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245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浙东宁波盆地白垩纪陆相火山岩系,经古地磁研究表明,以往认为时代属于早白垩世早期的馆头组,晚期朝川组和晚白垩世早期的方岩组均呈正向磁化,平均磁化方向基本一致。据绝对年龄和古生物旁证,磁化时间属白垩纪中期正向极性超时。因此,馆头组的层位应作相应的提高,从白垩系下部上升到白垩系中部;朝川组随之位于其上。方岩组纳入白垩系中部,在馆头组之下还应有一套以正负极性交迭为特征的白垩纪早期沉积物。从而对以往所谓的上侏罗统磨石山群的时代提出疑问。从古地磁方向特征的规律,支持了白垩系三分说。  相似文献   
322.
葛良胜  夏锐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9):2254-2269
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从自然资源概念、内涵和属性分析入手,提出服务于综合调查业务的自然资源立体分层分类方案,确定陆域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地下空间、矿产、浅表地质层、土地、水、森林、草和湿地等8个基本类,并建立其时空和属性结构模型。以此为基础,初步构建以统一(基础)调查、专项专题调查、动态监测与数据更新、数据处理与综合集成、成果表达与应用服务为基本流程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业务体系框架,并对各阶段业务工作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概略讨论,以期为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业务体系重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3.
北京城铁暗挖区间隧道穿越楼群关键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基于北京城市铁路第 14标段的复杂工程及地质条件 ,对隧道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尤其是穿越高层楼群等建筑物的技术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这些技术措施在控制城铁及其隧道穿越楼群施工的实践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这些经验和有效手段对今后类似条件下的工程施工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4.
研究结合穿紫河综合整治工程实际,在分析了河流水环境问题成因的基础上,筛选综合调控因子,并对综合整治工程的治理方案进行了情景分析。根据情景分析确定的备选方案及其属性集,采用QUAL2E模型模拟治理效果,并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属性决策模型,对22个备选方案进行了优选排序。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多属性决策方法得出的备选方案优劣顺序可对实际工程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325.
CCS(CO2捕获和封存)技术在中国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中国政府和许多企业都认为CCUS(CO2捕捉、利用和封存)将在中国中长期CO2减排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地质封存是CCS技术上最具挑战性的一个环节,也是环境风险和环境影响最大的环节.当前国际上CO2地质封存项目发展很快,但中国在CO2地质封存尤其是环境监测领域仍处在初步阶段,积极借鉴国际典型项目的经验和教训,无疑对中国CO2地质封存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6.
采用以孔压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技术为主、钻探技术为辅的方法对港珠澳大桥海底地层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首先利用孔压静力触探技术进行了土类判别和力学分层,探知了软弱夹层的具体位置;然后结合钻探信息,验证了孔压静力触探技术勘察所得的地层信息的准确性。该研究可为港珠澳大桥的进一步设计提供有效且可靠的地质资料,同时本次海床式孔压静力触探技术的应用对工程地质勘察和原位测试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7.
江南古陆变质基底地层年代的修正和武陵运动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古陆变质基底的研究中,最突出的基础地质问题依然是地层年代的精确标定。地层年代标定涉及到成矿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及其构造演化的时限,也直接影响层控矿床找矿中涉及的基础地质问题。在最新的中国地层年表中,前寒武纪地层对比和构造背景解释已发生重大变化。本文依据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新元古代地层中最新的系列锆石U-Pb测年结果,初步揭示"江南古陆"变质基底地层火山事件和分布范围。结合全球格林威尔造山运动基本特征,对江南古陆变质基底地层年代的修正将有利于重新厘定江南造山带的成矿背景,提供层控矿床基础年代地层资料,为新的矿产资源大调查服务。  相似文献   
328.
长江三角洲江都-镇江(大港)河段冰后期地层层序可分为早期海侵层序和中、晚期海退层序.早期海侵层序主要包括下部冰消期近源辫状河流相、中部河流相、上部河漫滩相,为一套海进式河床充填层序,在垂向上具有该河段独有的三层结构特点.中、晚期海退层序主要包括前三角洲相、三角洲前缘相和三角洲平原相,在垂向上也具有三层结构特点.冰后期以来,古长江的江面宽度不断变化,沉积中心位置也随之发生多次较大调整:冰消期至全新世早期,中心位置曾不断向南偏移;从全新世中期开始,其中心位置开始北移直至最大海侵结束;最大海侵后,随着三角洲不断进积,其中心位置也开始节节南移直至现今位置;从最大海侵到现在,古长江中心位置可能向南移动大约15 km.  相似文献   
329.
在对福州市建筑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宜建区高层(重型)建筑用地与普通民用及工业建筑用地进行了优化利用评价,即:首先采用敏感因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福州市建筑用地宜建区;然后依据建筑物高度对地质环境要求的差异,建立建筑用地优化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采用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对两种方案进行排序择优,实现两种建筑用地基于地质环境的优化利用。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地质环境的福州市建筑用地优化利用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采用的评价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30.
基于GIS的东辽河流域水环境信息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搜集东辽河流域水环境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MAPGIS平台,完成了数据库、图形库、专业属性库的编辑,完满地实现了东辽河流域水环境信息的动态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