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3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6篇
综合类   274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维权动态     
毛涛 《环境教育》2010,(5):57-57
<正>法学专家关注环境公益诉讼据《贵州新闻》报道,2009年9月29日至30日,由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主办,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承办的环境司法实务研讨会在红枫湖举行,国际国内专家和环保法官齐聚贵阳,共同把脉环保法庭和环境公益诉  相似文献   
162.
“零事故活动”是日本于1973年借鉴当时美国安全评议会开展的“Zero in on safety”活动,将其与质量控制活动(QC)、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法(KJ法)等方法相结合所形成的活动体系。该活动自1973年在日本开始实施,至今经过多次改良,已成为对日本安全卫生工作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3.
白洋淀湿地有"华北之肾"的称号,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水源地之一。近年来白洋淀湿地显现出了生态退化的趋势,生态修复工作正在开展但成效不稳固。从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角度全面评估白洋淀湿地的基本情况、生态修复工作开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修复过程中将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64.
最近,泉州高速交警支队在网上开创了一种驾驶人交通安全学习新模式——“文明交通网上学习”培训班,违法待处理的驾驶人在网上学习并通过在线考试获得一定学分后,便可依据“结业证书”申请免除部分违法扣分,为轻微违法的驾驶员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司法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65.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不少工业园区取得了经济效益,甚至成为区域形象工程。针对现阶段岫岩县工业园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探讨了如何解决工业园区中环境保护问题,为使工业园区健康、长远、合理、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加强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6.
新思维     
环境友好型社会需建立和完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中国草地退化最主要原因是管理失当。  相似文献   
167.
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环境损害赔偿纠纷处理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已获广泛认同,但是,对于该原则在环境损害赔偿领域的内涵和与其他机制的衔接和协调等问题,却存在不同的认识。明确这些问题,有助于为进一步的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提供理论支持,有利于应对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环境执法和环境司法实践中面临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68.
随着我国劳务派遣的快速发展,因劳务派遣而发生的侵犯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纠纷也层出不穷。与传统的劳动法律关系只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两方主体不同,劳务派遣中涉及派遣单位、要派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三方的权利和义务。由于我国立法和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如何确认劳务派遣中的雇主以及雇主责任就成为各地司法机构和仲裁机构处理劳务派遣纠纷的焦点和难点。为此,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9.
《环境教育》2014,(7):36-36
2014年7月8日,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中级法院向社会发布《黔东南州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绿皮书》,从司法角度盘点全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和缺憾,披露破坏森林案件的数据.剖析典型案例,汇报司法护航的打算,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此举为贵州各中级法院首创。  相似文献   
170.
气候变化诉讼的概念尚不清晰、制度归属有待明确是我国气候变化诉讼发展的重要桎梏。气候变化问题属于“广义的生态环境损害”问题,救济方式包括生态环境损害公益救济和生态环境损害私益救济;气候变化诉讼归属于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制度,且与生态环境损害公益救济制度高度契合。我国目前应将气候变化诉讼融入生态环境损害公益救济制度,通过不断完善现有制度、积极推进司法解释、有待未来专门立法的方式,促进我国气候变化诉讼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