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270篇
基础理论   91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251.
针对粉煤灰合成沸石合成成本较高及废酸碱外排污染环境的问题,对粉煤灰合成人工沸石工艺中废酸碱回收的可行性及其对合成沸石产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设置3个废酸碱回收利用比例条件(1:1,2:1,3:1),其他合成条件与初始粉煤灰合成沸石完全相同.利用SEM、XRD、BET等技术对合成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回收酸合成沸石(WAC-ZFA)、回收碱合成沸石(WAL-ZFA)表面存在大量孔隙结构,XRD图谱也存在尖锐的沸石衍射峰,表征结果与粉煤灰合成沸石(ZFA)相似;在BET方面,与ZFA相比,WAC-ZFA有所下降,而WAL-ZFA明显增大;废碱回收比例对合成沸石除氨的效果影响不大,而废酸回收比例对合成沸石除氨的效果影响较明显,综合考虑,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废酸回收比例宜≤1:1,废碱回收比例宜≤3:1.  相似文献   
252.
Potassium titanate nanostructures were synthesised by hydrothermal treatment of TiO2 (P25) in KOH and H2O2. As-produced powders were characteris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and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methods. Longitudinally-oriented-wire-like structures with a length up to several micrometres and diameters ranging from 10 to 30 nm were obtained. Larger size fibrous nanowires resulting from the hydrotherrnal treatment showed high affinity in adsorbing crystal violet (CV), which was mainly due to their high surface area. The photocatalytic bleaching of CV solution revealed that the wires are photoactive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irradiation. Macroporous nanowires are considered as effective adsorbents of CV, capable of photocatalvtic degradation, and they can be easily separated from the solution by settling.  相似文献   
253.
以Ti O2(ST-01)和Na OH为原料,采用碱性水热法通过调节反应时间合成不同形貌的钛酸盐纳米材料(TNs),利用XRD、SEM、BET对材料的形貌、结构、比表面积和化学组成等物化性能进行表征,并通过其对水中Pb(Ⅱ)的静态吸附实验,考察材料对Pb(Ⅱ)的吸附性能和吸附规律.结果表明,12~72 h合成的TNs均为纯净的单斜相钛酸盐,比表面积为243.05~286.20 m2·g-1;12~36 h合成的TNs主要为片状结构,48 h以上的TNs为线状结构.TNs-12、TNs-24、TNs-36、TNs-48、TNs-60和TNs-72对Pb(Ⅱ)的吸附量分别为479.40、504.12、482.00、388.10、364.60和399.00 mg·g-1,片状的TNs对Pb(Ⅱ)具有比线状更高的吸附能力,其中以TNs-24对Pb(Ⅱ)的吸附量最高.TNs-24对Pb(Ⅱ)的吸附结果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吸附平衡时间为120 min;TNs对Pb(Ⅱ)的吸附为放热过程,低温或室温便有较高的吸附量;最佳吸附p H为5.0;当p H为1.0时,TNs-24的解析率可达到99.00%;再生的TNs对Pb(Ⅱ)循环吸附6次的去除率仍可达到97%以上,可见TNs可很好地去除水中重金属Pb(Ⅱ).因此,最佳合成时间可控制在12~24 h;当溶液中存在共存Cd(Ⅱ)或Ni(Ⅱ)时,TNs-24对Pb(Ⅱ)的平衡吸附量及去除率均有所下降;吸附机制主要是Pb(Ⅱ)与TNs层间的H+和Na+发生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25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麝香的需求日益增加,加之天然麝香昂贵稀少,合成麝香逐渐取代天然麝香成为目前使用的主要麝香,其中多环合成麝香是其中使用最多的合成麝香。多环合成麝香进入环境的主要来源是污水处理厂,它们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水环境和大气中,并能通过长距离传输到达远离污染源的偏远地区。目前关于多环合成麝香环境污染的研究多集中在水环境和水生生物中,对于其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分布、迁移和扩散机制的研究仍有所欠缺。  相似文献   
255.
以氟化工副产物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钙为原料,采用静态水热法制备出了由纳米线构成的比表面积高达143.8 m2/g的网状硅酸钙。采用XRD、SEM、BET等手段对产物的物相、形貌特征、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合成体系温度、钙硅摩尔比等因素的影响。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对该材料的磷吸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钙硅摩尔比为0.7,120160℃温度范围内,水热8 h条件下可以得到比表面积较大的纳米线网状硅酸钙;该条件下制备出的样品对含磷模拟污水具有较高效的吸附能力,磷去除率达99.5%。  相似文献   
256.
三氯乙酰氯尾气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尾气在排放前得不到有效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造成物料浪费,生产环境呛人无法操作,严重制约企业正常生产,因此,生产尾气必须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找到一种在环保性、可行性、经济性上都有优势的处理办法,彻底改善工作环境,使生产能够稳定连续生产。  相似文献   
257.
硫酸氢酯化富勒烯醇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聚合物膜的质子传导性能、阻醇性能、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以C60为原料,与NaOH和H2O2反应制得富勒烯醇1,富勒烯醇再与发烟硫酸反应制得硫酸氢酯化的富勒烯醇2.用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MS(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产物2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物富勒烯醇与20%发烟硫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1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72h.此时产物2产率可达到52.2%(以消耗的C60计).  相似文献   
258.
王春根  陈建林  安凤霞  张丽  王峰  朱征 《环境化学》2011,30(9):1564-1568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可见光催化剂SnWO4,以甲基橙溶液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溶液的初始浓度、盐效应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为20 mg.L-1、催化剂的最佳投加量为1.5 g.L-1,SnWO4的催化活性最好,光照反应90 min对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99.37%;溶液中...  相似文献   
259.
The kinetics of the recombinant Coprinus cinereus peroxidase-catalyzed 2-naphthol oxida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ce of rhamnolipid biosurfactant JBR425 and synthetic surfactant Surfynol465 at pH 5.5 and 25℃, with concentrations of (bio)surfactants both less than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s (CMC) and larger than CMC. It was shown that monomers of JBR425 as well as monomers of Surfynol465 had an enhancing effect on the conversion of 2-naphthol in dose response manner and did not influence the initial rate of 2-naphthol oxidation. The results were accounted by a scheme, which contains a stadium of enzyme inhibition by oligomeric 2-naphthol oxidation products. The action of the biosurfactant's (or synthetic surfactant's) monomers was explained by avoidance of the enzyme active center clothing with oligomers. Similar results have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of rhamnolipid biosurfactant JBR425 due to its biodegradability. When biosurfactants' concentrations are larger than CMC, (bio)surfactants have an opposite effect on the oxidation of 2-naphthol by peroxidase.  相似文献   
260.
本项研究是以雪貂(Ferret)和旱獭(Woodchuck)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由于这两种动物的某些器官特征在解剖学上和生理学上与人类有其相似之处,试图通过雪貂和旱獭体内生物合成亚硝胺,说明人类暴露于化学致场物亚硝胺的另外一个来源是生物体内合成。同时,用烷基化学致癌物二甲基亚硝胺对旱獭进行DNA烷基化的研究,发现由于被旱獭肝炎病毒(WHV,WoodchuckHepatitisVirus)感染的旱獭,不仅体内易于合成亚硝胺,而且其肝脏组织DNA烷基化的水平高于对照组。以DNA烷基化反应产生的烷化核酸碱基作为生物标志(Riomarkers),对于胃癌高发区人群尿中的烷化核酸碱基进行定量测定,并与低发区相对照,显示两者之间有差异性。本项研究为从动物实验外推到人群的设想提供了启示,还提出了以生物标志作为建立分子流行病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