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9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96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阜宁农产品"生态三宝"品牌,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这个县不断加大农业产业招商、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创建的激励扶持力度和组织化水平。  相似文献   
62.
《环境技术》2010,28(1):2-2
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井喷式增长,国内自主品牌无论是在汽车安全理念,还是汽车安全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且逐渐与国际接轨。记者从长城汽车了解到,长城汽车作为中国汽车企业代表,率先在业内发起并倡导“三维安全论”,即“车辆的安全来自于对车辆本身、车内乘员,以及路边行人的全方位保护”。  相似文献   
63.
《环境教育》2010,(6):82-83
<正>化妆品装盛的容器,与质量、卫生、取用、保存皆息息相关。对消费者来说,除了欣赏品牌的美学与创意之外,更要知道怎么挑选最适合的包装材质来保障化妆品的质量,还要学会怎么使用与保存,才能让擦在脸上的化妆品无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64.
2009年车市在振兴政策出台的轰隆声中开局,预测新的一年走势,多数业内人士认为难度很大,因为这是变幻的一年。汽车业能否向节约型转变?能否启动重组获得更强大的身躯?自主品牌能否突围?价格等市场因素能否变得更为合理?也许,以下这些因素能给在"城中"或尚在"城外"的你提供观察的窗口。但不论怎样,价格仍将持续走低却是一条可以振奋车市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65.
《环境教育》2012,(2):5-5
2月9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纲要提出,到2015年,将形成一批由我斟主导的国际标准,主要产品质量处于同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质量素质高、品牌影响力大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66.
近两年来,云南省环保厅把贯彻落实《纲要》与深入开展“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全面推进环保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打造宣教品牌提升影响力、凝聚多方力量构建大格局、主动靠前服务增强渗透力”的环境宣教新路子。  相似文献   
67.
劳务品牌的形成与发展,相对于商品品牌而言,要困难和复杂得多。这是因为,劳务品牌除了需要具有商品品牌的质量、信誉和文化特质外,还需要品牌的载体具有专业技能、外语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诚恳、文明、礼貌待人等基本要素。而创造和培育国际劳务品牌,相对于国内劳务品牌而言,则更加困难和复杂。  相似文献   
68.
经过多年发展,我们自主品牌汽车从单纯的模仿开始,走过消化吸收,目前已经有不少的企业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能力,但是整体上依旧摆脱不了低价、低质、低档的印象,这三个词就像三座大山一样,压着我们的企业艰难前行,如何摆脱这三低的阴影,俨然成为目前自主车企的第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69.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安防已形成了一个独特完整的市场格局,市场容量超过1000亿元.2000年后,随着数字视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国安防市场开始由以代理进口品牌为主,向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转变.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构想,极大的推动了中国平安城市建设的发展,带动了安防产业的又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70.
王钦 《环境》2007,(9):69-71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膜生产线以来,我国反渗透膜产业发展迅速.同期,由于看好中国市场,美国海德能、美国陶氏化学公司、韩国世韩、日本东丽等国外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的厂商无一例外登陆中国市场,并占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数量众多的国内膜厂商,只占有不到10%的市场份额.面对国外膜厂商的市场垄断,我国反渗透膜产业急切呼唤民族品牌的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