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7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1179篇
安全科学   187篇
废物处理   130篇
环保管理   318篇
综合类   3010篇
基础理论   642篇
污染及防治   308篇
评价与监测   353篇
社会与环境   218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395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针对烧结机头除尘灰的组成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对烧结机头除尘灰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烧结机头除尘灰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892.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工业园区减污降碳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园区通过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实现碳达峰,既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工业领域建设生态文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国家温室气体减排计划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面临的问题,探索园区减污降碳协同路径,一是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开展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共享和管理;二是以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把关为抓手,严控环境准入;三是以清洁生产审核为契机,推动源头削减、生产全过程控制和提升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四是推动能源转型,优化能源消耗方式,提升能源效率;五是加强园区智慧化建设,提升能源消耗和环境治理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六是组织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试点示范园区建设和典型案例征集。  相似文献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厌氧消化是一种可实现有机固废资源化的生物处理技术,目前主要存在产酸、产甲烷效率低下等问题。研究表明:零价铁(Fe0)的添加可有效提升有机固废厌氧消化性能。从Fe0对有机固废产酸、产甲烷效率的影响,以及Fe0与其他添加剂联合运用的效果等方面,综述Fe0在有机固废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应用。Fe0对有机固废厌氧消化性能影响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降低系统氧化还原电位,腐蚀析氢作用,影响微生物群落,影响关键酶活性。此外,以硫化物、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为例,阐述了Fe0对有机固废厌氧消化过程中污染物的去除作用。指出Fe0在有机固废厌氧消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对未来Fe0在有机固废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深入研究问题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0.
郭炳君  马冬阳  左亮珠  郭敏  张梅 《环境工程》2021,39(10):150-156
以铝土矿尾矿为原料,采用酸浸除杂工艺,通过控制盐酸酸浸过程中的盐酸浓度与液固比,得到不同Fe2O3及K2O含量的精矿,烧结合成了刚玉-莫来石基复相耐火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的二元杂质组成对样条宏观形貌、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常温力学性能以及高温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盐酸浓度与浸出液固比。结果表明:当尾矿中Fe2O3及K2O含量均<2.0%时,烧结样条的晶相含量及荷重软化温度较高;当杂质Fe2O3含量>2.0%且大幅增加时,烧结样条的非晶相含量迅速增加,烧结样条的高温性能下降但常温性能上升,控制烧结样条中的Fe2O3及K2O的含量均<2%时,荷重软化温度保持在1400℃以上,达到市售NZ-45耐火砖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