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51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299篇
基础理论   96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51.
毛霉对油脂废水的降解及γ-亚麻酸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微生物综合处理油脂废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一方面有些毛霉能以油脂作为碳源,另一方面有些毛霉又能合成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而含有γ-亚麻酸的类脂,在医学和保健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以油脂废水为碳源,研究毛霉的生长和γ-亚麻酸的合成。研究表明,所筛选的菌株能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油脂,并能合成含有γ-亚麻酸的类脂。该菌株对油脂的降解率和菌体内γ-亚麻酸的合成取决于油脂废水的浓度。添加微量元素后能增加菌体生物量和γ-亚麻酸的生成量,同时可提高对废水中油脂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252.
王钊 《环境工程》1993,11(1):59-63
合成材料具有防水、隔离、反滤、排水和加筋等作用,被成功地应用于环境工程,例如固体废料的贮存、蓄水池的浮动罩、沼气池的复盖膜和加筋堤植被音障等。本文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说明土工合成材料的优点、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53.
H∞控制理论在大气污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气污染控制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运用H∞控制理论进行大气污染系统的控制,使得大气污染系统能够保持鲁棒稳定性,并且规定的指标始终在期望目标值内运行。  相似文献   
254.
微生物合成生物塑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金属和陶瓷一样,高分子物质也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据统计,当今全世界年产合成高分子材料达1亿多吨.在石化工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塑料,化学纤维和橡胶的生产.由于这些材料大部分是单体,在化学结构上非常简单,目前能以很高的产率用各种催化剂从石油中制取,其中的80%用作塑料,20%用作合成纤维和橡胶.然而,这些合成高分子多数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其废弃物在地球上积蓄起来,造成生物资源的污染和环境恶化.这种固形废弃物的污染,已被认为是继续地球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大气臭  相似文献   
255.
相转移催化合成新型含硫氧鳌合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56.
为解决Cr(Ⅲ)对土壤的污染问题,采用碱熔水热法制取粉煤灰合成沸石,研究沸石掺量、反应时间、水分质量分数、初始pH值和Cr(Ⅲ)初始质量比等因素对合成沸石吸附稳定化铬污染土壤中Cr(Ⅲ)效果的影响,建立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方程,并进行微观表征和吸附稳定化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合成沸石对污染土中Cr(Ⅲ)有良好的吸附稳定化效果.当沸石掺量为15%、水分质量分数为26%、pH值为5~9时,对Cr(Ⅲ)进行稳定化修复效果好.Cr(Ⅲ)的毒性浸出随Cr(Ⅲ)初始质量比增加而增大,随反应时间延长先逐渐减小而后趋于稳定.动力学及热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等温模型可以解释Cr(Ⅲ)在合成沸石上的吸附行为,其中影响吸附速率的主要因素为膜扩散.SEM、XRD等微观分析结果显示粉煤灰合成沸石后,其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对Cr(Ⅲ)吸附稳定化.合成沸石吸附稳定化污染土中Cr(Ⅲ)的机制是离子交换、静电引力、沉淀等物理及化学吸附作用综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57.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质谱结合已知物定性、内标法定量,对石油工业合成副产废水中的含氧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共获得C1-C8八种正构脂肪醇和二种有机酸的准确结果。  相似文献   
258.
259.
合成有机物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树桂  庄源益 《环境化学》1995,14(4):354-364
本文综述了合成有机物生物降解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定性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SBR),重点综述了芳香类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降解性的关系,研究这一关系有助于有毒化学品生物降解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260.
氮源是微生物过量合成L-精氨酸的重要营养因子之一,不同氮源对钝齿棒杆菌JDN28-75合成L-精氨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铵为合适的氮源.不同初始硫酸铵浓度对JDN28-75产L-精氨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源浓度过高或不足,都会使最终L-精氨酸产量有所降低.低浓度的硫酸铵虽然有利于菌体生长,但对L-精氨酸的合成明显不利,同时糖酸转化率也较低;而高浓度的硫酸铵尽管不利于细胞的生长且造成发酵结束时残糖含量过高,却有利于细胞合成L-精氨酸且实际耗糖的糖酸转化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初始硫酸铵浓度为60 g/L时,对JDN28-75菌体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终发酵液中剩余的硫酸铵也较多(大于30 g/L),但高浓度的硫酸铵是L-精氨酸合成所必需的.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确定了初始硫酸铵浓度为20 g/L条件下的补氮策略,比较了4种不同的硫酸铵补加模式对产L-精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的硫酸铵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采取分批、低浓度添加氮源的方式既可以有效解除发酵前期高浓度硫酸铵对菌体生长的抑制作用,又可以有效维持发酵中后期体系中菌体合成L-精氨酸所需的较高比例的氮源.最后,在5 L全自动发酵罐中采用20 g/L的初始硫酸铵浓度,连续流加25%的氨水来控制发酵体系pH及补加氮源,L-精氨酸的产量可以达到31.7 g/L,较对照组的产酸量(26.0 g/L)提高了21.9%.图4表2参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