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4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1192篇
安全科学   349篇
废物处理   241篇
环保管理   300篇
综合类   3079篇
基础理论   658篇
污染及防治   632篇
评价与监测   466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制备与除磷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铁碳填料处理污水活性低的问题,通过均质化-碳化-成型工艺制备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采用SEM-EDS、XRD等方法对制备填料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新型填料除磷机理;同时,开展了填料制备条件优化及生活污水除磷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填料(Fe-C)由于焦油经高温碳化处理可在海绵铁表面及内部孔道形成大量铁碳微原电池,提高了电化学反应速率,其磷脱除率显著高于传统填料(Fe/C);在焦油/铁比(Tar/Fe)为0.3、碳化温度为950℃、恒温时间为0 min、黏结剂质量分数为30%、900℃焙烧90 min条件下,制备的填料除磷性能最佳,除磷效率达98%,可实现含磷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92.
改良型厌氧折流板反应器(modified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mABR)的处理效率受水力特性的影响很大,而反应器升流室的升流速度又是影响反应器内水力特性的重要参数。使用CFD-fluent软件平台进行二维多相流数值模拟,在难降解废水水解酸化(固-液两相流)与高浓度有机废水发酵产气(气-液-固三相流)条件下,针对水流速度与固含率的变化,探究不同升流速度对反应器内流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流速度的增加及反应器厌氧产气有利于抬升泥水界面,促进泥水混合,提高传质效率;但过高的升流速度将导致污泥流失,使生物量的保持能力下降。通过分析可知,当两相流和三相流升流速度分别为2.0~2.5 m·h~(-1)和1.5~2.0 m·h~(-1)时,水力搅动及固含率分布较为显著,有利于泥水混合,使得反应器去除污染物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993.
制备类沸石咪唑酯骨架ZIF-L材料,将其用作微固相萃取吸附剂,处理水中萘、苊、苊烯、芴、菲、蒽、荧蒽、芘等8种痕量典型多环芳烃,再用HPLC测定。试验表明,ZIF-L对上述多环芳烃的萃取效率明显高于商品化萃取材料C 18和多壁碳纳米管。方法在0.100μg/L^2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2μg/L^0.03μg/L,标准溶液5次测定结果的RSD为4.7%~9.5%,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4.5%~115%。将该方法用于北太湖5个点位水样的测定,测定值为未检出~3.40μg/L。  相似文献   
994.
建立了基于填充吸附微萃取-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中肼、甲肼和偏二甲肼的方法。对影响方法效果的重要参数(如填充吸附微萃取的萃取材料、萃取循环次数和萃取速度、洗脱溶剂和洗脱体积、样品pH等)均进行了测试和优化。明确最优条件为先将样品pH调节为3.5,用HLB作为萃取材料,以15 μL/s的速度进行15次重复萃取,用100 μL含0.2%乙酸的乙腈进行洗脱。3种目标物在3 min内分离良好,并在10~5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范围为0.997 8~0.999 1,检出限范围为2.0~5.0 μg/L。在10、50、100 μg/L 3个浓度水平加标实验中,3种肼类的平均回收率为76.7%~96.5%,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5.6%~9.1%,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8.5%~16.7%。该方法能够满足水体中3种肼类物质的快速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995.
水样经HLB小柱富集、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同时测定水样中MC-LA、MC-LF、〖JP3〗MC-LR、MC-LW、MC-LY、MC-RR、MC-YR、MC-WR等8种微囊藻毒素。试验表明,8种微囊藻毒素在0500 μg/L~〖JP〗1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01 μg/L~0005 μg/L,自来水空白样品3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25%~998%,5次测定结果的RSD为19%~112%。将该方法用于测定珠海本地水产养殖鱼塘和小型水库的水样,结果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由个人护理品及废旧塑料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微塑料不断地在各种环境介质中被检出,且微塑料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各种危害,因此对微塑料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阐述了微塑料在水体、沉积物、沙滩和生物体中的赋存情况,介绍了微塑料的采集与分离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指出微塑料对环境及生物体产生的危害,提出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地表水中8种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水样中目标物经椰壳活性炭固相萃取小柱吸附富集,小柱经氮气吹干后采用二氯甲烷洗脱。待测样品采用Atlantis T3柱,以水-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大气压力化学电离源(APC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方式(MRM)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分析。8种目标物在相关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50),地表水加标回收率为55.4%~90.4%,相对标准偏差为3.1%~14.3%,方法检出限为1.1 ~1.8 ng/L。本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适用于快速测定地表水中8种亚硝胺类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998.
目前测定苦味酸的国标方法为《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GB/T 5750.8—2006)中的衍生物-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发现水样pH值和基质效应会影响苦味酸测定。当pH值为8~12时,生成的氯化苦响应强度变化不大;在pH约为13时,响应强度最大。水质中除腐殖酸、硝基甲烷及2,4,6-三硝基甲苯会影响苦味酸测定外,硝基酚类和甲基酚类同样起到正干扰作用,因此,国标方法不能全面和准确地测定水中的苦味酸含量。  相似文献   
999.
1000.
对BQ油田联合站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优化,由"重力沉降+核桃壳过滤+纤维球过滤"三级工艺简化为"重力沉降+双滤料过滤"两级工艺。优化后设备集成度更高,设计处理能力优化缩减20%,设备负载率提高13.5%;过滤器由12具减少至4具,设备数量减少67%;反洗周期,由12 h延长至48~72 h,降低了反洗能耗;反冲洗水量,由435 m~3/d降至120 m~3/d,减少72.4%;预计采出水处理系统能耗可由改造前的71.2×10~4 kW·h降低至63.5×10~4 kW·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