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国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开发近况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陈理 《化工环保》1997,17(3):145-150
综述了80年代下半叶以来国外正在开发的一些脱硫脱硝工艺。包括NOXSO、SNOX、DESONOX、E-SOx、尿素、Coolside、LBL、phoSNOX,海水,EL-sorb等新方法,目前使用最多的烟气脱硫技术脸是以石灰/石灰石为吸收剂的各种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32.
介绍该所研制的气体高温加热炉结构特点、系统组成、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此装置可在试验室内完成钙基吸收剂炉内喷钙脱硫工艺优化选择吸收剂,为干法脱硫吸收剂研究和应用提供模拟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33.
石灰石在煤燃烧中固硫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两种评价石灰石固硫能力的方法:热分析仪法和ZCL自动测硫仪直接积分法。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能很好地评价不同吸收剂的相对固硫能力,但用ZCL自动测硫仪直接积分法效果更好些。  相似文献   
34.
防紫外线辐射织物的开发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介绍了影响织物防紫外线辐射性能的各种因素、防紫外线整理剂以及防紫外线产品的生产和检测方法,并提出了防紫外线织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
《化工环保》2006,26(1):62-62
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循环喷射流化床烟气脱硫方法及反应塔,烟气经文丘里装置从复合循环喷射反应塔底部与吸收剂混合进入反应塔下部湍流反应区,向上经过复合循环喷射装置环周进入上部湍流反应区,反应后经旋风除尘系统和电除尘系统得净化气并通过烟囱排出。  相似文献   
36.
高活性吸收剂脱硫脱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干法脱硫工艺中吸收剂活性和钙利用率比较低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具有较高活性的吸收剂,用于烟道喷射脱硫脱氮。用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影响吸收剂活性的因素,得出高活性吸收剂的制备条件。并进行了脱除实验。  相似文献   
37.
固定床PVC燃烧脱氯的机理和试验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研究垃圾组分PVC在焚烧过程中HCl的排放和脱除特性的实验在准等温、电加热的水平石英管反应器中进行.随着床温从700℃升高到900℃,HCl的转化率从82.5%平缓增加到88.3%,而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促使部分HCl转化为C12(1.9%~4.5%)的形式存在.钙基吸收剂CaCO3,Ca(OH)2,Ca(CH3COO)2对HCl的脱除效率高达68%~79%,而镁基吸收剂的脱氯效率却低于3%.小的吸收剂粒径、高的Ca/Cl比会促进脱氯效率的提高;烟气中CO2和H2O对脱氯效率的影响与它们在反应平衡中所起作用有关.高温下燃烧固氯机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计算不仅诠释了实验结果,而且提供了脱氯吸收剂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38.
刘传亮 《环境工程》2022,40(7):81-87
以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钙基飞灰为原料,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飞灰的雾化喷水悬浮式脱硫工艺技术特性。结果表明:增湿飞灰具有良好的低温脱硫能力,其脱硫过程分为快速、慢速反应2个阶段,增湿前后脱硫剂的总钙利用率从41%提高到70%左右。飞灰颗粒的增湿效果与反应温度是影响硫盐化速率的主要因素。采用50 μm雾化水粒径、增湿水分级喷入方式,可使飞灰颗粒获得更好的增湿效果,并延长快速反应的持续时间,使反应更充分;反应温度对增湿脱硫同时存在促进与抑制2方面作用,最佳反应温度在80℃左右;SO2浓度对脱硫的影响不显著;飞灰经过雾化喷水活化后,颗粒表面的孔隙、裂缝增多,改善的微观结构促进了气固传质和脱硫反应。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