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越来越探刻,一种有关环境的经济新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这就是绿色GNP.绿色GNP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对人为活动而被破坏的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所需的费用后,剩余的国民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22.
在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经提出,便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然而,当我们重新审视1998年的特大洪灾时,我们发现我们还只是处于关注状态之中,实际进展微乎其微,我们甚至缺乏一套合适的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为此,本文将考察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标绿色国民生产总值(GNP)及相关的环境核算问题。一、什么是绿色国民生产总值在传统的SNA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提供的以市场价格计算的社会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加上来自国外净要素收入,即为国民生产总值,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后为…  相似文献   
23.
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石建屏  李新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7):1777-1784
为了定量分析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对流域水环境的综合影响,建立了湖泊水环境承载力多目标优化模型.同时,选取人口、灌溉面积、国民生产总值(GDP)、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作为水资源和水质量承载力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对湖区水环境承载力的权重,并运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分别计算了2003—2010年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流域内人口承载度超标,经济承载压力显著增长,富营养化指标——TP、TN呈高负荷波动状态.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为负承载,水质量承载力影响程度更大.研究结果可为滇池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绿色GDP(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造成的资源耗减和环境退化,从而促进社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近30年关于绿色GDP核算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使我国初步具备了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条件。绿色GDP核算体系为科学地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和措施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公众提高节能环保意识,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5.
26.
一、人均GNP不能准确地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生活首先,不少国家不仅把生产而且还把社会上大量的非生产的“服务”活动,也包括在生产和生产性劳动的概念中,认为凡是经过市场的服务收入,都是生产收入,都应列入GNP(国民生产总值)。这种统计方法,生产指数,并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规模。第二,在我国GNP指标中,不仅没有把不挣工资的劳动成果计算在内。同时许多劳动产品也不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供家庭自己消费,不计算在GNP内;许多大规模的农田水  相似文献   
27.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环境保护投资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角度分析环保投资的方法。最后,在分析了政府、企业及公众的在环境投资中的作用基础上,尝试看建立了国民生产总值(GNP)及环境状况与环保投资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28.
本文在对企业绿色核彝的产生背景及概念等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绿色核算的核算对象、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等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企业开展绿色核算的措施。  相似文献   
29.
国民生产总值“绿化”问题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环境科学领域中,通常把从环境的角度出发对国民生产总值GNP进行改进的问题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绿化”问题,本文综合地分析了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中存在的问题和已有改进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在哥本哈根协议的框架下,中国于2010年1月底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UNFCCC)提交了自愿减排的目标认定书,正式确认在2005年的排放基础上到2020年自愿降低40~45%的碳排放强度(Carbon Intensity),也就是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碳排放水平实现40—45%的降幅。与以往其他国家提出的减排目标相区别的是,中国依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