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22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倍数的选择对截流改造工程的环境效益、管网及污水厂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巢湖市旧城区排水系统为例,利用改进型雨水管理模型(SWMM),通过单位投资最大环境效益的截流倍数优选方法,确定最优的截流倍数.研究结果表明,以最大单位投资环境效益为优化目标,得到最佳截流倍数为4.0,COD、TN和TP的去除比分别为11.7%、1.2%和13.7%.此外,在截流倍数取4.0时,截流式合流制系统全年溢入环城河的污染物总量已小于分流制雨水管道直接排入环城河的污染物量,达到合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
合流制排水系统降雨径流初期冲刷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昆明主城区3个集水区合流制排水系统10次降雨径流过程水质水量的监测,计算了污染物的次降雨平均浓度(EMC),并采用无因次累积负荷体积分数曲线(M(V)曲线)和初期冲刷系数方法对初期冲刷现象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对于同一个常规污染指标,不同集水区的EMC平均值没有较明显差异,但都表现出较高浓度的污染特征。不同集水区总悬浮颗粒物(TSS)、COD、TN和TP的EMC平均值分别为140.18~174.11、144.65~161.78、21.44~23.18、1.80~2.35mg/L。(2)3个集水区所有观测降雨事件中,TP、TN、COD和TSS的初期30%径流量所对应的污染物累积负荷量(FF30)平均值分别为38.7%、37.1%、40.7%、44.6%;TSS和COD的初期冲刷强度明显较TP和TN变化更剧烈,不同污染物初期冲刷强度依次为TSSCODTPTN。(3)对于合流制排水系统,在区域特征相近情况下,汇水面积越小则初期冲刷效应越显著。而当汇水面积大到一定程度时,不同集水区之间初期冲刷强度没有显著差异。(4)降雨量、平均雨强和最大雨强与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初期冲刷强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是影响其初期冲刷的重要水文参数;降雨历时和前期晴天与其初期冲刷强度没有显著相关性,两者对初期冲刷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3.
环球扫描     
亚洲洪灾泛滥源于生态系统遭破坏 气候变化可能令亚洲降雨量猛增,但专家指出,生态系统被破坏是更直接导致洪灾的因素。大面积的毁林,将湿地转变为农田或在湿地上修建城市,在自然排水系统中倾倒垃圾等都加剧了洪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合流制排水管道雨季出流污染负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北京城区合流制排水管道雨季溢流及雨后河道水质恶化等问题,研究了3场降雨期间合流制排水系统不同来源的污染物特性及污染贡献.通过对2012年雨季几场降雨的降雨量数据监测与统计发现,护城河沿岸合流制排水系统累积雨量约10 mm时发生溢流.特大暴雨情况下,溢流水质的污染物平均浓度高于排水系统旱流污水的污染物浓度,溢流水质差,污染物浓度范围为:TN 5.11 ~ 16.36 mg·L-1,TP 4.34 ~10.52 mg·L-1,氨氮1.88~12.73 mg·L-1,COD 134~250 mg·L-1,SS 120 ~155 mg·L-1.管道沉积物在降雨期间对出流水质的污染贡献率分别为:TN 20.9% ~44.6%,TP 35.76%~47.3%,COD 46.2% ~48.8%,SS 35.7% ~79.7%.控制合流制排水管道沉积物的沉积和冲刷对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及削减雨季出流污染负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液化石油气贮配站属于储存、输送和装卸易爆物质场所,为防止液化石油气随排水系统向外扩散,避免火灾爆炸危险发生,在排水系统中设置水封井,本文通过分析水封井的安全技术要求,提高对设置水封井必要性的认识,理解设置水封井的技术要求,加强水封井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96.
矿井以潜水泵替代防水闸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峻 《安全》2007,28(3):14-16,19
单候矿井原设计在大巷内设置6道防水闸门,受客观条件限制, 建设防水闸门困难很大.经过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排水系统的分析论证,提出以潜水泵排水系统替代防水闸门,续建潜水泵井的方案.  相似文献   
97.
合流制溢流控制系统的多目标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宫永伟  刘伟勋  于磊  陈晔 《环境工程》2020,38(4):128-133
在城镇合流制溢流(CSO)污染控制系统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提高CSO削减率的同时降低建设成本一直受到规划建设决策者的广泛关注。针对CSO控制系统优化问题,利用Matlab、Python和SWMM模型建立了CSO控制系统建设成本与CSO削减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借助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实例求解得出一系列Pareto解集,并进一步为决策者提供多套选择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在3年一遇设计降雨条件下,优化结果中源头LID设施、末端合流制调蓄池与中途截流管网改造的建设成本占比依次降低,其中末端合流制调蓄池的CSO削减率贡献最高,源头LID设施次之,中途截流管网改造最低。  相似文献   
98.
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溢流污染控制技术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合流制污水溢流(Combined Sewer Overflows,CSOs)内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在未经处理后排入水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对CSOs的污染控制极其必要。本文分析了CSOs污染的影响因素、特点,综述了CSOs污染控制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
济南市城市扩展与城市暴雨洪灾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刘秋锋  赵建  康慕谊 《灾害学》2005,20(4):39-42
阐述了济南市城市扩展历程和城市暴雨洪灾概况,分析了济南市城市暴雨洪灾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浅盆地形和多暴雨的气候条件是济南市城市暴雨洪灾的自然致灾因素,而城市扩展后,城市雨岛效应增加了市区暴雨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城市外部排水变为内部排水,对下垫面性质及自然沟道、洼地的改造使城市洪量增大,滞时减小等,加剧了济南市城市暴雨洪灾的量级和频度.为应对严峻的城市暴雨洪灾,提出了排蓄结合的应对措施.即从源头上减少流经城区的洪水量,加强排水系统的整治,建立健全雨情、水情遥测网和城市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00.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排水系统在处理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污废水在输送和处理过程中,污染物质会发生转化,并生成新的物质。其中生成的H2S气体便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物质,一方面它在H2S杆状菌的作用下,在管道表面被氧化成H2SO4侵蚀内管壁的混凝土表面及其他设施;另一方面,在运行维护中发生H2S泄漏,极易造成H2S中毒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