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11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396篇
安全科学   4887篇
废物处理   1059篇
环保管理   2523篇
综合类   7701篇
基础理论   372篇
污染及防治   460篇
评价与监测   316篇
社会与环境   431篇
灾害及防治   298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328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439篇
  2014年   1628篇
  2013年   1125篇
  2012年   1418篇
  2011年   1230篇
  2010年   877篇
  2009年   1049篇
  2008年   1246篇
  2007年   999篇
  2006年   941篇
  2005年   807篇
  2004年   672篇
  2003年   654篇
  2002年   532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211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262.
依据国家宪法和总体发展战略,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中国已基本形成符合国情,切实有效的环境政策体系,环境法规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初步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 1.环境政策体系我国已形成以“强化环境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为主体的环境政策体系。“强化环境管理”政策是我国环境政策的中心环节。我国人口多,经济还比较薄弱,环境问题复杂,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环境问题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从现实情况出发,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目前还不能完全依赖高投入、  相似文献   
263.
264.
研究和讨论了应用微滤法净化和回收废水中活性炭的工艺过程,在实验条件下获得最佳的工艺设计参数,得取了满意的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265.
发展中国家超前进入循环城市建设的可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杪 《世界环境》1999,(2):9-11
按循环城市的指导思想建设新城市和改造旧城市是执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以城市污染为主要原因所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发生的重要手段,现有许多国家忆展开建设循环城市的工作,本文以日本建设循环城市的工作为启迪,明确循环城市的基本概念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即时应展开的工作。探索实现可持续过程中之中城市建设、社会意识以及产业战略的发展方向示谕其超前进入循环建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66.
陈戈 《福建环境》1997,14(5):16-17
城市建筑群中的民用建设水准是都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民用建设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其规划、设计、建设关系到千万民众的切身利益,该文就民用建设中的环保问题作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267.
介绍寒冷地区小型硫磺回收的设计特点,包括选用一、二、三级冷凝器同壳、低噪音鼓风机;试生产中的改进经验,包括过程气用蒸汽夹套保温,带有硫封的被硫储罐.  相似文献   
268.
化验室石油醚的回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收利用环境监测中的废石油醚,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纯经废石油醚,在波长225nm,256nm处,测得其透光率大于80%和大于95%,其它技术指标亦与市售光纯石油醚相符,适合于大批量废石油醚纯化处理。  相似文献   
269.
陈仁  姚慧娥 《环境》1995,(3):26-27
(一)1992年6月联合国第二次人类环境会议即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世界环境保护的新热潮正在全球掀起,方兴未艾。“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的环境意识正在全世界普遍增强。这个新热潮,渗透和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道德和法律等各个领域,同样地也渗透和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政策和法律。我们仅从表象上就可以看到许多事例,最突出和最明显的是:军备竞赛大大降温,尤其是  相似文献   
270.
探讨了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选择、客观评价体系、主观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并提出了需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