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72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526篇
基础理论   176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膨润土对不同价态铬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对铬的2种价态化合物(三价铬和六价铬)在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3种不同形式的吸附等温线的比较,选择出最符合2种价态铬化合物的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线,确定三价铬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0.47 mg/g,同时还研究了pH值对吸附的影响,探讨了石灰及2种表面活性剂SN-1和ABSN对铬的吸附影响。   相似文献   
732.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新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中PFASs可以通过淋溶作用进入地下水影响水质安全,或者通过陆生食物链的传递和生物放大作用危害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关土壤中PFASs的赋存状况、浓度水平与行为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环境化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土壤中可以准确测定的PFASs在含氟化合物总量中的占比不到1%,含量为ng/g水平.我国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东部及氟化工厂周边地区,其组分以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和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等长链PFASs为主.不同类型土壤中PFASs的赋存特征主要受到物质种类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周边人类活动的影响.除了含氟化学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直接释放和大气传输以外,PFASs前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转化也是其重要来源.吸附-解吸是PFASs在土壤中的主要归趋方式,化合物碳链长度及官能团种类、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种类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富集能力.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需要进一步优化土壤中PFASs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关注新型PFASs在土壤中的变化趋势及行为机制,开展土壤中PFASs的生物可给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研究,进一步评估PFASs的生态与人体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733.
北京地区松叶中有机卤素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技术测定了北京市不同“功能区”松叶中可萃取有机卤素污染物(EOX)的含量,结果表明,化工工业区松叶中可萃取有机氯(EOCl)含量高达40mg/g(干重),钢铁工业区的松叶含量最低(12mg/g).松叶中EOCl、可萃取有机溴(EOBr)、碘(EOI)含量顺序为EOCl>>EOBr>EOI, EOCl在总EOX中占到了97%以上.在EOCl中,有机氯农药仅占0.2%~1.9%,松叶中绝大多数EOCl为未知的.4个城市“功能区”中EOCl含量顺序为化工工业区>交通枢纽地带>居民区>钢铁工业区.城区大气中有机氯污染物主要来自化学工业和交通污染.城区松叶中EOCl的含量远高于偏远山区的样品,但两地样品中EOBr、EOI的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34.
Three treatments were tes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ease concentration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during the bio-drying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by the aerobic and combined hydrolytic-aerobic processes. Results showed that VOCs were largely released in the first 4 days of bio-drying and the dominant components were: dimethyl disulfide, dimethyl sulfide, benzene, 2-butanone, limonene and methylene chloride. Thus, the combined hydrolytic-aerobic process was suggested for MSW bio-drying due to fewer aeration quantities in this phas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aerobic process, and the treatment strategies should base on the key properties of these prominent components. Malodorous sulfur compounds and terpenes were mainly released in the early phase of bio-drying, whereas, two peaks of release concentrations appeared for aromatics and ketones during bio-drying. Notably, for the combined hydrolytic-aerobic processes there were also high concentrations of released aromatics in the shift from hydrolytic to aerobic stage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released chlorinateds were observed in the later phase. For the VOCs produced during MSW bio-drying, i.e., malodorous sulfur compounds, terpenes and chlorinateds, their release concentrations were mainly determined by production rates; for the VOCs presented initially in MSW, such as aromatics, their transfer and transport in MSW mainly determined the release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735.
Adsorption equilibrium isotherms of phenolic compounds, phenol, p-cresol, p-chlorophenol and p-nitrophenol,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Amberlite XAD-4 polymeric adsorbent and its acetyhzed derivative MX-4- within temperature range of 283-323K were obtained and fitted to the Freundlich isotherms. The capacities of equilibrium adsorption for all four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their aqueous solutions increased around 20% on the acetylized resin, which may be contributed to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the partial polarity on the network.Estimations of the isosteric enlhalDV, free energy, and entropy for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e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736.
铬污染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阐述了环境中铬及其化合物的产生、存在形态和转化,对铬及其化合物的危害机理和生态效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37.
环境中磷化氢的含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测定了不同环境来源的 12个样品的磷化氢含量 ,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样品其磷化氢含量差别很大 ,最高的是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其磷化氢含量可达 2 130 7 4ng·kg-1,远远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湖泊、稻田、垃圾场、海洋沉积物等来源样品的含量 ,磷化氢的产生在污水除磷处理中有一定的作用 ;其次是稻田土壤的磷化氢含量 ;最低的是太湖底泥样品 .进一步分析了样品中与微生物生命活动相关的因素 ,如微生物数量、总氮、氨氮、硝态氮、总磷、有机磷化合物、无机磷化合物、总碳、还原糖等 ,结果发现磷化氢与还原糖、厌氧微生物、总碳、有机磷化合物的关系最为密切 ,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 ,其相关性系数R2 分别为 0 99、0 92 (厌氧微生物数量的对数 )、0 90和 0 81.磷化氢含量与其它环境因素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38.
红枫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PFCs(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全氟化合物)因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效应和毒性而受到环境科学领域的普遍关注.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UPLC-MS/MS)并结合固相萃取的方法,对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红枫湖主要入湖支流及湖区表层沉积物中10种PFCs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其污染水平、空间分布及组成特征. 结果表明,各采样点w(∑PFCs)(10种PFCs的总质量分数)为0.27~1.65 ng/g,其中PFBA(全氟丁酸)、PFPeA(全氟戊酸)、PFOA(全氟辛酸)、PFBS(全氟丁烷磺酸)、PFOS(全氟辛烷磺酸)及PFHxA(全氟己酸)不仅检出率高,而且对各采样点w(∑PFCs)的贡献较大,是红枫湖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的PFCs;受湖区水文水动力条件及沉积物有机质的影响,北湖表层沉积物中w(∑PFCs)高于南湖,并且全湖w(∑PFCs)的最高值位于出湖口处,达到1.65 ng/g;红枫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的w(PFOA)和w(PFOS)分别为0.07~0.51和nd(未检出)~0.16 ng/g,与国内外其他流域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大气沉降可能是红枫湖流域PFCs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39.
为分析不同发酵温度对大曲品质的影响,以同一批制曲原料进行中温和高温发酵,将两类成品大曲作为研究对象,全面比较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及挥发性化合物差异.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大曲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大曲挥发性化合物.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对大曲细菌群落影响...  相似文献   
740.
建立了以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污水中16种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柱富集浓缩,采用BEH-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甲醇和5 mmol·L-1乙酸铵溶液(pH=9)为流动相梯度淋洗,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内标法定量.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