和不考虑生物可给性计算了4个污染场地土壤中5种PAHs经口摄入途径的土壤暴露量、致癌风险、非致癌危害商及风险控制值,结果显示,在考虑生物可给性情况下,4个场地土壤中BAP、BBF、IPY 3种致癌PAHs的经口暴露量均降低1~2个数量级,风险控制值则会相应提高.其中,BJ场地土壤中5种PAHs风险控制值提高最为显著(22.9~82.5倍);SD和BG场地土壤中BAP、BBF、IPY土壤风险控制值分别提高了13.5~17.2倍和6.3~7.9倍,而2种非致癌物质FLT和PYR的风险控制值提高程度接近,在4.6~6.3倍之间;DL场地土壤中5种PAHs风险控制值提高大多在1倍左右.研究显示,在考虑PAHs生物可给性的情况下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有技术导则计算土壤PAHs修复目标过于严格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4.
935.
李鑫  汪毅  马颖  丁志斌  陈晓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12):4745-4750
在对测定可同化有机碳(AOC)所需接种液中荧光假单胞杆菌P17及螺旋菌NOX的浓度随培养时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两种细菌培养后其浓度与标准乙酸碳(Ac-C)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Ac-C浓度75μg·L~(-1)时,标准乙酸碳溶液的浓度与细菌浓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当Ac-C浓度75μg·L~(-1)时,两者的线性关系减弱;传统AOC检测方法选取[Ac-C]=100μg·L~(-1)作为产率对照在低浓度条件下是不准确的.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率系数的优化计算方法并确定其适用范围(AOC-P17:0~75μg·L~(-1);AOC-NOX:0~75μg·L~(-1)),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该范围内AOC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AOC测定过程中3种接种方式的对比研究,发现分别接种法误差较大;同时接种法在平板计数阶段两种细菌菌落之间存在掩盖现象,结果不稳定;先后接种法测定结果较为准确,可较好地反映水中AOC的浓度.将优化后的产率系数测定方法应用于先后接种法并与传统测定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证明,优化后的测定方法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936.
温度是土壤酶活性的关键非生物影响因子,调控着土壤物质周转过程.为了探究温度变化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周转及其关键胞外酶活性的影响,设计室内培养试验,分别在5、15、25和35℃下测定亚热带稻田土壤BG(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探究温度对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与碳氮转化过程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w(DOC)(DOC为可利用态碳)、w(NH4+-N)和w(MBC)(MBC为微生物生物量碳)在5~25℃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在第15天时BG活性达到306.57~437.75 nmol/(g·h),并随温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减,在第3、75天时,25℃下BG活性为184.46~207.60 nmol/(g·h).土壤酶活性的Q10(温度敏感性)在15℃升至25℃时表现出正响应(Q10=1.5),而在5~15℃和25~35℃时Q10 < 1,表现为消除效应.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温度作为关键影响因子,升温显著改变了土壤中w(DOC)、w(NH4+-N)、w(MBC)、w(MBN)(MBN为微生物生物量氮),进而影响土壤BG活性;土壤中w(MBC)对BG活性具有直接的显著负影响作用.研究显示,对参与稻田土壤碳转化BG酶活性的温度敏感性及其与土壤关键理化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量化,有助于深入开展水稻土碳循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937.
从"人-物-环-管"入手,深入分析钻井作业的各个风险影响因素,划分风险等级并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可拓理论建立可拓评价关联函数计算指标与风险等级的综合关联度,并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将两者结合,最终评价钻井作业的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938.
喷施锌肥对油菜镉锌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溶液培养和体外消化实验,研究不同Zn营养条件下,喷施ZnSO_4和ZnNa_2EDTA对两种油菜Cd、Zn质量分数以及生物可给性的影响,计算人体通过食用油菜摄入Cd、Zn的量,评估喷施Zn肥降低人体Cd摄入提高Zn吸收的潜力.结果表明,正常Zn营养下油菜地上部Cd质量分数显著低于缺Zn条件下,喷施ZnNa_2EDTA显著降低油菜Cd质量分数;正常Zn营养下油菜地上部Zn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缺Zn条件下,喷施Zn肥可显著提高油菜Zn质量分数,其中喷施ZnSO_4处理效果最佳.正常Zn营养下油菜Cd的生物可给性显著低于缺Zn条件下,喷施Zn肥显著降低油菜Cd在胃阶段的生物可给性,与对照相比最大降幅为35.81%,喷施ZnSO_4显著降低Cd在小肠阶段的可给性,最大降幅为59.24%;喷施Zn肥使油菜Zn在胃和小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最大降幅为68.90%,其中ZnSO_4降低效果明显强于ZnNa_2EDTA.食用Cd污染的普通油菜寒绿摄入Cd的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耐受值,通过选择低积累油菜华骏或喷施ZnSO_4可以显著减少人体摄入Cd的量,有效降低Cd过量摄入的健康风险;食用未喷施Zn肥或喷施低浓度ZnNa_2EDTA的油菜有Zn摄入不足的风险,而食用喷施ZnSO_4或高浓度ZnNa_2EDTA的油菜可以满足蔬菜膳食Zn摄入的需要,其中喷施ZnSO_4效果更好.总之,喷施Zn肥可显著降低油菜地上部Cd、Zn的生物可给性,有效减少人体食用油菜摄入Cd的量,提高摄入Zn的量,其中喷施ZnSO_4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39.
在全球能源危机及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几年,可交易白色证书机制在欧盟发展迅速。可交易白色证书机制可以分为两部分:节能义务和白色证书交易体系,是指设定节能目标分配给责任主体,并通过市场交易,促进节能工作的有效开展。文章主要介绍可交易白色证书机制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则等,在比较分析意大利、英国、法国等欧盟国家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可供中国借鉴学习的经验。  相似文献   
940.
本文介绍了可拓学理论与可拓数据挖掘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并将可拓数据挖掘技术用于“5·12”汶川地震空间电离层电场文本数据文件的处理.利用自行开发的数据挖掘软件进行数据分类,在震前10天数据中,得到了2个关联度异常文件,并计算了挖掘知识的支持度与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