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36篇 |
免费 | 3167篇 |
国内免费 | 302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76篇 |
废物处理 | 338篇 |
环保管理 | 749篇 |
综合类 | 8880篇 |
基础理论 | 3523篇 |
污染及防治 | 1782篇 |
评价与监测 | 644篇 |
社会与环境 | 185篇 |
灾害及防治 | 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373篇 |
2023年 | 627篇 |
2022年 | 676篇 |
2021年 | 789篇 |
2020年 | 684篇 |
2019年 | 644篇 |
2018年 | 478篇 |
2017年 | 549篇 |
2016年 | 695篇 |
2015年 | 660篇 |
2014年 | 984篇 |
2013年 | 701篇 |
2012年 | 719篇 |
2011年 | 763篇 |
2010年 | 682篇 |
2009年 | 744篇 |
2008年 | 756篇 |
2007年 | 672篇 |
2006年 | 566篇 |
2005年 | 481篇 |
2004年 | 436篇 |
2003年 | 418篇 |
2002年 | 348篇 |
2001年 | 267篇 |
2000年 | 278篇 |
1999年 | 213篇 |
1998年 | 210篇 |
1997年 | 162篇 |
1996年 | 181篇 |
1995年 | 173篇 |
1994年 | 121篇 |
1993年 | 131篇 |
1992年 | 101篇 |
1991年 | 110篇 |
1990年 | 109篇 |
1989年 | 89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8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402.
403.
岩溶地区土壤溶解有机碳的季节动态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对桂林岩溶试验场土壤溶解有机碳(DOC)进行了逐月的观测,结果显示DOC是岩溶生态系统中活跃的有机碳组分,在岩溶地区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年中土壤DOC的变化特征表现为3个阶段:(1)3-7月,随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土壤生物活性和新陈代谢能力极大提高,土壤溶解有机碳呈升高趋势;(2)8-11月,气温保持较高的水平,但降雨量偏低,土壤干燥,土壤微生物活性极大地减弱,土壤DOC质量分数全年最低;(3)12月至次年2月,随温度的降低,土壤生物活性逐渐降低,土壤DOC呈缓慢升高趋势,且与土壤微生物量碳之间存在互为消长的关系。土壤碳酸盐岩的溶蚀速率季节变化与土壤DOC之间存在负相关。文章还提出了岩溶地区土壤碳循环模式及DOC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4.
沪宁高速公路两侧土壤和小麦重金属污染状况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以沪宁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分路段采集公路两侧土壤及小麦样品进行重金属污染监测。结果表明,沪宁高速公路两侧距路肩250m范围内土壤和小麦已受不同程度铅污染。土壤中铅最大污染指数达3.26,铜、镍、铬、镉污染不显著。公路两侧小麦籽粒中铅含量超标率99%以上,最大超标倍数达1.73倍,锌有部分样品超标,镉及铜无超标现象。多数地段土壤铅含量在距路肩100m处较高,而小麦籽粒铅含量则多以距路肩50m和100m处较高。公路交通铅污染仍然是影响公路两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05.
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对芳香族化合物分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芳香族化合物厌氧微生物分解的代谢类型和途径,指出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分解,包括光和代谢作用、硝酸盐还原作用、发酵作用、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作用五种类型.厌氧条件下芳环的生物裂解包括还原性和非还原性两种类型,讨论了参与芳环裂解过程的一些酶类. 相似文献
406.
407.
采用室内恒温培养研究了施肥对不同农田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壤、水稻土和潮土中,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大小顺序均为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处理>单施有机肥处理>单施无机肥处理,但对脲酶来说,其活性大小顺序为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处理>单施无机肥处理>单施有机肥处理。从土壤类型来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酶活性大小以水稻土最大,潮土次之,红壤最小。3种土壤的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在培养的45~60d之间分别达到最大值,以后逐渐下降。部分单施无机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最大值比单施有机肥处理、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处理提前15d。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处理及单施有机肥处理,3种土壤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蛋白酶、脲酶及速效养分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单施无机肥处理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转化酶、蛋白酶、脲酶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部分速效养分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408.
在利用介质阻挡放电对污染物质CF2ClBr进行等离子体降解产物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等离子体系中的电子密度。采用动态反应装置,以平行板电极法直接测量。在CF2ClBr的压力为2kPa时,得出该实验条件下的电子密度约为5.0×10^13/m^3。 相似文献
409.
410.
主要从挥发、吸附与解吸、渗滤三个方面介绍了二氯苯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以及生物降解过程。探讨了二氯苯的物化性质、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构型、土壤特性、外界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二氯苯迁移行为的影响,以及迁移行为与生物降解的相互关系;同时介绍了可降解二氯苯的微生物种类、二氯苯好氧生物降解机理、共代谢现象,以及实验室研究方法。这些研究对于受二氯苯污染的土壤的修复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