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1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92篇
安全科学   2040篇
废物处理   117篇
环保管理   741篇
综合类   1929篇
基础理论   80篇
污染及防治   173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118篇
灾害及防治   35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522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矿山环境岩土(地质)工程问题是我国环境治理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矿山开发、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几种对矿山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得出了建立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的新理论新技术和系统论的思维方法是解决矿山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重要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32.
养猪场废水治理工程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金海 《福建环境》1998,15(2):18-19
养猪场废水所含污染物浓度高,建设沼气工程对其进行生化处理,既可减轻环境污染,又可奶好的经济效益,取得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3.
为了综合评价多因素对城市交通环境大气的影响,建立了城市交通环境大气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即考虑了不同污染物的差异,又突出主要污染物在污染评价中的主要分担作用,采用了新的赋权方法;并根据Kohonen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评价交通环境大气影响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4.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优化论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建设过程中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并分析了研究成果在工程优化论证过程中的应用.成果的成功应用为苏州河水质的改善和实现既定整治目标打下了基础,并减少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35.
采用水解酸化厌氧好氧混凝吸附工艺处理洁霉素生产丁提高浓度有机废水,工程实践表明,CODCr和BOD5去除率在99%以上,所排废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6.
闻泽 《环境》2006,(5):84-85
3月23日,一条有关太阳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人造太阳”,已成功完成首次工程调试,年内即将运行.  相似文献   
37.
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1.中心城区: 自1988年合流污水一期工程开工,历经20年,基本实现中心城污水管网全覆盖,实现“决心把苏州河治理好”的伟大承诺,中心城区河道消除黑臭,河道整治取得关键成效。  相似文献   
38.
“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中低纬地带面积最大的高原多年冻土区。该区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十分脆弱,而道路工程本身的特点加之施工管理不当,会造成沿线冻土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探讨了该区道路工程及其沿线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了为了维护道路工程的稳定和保护沿线生态环境在施工和管理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9.
堤防工程的建设,可以减免洪灾带来的损失,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堤防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0.
以轻质陶块为填料,探讨了生物膜填料塔净化处理低浓度甲苯废气的生物净化过程,并依据“吸附一生物膜”理论建立相关的动力学模型。经采用实验室数据对影响过程进行模拟,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模拟计算值和实验值之间均有很好的拟合性,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