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4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1390篇
安全科学   194篇
废物处理   112篇
环保管理   165篇
综合类   2595篇
基础理论   355篇
污染及防治   664篇
评价与监测   268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碳源(甘油和柠檬酸钠)及碳氮比对纯培养的异养反硝化菌HP1 (Pseudomonasalcaligenes)异养反硝化能力影响的试验表明,碳源种类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对氧化亚氮还原酶活性有影响。批式培养方式下最适C/N为8,菌株HP1可以利用NO-3 作为唯一氮源进行反硝化作用,证明HP1至少有2种硝酸还原途径。连续培养方式下温度对菌株HP1异养反硝化作用中间产物的积累有影响,不同C/N时均有NH+4 积累,C/N为3时还有NO-2 的积累。  相似文献   
962.
固相萃取-LC-MS法检测水中痕量雌激素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乙腈 /水、乙腈 /甲醇 /水、甲醇 /水三种不同流动相的条件下 ,LC MS分析雌酮 ,雌二醇 ,雌三醇 ,炔雌醇四种对象物质的灵敏度 ,发现流动相对灵敏度影响较大 ,不同流动相的对象物质的仪器检出限分别为 :330— 75 0ng·l- 1 ,1 0 0— 30 0ng·l- 1 ,5 0— 1 0 0ng·l- 1 .用固相萃取 LC MS检测杭州地区河水 ,在 8个采样点中 ,有 7个检测出了炔雌醇 ,其浓度范围在 1 1 7— 3 35ng·l- 1 之间 ,一个采样点检测出雌二醇 ,其浓度为 0 32ng·l- 1 .  相似文献   
963.
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影响及动力学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生物接触氧化法中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脱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溶解氧(DO)为1.0~3.0mg/L范围内,随着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的降低,总脱氮去除率提高,保持较好脱氮率的最佳DO为2mg/L左右,并分析了其原因;同时探讨了DO为2mg/L时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64.
投加硝化菌的活性污泥工艺硝化效率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成达 《环境化学》2002,21(6):581-583
研究了在活性污泥工艺中用投加硝化菌的方法提高硝化效率的特性,试验用富氮废水生成硝化污泥,并将其剩余硝化污泥投加于处理初沉市政污水的活性污泥工艺试验装置,研究结果表明,投加硝化菌能降低常规活性污泥工艺硝化的泥龄要求、改善硝化效果以及减少为低温稳定运行而增加的硝化反应器容积。  相似文献   
965.
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其进展(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骏雄 《环境化学》1994,13(2):181-190
在前文中讨论了环境样品的制备、前处理的概况,以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本文将继续报导近年来环境样品制备与前处理领域中其他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固相萃取(SPE)、微波溶出(MWD)和液膜萃取(SLM)法,阐述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各种实验参数的影响,及其在环境样品制备与前处理中的应用,并探讨了该领域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966.
苯污染地下水系统更硝化菌分布及其净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降解作用是地下水系统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过程中最重要的破坏性衰减机制。在分析中,以我国某受苯污染水源地的地下水系统为对象,研究了该地下水中反硝化菌的分布,筛选出2株土著反硝化菌,通过生物降解实验证明其具有降解苯的能力,同时结合水源地历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首次从地球化学及生物学2个方面说明了该地下水中存在反硝化菌对苯的生物净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地下水中苯自然衰减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7.
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BR反应器(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分别研究了乙酸盐及硝酸盐浓度变化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230mg/L时,乙酸盐浓度的变化对释磷、除磷速率等影响并不显著。在硝酸盐浓度<30mg/L时,硝酸盐浓度越高,缺氧段除磷速率也就越高。在C/P>23,C/N>5条件下,SBR系统对磷、氮去除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68.
研究了粉末活性炭(PAC)作为载体的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吹脱后垃圾渗滤液的硝化性能.在HRT=3 d、NH 4-N=200~500 mg/L条件下,进水pH>8.7时,PAC-MBR和没有添加PAC的普通MBR均只能将氨氮转化为NO-2;降低pH至7.6~8.2时,PAC-MBR中的亚硝酸盐氧化菌迅速恢复活性,将NO-2完全转化为硝酸盐,而普通MBR仍然停留在亚硝化阶段;当吹脱取消后,NO-2迅速消失,这可能与取消吹脱后,不再使用大量硫酸进行pH调节有关.研究发现,当SO2-4为3 g/L时,氨氮氧化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表明SO2-4对硝化菌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微生物代谢产物(SMP)分泌量越高,NO-2含量越低,但是SMP不是影响NO-2积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9.
人工湿地废水生态处理系统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人工湿地废水生态处理新技术的高效去污能力基于独特而复杂的作用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湿地基质、大型植物和微生物的高度协同作用。基质在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生长介质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作用直接去除污染物。大型湿地植物既是微生物的“固定化载体”,氧气的生产和运输“机器”,同时还能够稳固湿地床表面,起到冬季保温和支撑冰面的作用。微生物是消除污染物的作用者,它能够在去除氮、磷等营养物的同时把有机质作为丰富的能源转化为营养物质和能量。  相似文献   
970.
通过实验室血清瓶培养试验,研究了pH、碱度、FA、FN、HRT等因素对低氨氮、低碱度废水亚硝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水的pH值可以通过控制反应器内部的碱度来进行调节。控制进水碱度在113.1~269.7mg/L,HRT为48h,其亚硝酸累积率可达到67.15%。在氨氮亚硝化过程的同时,有部分有机氮也在向亚硝酸盐进行转化。通过污泥亚硝化驯化过程,游离氨对亚硝化单胞菌抑制浓度的临界值可以达到0.96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