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4篇
  免费   807篇
  国内免费   2877篇
安全科学   522篇
废物处理   571篇
环保管理   305篇
综合类   5385篇
基础理论   981篇
污染及防治   1610篇
评价与监测   130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59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407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631篇
  2013年   517篇
  2012年   560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炭化温度对废旧布袋制备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泥厂废旧除尘布袋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了活性炭.利用热重分析法(TG-DTG)对废旧布袋热解过程进行分析;重点考察了不同炭化温度(400、450、500、550和600℃)对废旧布袋制备活性炭的产率及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同时采用N2吸附等温线对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活性炭孔隙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500℃为最佳炭化温度.最佳炭化温度下制备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和产率分别为1350.72 mg·g-1、97.5 mg·g-1和20.16%.活性炭比表面积高达1228.51 m2·g-1,总孔容达0.7134 cm3·g-1,孔径分布以微孔居多,N2吸附等温线为I型.  相似文献   
992.
石墨烯材料去除重金属及放射性核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龙  徐乐瑾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1):3411-3420
石墨烯及其改性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抗辐射性能好、耐高温、耐酸碱等优点,近年来在去除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石墨烯的合成及改性方法,综述了石墨烯材料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核素的研究进展,包括吸附容量、影响因素、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模型和吸附机理,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以活性炭为吸附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改性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活性炭的最佳改性条件,并且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环丙沙星的吸附作用,并通过BET,XRD对SDBS改性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优改性条件为SDBS浓度2 g/L,浸泡时间为4 h,固液比为1∶10。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环丙沙星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其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来描述,即为单分子层吸附。改性活性炭的最大吸附容量为27.1 mg/g,较改性前提高了48%,改性过后能更快的达到吸附平衡。并且改性过后的活性炭表面积变小,孔径变大,但是其晶格结构并未改变。  相似文献   
994.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究凹凸棒石黏土对四环素和土霉素的吸附动力学;采用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和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实验数据,分析吸附过程。测定凹凸棒石黏土对四环素和土霉素的动态吸附曲线和吸附容量,研究凹凸棒石黏土对水溶液中四环素和土霉素的动态吸附性能。探讨初始质量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采用Thomas模型对动态试验数据拟合,获得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凹凸棒石黏土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四环素和土霉素,且四环素的吸附容量高于土霉素,在初始浓度为400mg/L时,对四环素的饱和吸附量达74.5mg/g,对土霉素的饱和吸附量达69.2mg/g。穿透曲线呈S型,且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穿透点向左移,穿透时间缩短,平衡吸附量增加。  相似文献   
995.
通过批量平衡法,研究开放系统条件下方解石对四环素(TC)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1)四环素在方解石上的吸附很快,3 h后便渐趋平衡;(2)当pH从7.7增加到9.7时,四环素的吸附率先上升然后下降,在pH(8.3~8.7)范围内存在最大吸附率,由此现象推测,四环素通过其形态(TCH_2~0、TCH~-)与方解石表面形成内层络合物结构;(3)离子强度对四环素的吸附影响甚微,该现象也暗示四环素与方解石表面吸附点位形成内层络合物;(4)四环素在方解石上的等温吸附曲线可以很好地用Freundlich模型来拟合,四环素在25℃时的吸附量大于其15℃时的吸附量,推测其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浸渍法将DBU负载到活性炭上制成吸附剂。通过扫描电镜、N_2吸附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对吸附剂进行表征测定,并在流化床上进行正交实验,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活性炭负载DBU吸附CO_2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活性炭负载DBU流化床吸附CO_2的主要因素是CO_2浓度,其次是DBU负载率和吸附剂质量;最佳反应条件是DBU负载率7.4%,气流量0.8 L/min,水蒸气预处理时间5 min,CO_2浓度10%,吸附剂质量10 g,再生温度为100℃。  相似文献   
997.
采集新疆干旱区石化废水库附近区域土壤,以苯、甲苯、乙苯、二甲苯(间、对二甲苯)等典型苯系物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低浓度苯系物在干旱区土壤上的吸附行为,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溶液p H、溶液含盐量、温度对苯系物吸附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对低浓度苯系物的吸附16 h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经拟合后符合Henry直线型吸附模型;土壤对苯系物的吸附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吸附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R2≥0.919);溶液p H值对吸附过程无明显作用;随着溶液含盐量增大,土壤对苯系物的吸附量表现为先减小,再稳定;温度升高会抑制土壤对苯系物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根据湿污泥与建筑垃圾的组成成分和形态特征,将二者结合合成多孔质陶粒,在陶粒基础上通过水热反应使陶粒沸石化,生成功能性吸附材料。沸石化处理的最佳条件为:Na OH浓度4 mol/L,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2 h。水热反应产物为八面沸石,是单一晶相的沸石化陶粒。在沸石化陶粒表面八面沸石晶体以柱状晶体堆积形成球形凸起,在孔壁上柱状晶体呈簇状分布。沸石化陶粒比表面积约50 m2/g,较沸石化处理前的污泥-建筑垃圾陶粒提高了近20倍。浸出实验结果显示,沸石化陶粒实现了有害重金属的有效固定,满足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3-2007)的要求。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沸石化陶粒对Ni2+的吸附等温曲线与Langmuir吸附模型拟合较好,说明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其中化学吸附占支配地位。该沸石化陶粒廉价易生产,适合用于环境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999.
蔺波涛  施冬梅 《装备环境工程》2015,12(3):121-126,146
综述了弹药库房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来源和危害,以及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技术方法,介绍了光催化降解理论基础、光催化剂的结构和改性措施、吸附剂的种类和吸附-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指出了当前光催化降解挥发性有机物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弹药库房实际环境,提出了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富里酸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里酸在土壤中的吸附影响着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本文比较了不同pH、离子强度下,富里酸对土壤环境吸附性能的影响,探究了高岭土对富里酸的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吸附在高岭土上的富里酸可以改变高岭土的结构,与高岭土空白样相比,复合体的结构更加分散.高岭土的不同组分对富里酸的吸附容量不同,对富里酸不同官能团的亲和性也存在明显差异.富里酸在高岭土上的吸附及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作用,与烷基、芳香基团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