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3篇 |
免费 | 166篇 |
国内免费 | 15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3篇 |
废物处理 | 50篇 |
环保管理 | 138篇 |
综合类 | 658篇 |
基础理论 | 78篇 |
污染及防治 | 129篇 |
评价与监测 | 37篇 |
社会与环境 | 5篇 |
灾害及防治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81篇 |
2013年 | 61篇 |
2012年 | 65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3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建立了测定垃圾渗滤液中微量Zn(Ⅱ)的巯基棉分离富集-偶氮氯膦Ⅲ-溴代十六烷基吡啶(TPB)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在pH为3.1~4.6的Tris-盐酸缓冲介质及TPB存在下,Zn(Ⅱ)与偶氮氯膦Ⅲ-TPB结合生成三元缔合物,使共振光散射(RL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散射光谱,最大RLS散射峰位于378 nm处,体系的RLS增强程度(△IRLS)与0.008~0.20 mg/L范围内的Zn(Ⅱ)呈线性关系,定量限为0.010 mg/L。研究了共振光散射的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及主要分析化学性质。方法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Zn(Ⅱ)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10%~102.7%,相对标准偏差为1.5%~1.8%。 相似文献
33.
铬在土壤中主要以Cr(Ⅲ)和Cr(Ⅵ)两种形态存在,而Cr(Ⅵ)主要以CrO42-,Cr2O72-,Cr(Ⅲ)主要以Cr3+和CrO2-等形式存在.上述存在形式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主要受土壤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Eh)的制约.另外,也受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机胶体组成、土壤质地及其化合物种类的影响.不同形态的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单从价态来区分并不能完全反映土壤中铬的真实存在形态,当前较为公认的是Tesseler的形态划分法. 相似文献
34.
在美国,储量巨大的页岩气资源的发现已经给该国的能源使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页岩气促使美国由煤炭向天然气转变并帮助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据估计,中国拥有更多的页岩气。但中国要利用这些束缚在页岩中的资源是困难的,除非在开采技术上获得显著的进步——包括利用强力计算机模拟页岩油藏的物理性质。
中国定下了宏伟的目标:到2020年,页岩气的产量要由现在的几乎为零提高到600亿立方米,足以达到其全部能源产量的6%。 相似文献
35.
在固体酸催化剂作用下,用环己烷氧化制备环己酮的副产物——酸性油和轻质油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了羧酸混合酯,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n(C4-C5醇):n(有机羧酸)=1.2: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5%,反应温度为110-160℃,反应时间为5h。经应用评价结果表明,该羧酸混合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选煤浮选剂。 相似文献
36.
探讨了潲水油水解生产混合酸工艺。直接用水作催化剂,适应成分复杂的餐饮潲水油,污水处理简单。从酸析、水洗、压力、温度、水解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得出最佳水解工艺条件,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8.
39.
以分离自海洋沉积物中异化铁还原细菌Klebsiella sp. KB52为研究对象,分析微生物异化铁还原过程对还原Cr(Ⅵ)的影响。菌株KB52是一株非典型耐铬细菌,在Cr(Ⅵ)浓度10~50 mg·L~(-1)范围内,该菌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当将Fe(OH)~3添加至培养体系,菌株KB52能够良好生长并具有铁还原性质,同时提高了Cr(Ⅵ)还原效率。Fe(OH)~3浓度为300 mg·L~(-1)时,菌株KB52细胞生长指标OD600和累积产生Fe(Ⅱ)浓度最高,分别是1.4760±0.04和(39.79±1.45)mg·L~(-1),Cr(Ⅵ)还原率(42%)是对照组的5.25倍。当柠檬酸铁作为电子受体,菌株KB52还原Fe(Ⅲ)效率最高,Fe(Ⅱ)累积浓度达到(109.87±1.27)mg·L~(-1),Cr(Ⅵ)还原率提高至67%。上述结果表明,菌株KB52能够利用可溶性和不可溶性Fe(Ⅲ)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生长,同时其异化铁还原过程偶联Cr(Ⅵ)还原。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异化铁还原细菌还原Cr(Ⅵ)提供理论依据,拓宽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0.
在湿法烟气脱硝中,Fe(Ⅱ)EDTA是一种常用的螯合剂,对NO有良好的络合吸收能力,但是Fe(Ⅱ)EDTA容易被O2氧化成对NO无络合能力的Fe(Ⅲ)EDTA。因此,选择合适的还原剂实现Fe(Ⅲ)EDTA的高效还原是络合脱硝的关键技术之一。比较了铁碳(Fe/AC)和铁粉(Fe)在不同搅拌速度下对Fe(Ⅲ)EDTA的还原,系统探讨了铁碳质量比、O2浓度、铁碳中Fe与Fe(Ⅲ)EDTA的摩尔比、pH值和Fe(Ⅲ)EDTA初始浓度对铁碳还原Fe(Ⅲ)EDTA的影响,考察了Fe/AC投加前后NO吸收效率的变化,同时通过BET、XRD表征技术对铁碳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e/AC能很好地再生Fe(Ⅱ)EDTA,从而提高NO吸收效率。提高搅拌速度、铁碳中Fe与Fe(Ⅲ)EDTA的摩尔比、Fe(Ⅲ)EDTA初始浓度,Fe(Ⅲ)EDTA的还原速率会相应增大;O2浓度及pH增大会降低Fe(Ⅲ)EDTA的还原速率。表征结果表明,铁碳表面形成的氢氧化物为γ-FeOO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