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3篇
  免费   829篇
  国内免费   1774篇
安全科学   544篇
废物处理   203篇
环保管理   1078篇
综合类   6576篇
基础理论   692篇
污染及防治   453篇
评价与监测   659篇
社会与环境   288篇
灾害及防治   173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392篇
  2021年   497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453篇
  2014年   849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619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了研究来自不同方向的沙尘暴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NCEP的GDAS全球气象要素数据,将和田绿洲西北部的墨玉县城作为模拟受点(37.26°N,79.72°E),计算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发生的每一次沙尘天气期间逐日18:00(世界时)36 h后向气流轨迹,轨迹计算起始高度设置为500 m,并结合相应的PM2.5、PM10、SO2、NO2、CO、O3浓度监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研究抵达该地区的沙尘暴的主要移动轨迹和污染物输送路径.同时,运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权重污染轨迹分析法,分析了沙尘暴期间不同气流轨迹对墨玉县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识别大气污染物的潜在源区,揭示不同源区对污染物浓度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影响和田绿洲(墨玉县)的沙尘暴主要来自西北(WN)、北(N)、东北(EN)和东(E)4个方向;其中,来自东部的沙尘天气频率最高(60.2%),但主要以浮尘天气为主;扬沙和强沙尘暴主要来自西部方向,54.48%的强沙尘暴和38.53%的扬沙来自西和西北方向.不同沙尘源区和不同传输路径上的沙尘气溶胶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的影响不一样.沙尘天气期间,大气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相当于无沙尘天气期间的3~5倍,但对SO2、NO2、CO、O3质量浓度的影响不大;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沙尘暴对墨玉县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贡献率最大;由东向西的沙尘暴由于路过和田市和洛浦县等工业污染源区,此簇沙尘暴气团将该区域SO2、NO2、CO等污染颗粒携带到墨玉县,因此,东-东南(E-ES)方向的沙尘暴对SO2、NO2、CO的贡献率分别为15.56%、20.55%和21.57%.本文定量印证了沙尘暴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为绿洲区沙尘暴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肖金树 《福建环境》2003,20(3):58-60
以石油类储存为例,通过其在固定顶罐储存、装卸的呼吸排放和工作排放的计算分析,提出控制有机液体排放的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3.
本文采用高斯烟习模式计算了辽东湾地区的大气扩散因子,为厂址选择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94.
95.
广州市新星皮革厂污水处理站规模为200m^3/d,采用物化/两级好氧处理工艺,在进水CODCT为2500~3000mg/L。BOD5为1200~1500mg/L,SS为320~600mg/L,pH为6~10,Cr总≤52.7mg/L,Cr^6 ≤5.6mg/L色度约为240倍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水质为CODCT≤80mg/L,BOD≤30mg/L,SS≤70mg/L,pH为6~9,Cr总≤1.2mg/L,Cr^6 ≤0.4mg/L,色度≤40倍。达到了《广州市污水排放标准》(DB44137-90)新扩改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6.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COD自动在线监测仪是环保部门监管企业治污设施运转和排污状况的一种科技手段。自2002年以来,我省就有计划地对全省重点老污染源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测设备。新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与污染防治设施纳入一体,实行了“三同时”制度。但有些排污企业,对这个安装在自家门口的“电子眼”,总是千方百计地做手脚,同环保部门捉迷藏。  相似文献   
97.
以绍兴污水处理厂为例,研究区域性工业废水的水量、水质特征,并对区域性工业废水的集中治理技术中的典型规模、排放标准、运行管理等进行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98.
本文对泰国尤其是曼谷的机动车排放控制管理做了简要介绍。泰国曼谷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机动车,为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改进燃油质量,控制新车排放标准,执行在用车检查与维修计划,加强交通管理,控制燃油蒸发排放等。这些措施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9.
不同气氛下燃煤SO2的排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立式管状电加热炉上对合山高硫煤在不同的气氛、温度以及Ca/S比的条件下进行了动态燃烧实验,对收集的气体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并讨论了CO2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对SO2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O2气氛对煤燃烧过程中硫的释放以及石灰石的固硫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在高于900℃以后,较之空气气氛下,无论是否存在钙基固硫剂,其它三种02/C02气氛下S02的排放量都比较低,且在不同C02浓度下,温度对S02的排放影响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0.
宋国君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2):574-576
以固定点源烟尘排放为例,从排放标准和监测标准两方面讨论了中国现阶段“达标排放”的状况,指出当前的大气污染源达标排放实际上是“初步达标排放”,现在的排放标准和监测规范合适考核污染源的初步达标排放,不适合考核污染源的连续达标排放。排放标准的规定形式、监测规范和适用范围需要改革。现在的排放标准指标需要与监测规范和超标率限值结合起来,以促进污染源的连续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