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3篇 |
免费 | 182篇 |
国内免费 | 30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85篇 |
废物处理 | 54篇 |
环保管理 | 142篇 |
综合类 | 1117篇 |
基础理论 | 235篇 |
污染及防治 | 190篇 |
评价与监测 | 71篇 |
社会与环境 | 39篇 |
灾害及防治 | 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78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73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99篇 |
2014年 | 173篇 |
2013年 | 124篇 |
2012年 | 143篇 |
2011年 | 134篇 |
2010年 | 102篇 |
2009年 | 96篇 |
2008年 | 121篇 |
2007年 | 122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91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21.
极性基湿润剂与矿岩类粉尘颗粒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矿岩类粉尘微颗粒的表面性质和极性基湿润剂的特性,应用分子热力学和表面物理化学理论探讨了湿润型抑尘剂与矿岩类粉尘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矿岩类粉尘吸附水的本质是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是分子之间的短程相互作用力和长程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矿岩类粉尘与水相碰撞时,只有当吸引力大于排斥力时,水分子才能牯附于矿岩类粉尘,表面张力和体系自由能足够小时,水才能湿润矿岩类粉尘。分析了湿润剂对水和矿岩类粉尘的表面改性的原理,它增加水和矿岩类粉尘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了界面表面张力和体系自由能,使矿岩粉尘被水湿润能自由地进行。 相似文献
222.
223.
224.
潮湿巷道风流温度与湿度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矿井风流与围岩热湿交换理论的研究,提出理论上更可靠的风流温、湿度计算方法,编制了模拟解算矿井风流与围岩热湿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解算出潮湿巷道风流温度及湿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通风时间、湿度系数等参数对风流温度及湿度变化规律的影响;沿风流流动方向,风流温度及湿度不断增加;巷道风流温度及湿度随着通风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减小,通风时间越长减小的幅度越小;围岩壁面湿度系数对风流温度及湿度的影响较大,其他参数不变时,壁面湿度系数越大,风流温度越小,风流湿度越大。 相似文献
225.
易光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4):33-36
通过分析国内外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危险物质临界量的差异,以汽油和液化石油气为例,分别选择池火灾和沸腾液体扩展蒸气云爆炸模型计算事故后果,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说明了修改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危险物质临界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26.
227.
基于RS/GIS和RUSLE的福建武步溪流域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美国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相结合对武步溪流域的土壤侵蚀量进行计算.运用ERDASIMAGINE 8.4软件对武步溪流域2001年和2003年的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土壤分布图在ArcView3.2软件平台上获取RUSLE模型中的LS、C、P、R因子,通过ArcView3.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叠加分析,最终得到武步溪流域两个年份的土壤侵蚀等级的空间分布图及土壤侵蚀量.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和2003年中度侵蚀及其以上等级的土壤侵蚀量分别占同年总侵蚀量的88.1%和59.8%,2001年的土壤侵蚀状况比2003年更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2001年降雨侵蚀因子大于2003年的降雨侵蚀因子.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将有利于改善该流域土壤流失状况. 相似文献
228.
铀尾矿库尾矿砂大气污染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铀尾矿库运行期间,裸露的尾矿以扬尘形式对周边地区造成环境污染和辐射危害.因此,本文以平地型铀尾矿库为对象,应用CFD技术,探讨滩面形状(弧形、棱形和锥形)对减轻或控制运行期间尾矿库滩面颗粒物的大气迁移和环境污染的作用.结果表明,常年主导风速V=1.0m·s-1条件下,以1 mg·m-3的浓度为抑尘标准时弧形滩面抑尘效果最为明显,棱形滩面和锥形滩面抑尘效果较差.通过对不同风速下几种滩面形状防护效果的分析对比发现,小风速(V=0.5 m·s-1)下3种滩面形式辐射防护均效果良好,但随风速的增大效果逐渐减弱;弧形滩面条件下综合防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