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6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611篇
安全科学   239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1419篇
基础理论   382篇
污染及防治   178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7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氨氧化(Feammox)是一种以廉价、易得的铁作为微生物电子供体的新型自养生物脱氮技术,即Fe(Ⅲ)还原与厌氧氨氧化的结合工艺,拥有成本低廉、无需有机碳源、污泥产量小、无温室气体产生等优势,是污水处理的一种潜在脱氮途径.本文对铁氨氧化反应的机理、功能菌种的种类和特性及电子穿梭体对其的影响进行了介绍,总结了铁氨氧化在污水环境中的脱氮效果及其与厌氧氨氧化、硝酸盐依赖型亚铁氧化和生物电化学系统的耦合技术,并指出目前铁氨氧化的应用问题及该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可能是菌分离纯化、工艺参数控制.  相似文献   
2.
以固定化微藻颗粒为原料,通过搭建流化床反应器强化微藻对氨氮(NH4+-N)的去除,设计了藻种、污水上升流速、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四组单一变量实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微藻去除NH4+-N的能力.结果表明,当以固定化斜生栅藻为原料、污水上升流速为6.8m/h、光周期为8:16h和光照强度为4800Lux时,NH4+-N去除效果最优(96.7%).在最优操作条件下,探究了COD为200mg/L时微藻去除NH4+-N的潜力,结果表明,当NH4+-N初始浓度不高于50mg/L时,NH4+-N去除率高于95%.本实验建立了一套半连续微藻流化床实验方法,该方法显著减弱了微藻在生物同化过程中对有机碳源的依赖性,为低COD条件下微藻生物脱氮工艺的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采样和室内培养实验分析了藻类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细胞结合态磷对磷酸盐浓度的响应.现场调查结果发现,在水华区域藻类植物的细胞磷库分布特点与非水华区域明显不同.室内培养结果发现,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最大磷酸盐吸收速率为7.71,2.39μmol/(L·d),最大比生长率分别为0.517,0.262d-1,磷酸盐吸收同化率为5.9×10-8,4.7×10-7μmol/cell,前者具有更快的磷酸盐吸收能力,更高的比生长率和较低的磷酸盐吸收同化率.2种藻细胞内结合态磷通常占细胞总磷库的50%以上,是细胞磷库主要存在形式.中肋骨条藻种群可以通过藻细胞数量增长来吸收环境中的磷源,而东海原甲藻则会优先满足细胞自身的磷储存后进行细胞增殖.在高浓度磷环境中,东海原甲藻种群的细胞不同结合态磷的质量浓度会达到饱和.磷匮乏时,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细胞内结合态磷的质量浓度与零时刻相比分别降低了45%和66%,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培养过程中,中肋骨条藻单个细胞的细胞表面吸附态磷库(95%)比细胞内磷库(50%)的降低幅度更大,东海原甲藻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4.
5.
6.
广东省沿岸海域藻华发生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收集了1980—2017年广东省沿岸藻华发生数据,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藻华发生区域主要集中于珠江口附近、大鹏湾和大亚湾水域,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不同区域的藻华种类差异明显,广东西部多发硅藻藻华,广东中部多发甲藻藻华,广东东部多发金藻藻华。且各地区主要藻华种类的发生也呈现出不同的年际和季节差异,广东沿岸中部地区每年几乎都有藻华出现,其中大鹏湾海域在2000年以后无硅藻藻华发生,大亚湾海域在2002年之前以硅藻藻华为主,2002年以后以甲藻藻华为主;而东部和西部在2000年以前几乎无藻华发生,直到2000年以后才开始频繁出现藻华。西部地区(湛江海域)夏季多发硅藻藻华,中部地区的珠江口春季多发有毒藻华,大鹏湾春季多发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藻华,大亚湾夏秋季节多发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藻华,广东东部的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藻华可在全年出现。综上,广东省藻华原因种类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和季节特征,因此需要对不同地区的藻华发生情况和可能诱因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和研究,采取区域化的管理,以期能够更合理高效地利用和保护广东省的海洋资源。  相似文献   
7.
东南大陆的地质构造模型,具有欧亚大陆边缘向洋增生的独特形式。除外来地体之外,或以扩张、地幔上涌,洋壳向大陆地壳转化,并不断向洋增生;或是大陆分裂,地幔柱——热点物质不断注入变薄和破裂了的地壳,形成区域性新的生长构造层,构造岩浆地质体表现为有独特属性的“A型”花岗岩和流纹岩链。这些高DI值的富硅富碱富钠质岩石,出现在欧亚大陆边缘的重力梯度带上。裂解带的地壳结构模式是上地壳存在着重力不稳定的硅铝低速带;中地壳有洋——陆过渡型地壳的“类裂谷型”结构,P波速度为6.3~6.4km/s的中间壳层;在下地壳下部有速度为7.0~7.4km/s的壳——幔混合型高速层;随着“异常”的上地幔的形成,有大范围的热活动和壳——幔边界穹窿,穹窿的地盖比正常区为为薄。由于化学库和化学边界层的横向不连续,可划分出古老基底和后期地质发展史完全迥异的两个亚板块;和以壳层(或幔层)断裂为边界特点的八个地体;一个以分裂为主,并具热点径迹的最新生长构造层的扩张——裂解构造岩浆地体。  相似文献   
8.
镍对纤维藻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重金属镍对一种淡水绿藻-纤维藻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纤维藻对镍毒作用反应敏感。镍对纤维藻的半数有效浓度96EC50为0.33μg/mL镍,当镍浓度≥0.4μg/mL时,纤维藻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生长滞期延长,光合作用受阻,细胞膜透性增加。当镍浓度为3.2μg/mL时,其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加入WTO,为尽快适应开放的国际市场.缩小与国外先进承包商在管理上的差距,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把贯彻ISO9001:2000(GB/TI、19001—2000)、ISO14001:2004(GB/T24001—2004)和OHSAS18001:2001(GB/T28001-2001)标准作为与国际接轨、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及社会形象的战略任务和有效途径;并开始关注如何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整合为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以便于促进企业管理流程的整体优化和有序高效运作,改善经营绩效,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粉末体多阶段热变形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歇时间越长,致密程度越高。再结晶晶粒比较容易在孔隙边缘形成,但是,孔隙又抑制了再结晶晶粒的长大速度,使得粉末体的软化率低于同条件下的致密材料的软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