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4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527篇
安全科学   365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383篇
综合类   2285篇
基础理论   426篇
污染及防治   132篇
评价与监测   328篇
社会与环境   381篇
灾害及防治   22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41.
在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化学反应中,很多有机物只能部分被氧化.易挥发的有机物也不包含在测定值之内,因此高锰酸盐指数是一个条件性的相对指标.作者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分析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标样实验得出:高锰酸钾浓度、溶液酸度、加热时间、加热温度、滴定温度、滴定时间、实验用水等因素均对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尝试对影响的原因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542.
基于GIS的中国物质积累基础评价:从分县到分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一个地区的发展是众多因素发展的积累,这种积累离不开资源的利用与转化。地区发展的结果往往直接体现在物质财富的生产和积累上。因此可以从资源角度出发,在资源转化视角下,以区域物质财富为着眼点来反映区域发展进程。基于此,提出物质积累基础概念,从基础设施水平、交通通达度、经济发展水平3方面,构建物质积累指数模型;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以2005年为例,定量计算中国分县物质积累指数,集成分省物质积累指数,从分县和分省两个尺度系统评价了中国物质积累水平。研究结果表明:①从分县尺度看,2005年中国县域物质积累水平高低两端差异悬殊,中等水平占主体,呈现明显的“纺锤形”结构,空间分布不均衡,东南半壁物质积累水平明显优于西北半壁;中国贫困地区物质积累水平相对滞后,城市地区相对超前,两类典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最为显著;②从分省尺度看,中国分省物质积累水平差异显著,地域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不同等级水平间基础设施水平差距最大,是引起省域尺度上物质积累状况差距的显著因子。  相似文献   
543.
<正>"中国消费了世界最多的资源,产生了最多的废弃物,但也采取了最先进的解决办法。"2016年3月24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来自中国的经验》的评论文章,再度聚焦中国循环经济的政策与实践。评论文章的作者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约翰·马修斯表示,过去10年里,中国已通过设定目标、实施政策、经济手段和规章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领先推动废弃物材料的循环利用。这并非中国循环经济话题首次登上此  相似文献   
544.
雨涝是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的灾害之一。研究雨涝灾害对吉林这个产粮大省和商品粮输出大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Z指数"计算了吉林省50个气象观测站1980—2011年逐年6月、7月和8月的雨涝发生等级(偏涝、大涝和重涝)。之后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与全省当年6—8月逐月偏涝发生站次、大涝发生站次和重涝发生站次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农作物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与全省偏涝发生站次回归不显著,与重涝发生站次和大涝发生站次成正相关。其中,重涝相关性最显著,其次是大涝。但农作物受涝除与降雨有关外,还与水利建设投入、土壤特性等其他因素有关。其中水利建设的影响较大,1998年后,吉林省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因此农作物受灾和成灾面积显著减少。综上所述,应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加强大涝年的准确预报和预警,以有效地切断雨涝灾害链,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545.
根据城市环境系统的内涵,从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污染控制、生态建设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环境系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竞争性评价模型对十个沿海城市2012年的环境系统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为了判定竞争性评价模型的可靠性,采用传统的综合指数法进行验证性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得分排在前6位的城市完全相同,其它城市的排序相差不大,因此,竞争性评价模型用于城市环境系统质量评价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46.
付江波  李新  周静  周维 《环境工程》2016,34(1):103-107
选取2013—2014年苏州市古城区河道8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和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苏州市古城区河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各监测断面综合水质达标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苏州市古城区主河道水质在2013年5月份后明显好转,但小河道水质改善较小;在空间上呈现出城北河道水质较城南好,纵向河道水质比横向好的特点。根据评价结果与实际工程情况对比发现,层次聚类分析和水质标识指数法可以有效、准确地对城区河道水质进行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547.
洪湖、梁子湖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3月对洪湖、梁子湖进行了水质监测。依据实测数据,结合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梁子湖林业局监测数据和文献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洪湖、梁子湖的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并根据各因子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中所占比重和地表水水质标准,对各因子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洪湖、梁子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别为57.2、42.5。即洪湖为轻度富营养、梁子湖为中营养;各因子对洪湖、梁子湖富营养化的贡献大致相同,即Chla为首,TP、COD_(Mn)和SD次之、TN最后。  相似文献   
548.
为了解决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河流类型间等大尺度范围内F-IBI(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问题,以浑河-太子河(下称浑太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符合区域性特征的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并进行应用研究. 于2014年5月对浑太河流域32个采样点的鱼类进行采样调查,根据鱼类群落特征的空间差异和浑太河流域水生态分区,将采样点分为中上游和下游区域两种类型. 通过综合栖息地和水质的标准化方法确定参照点和受损点,依据候选指标分布范围检验、敏感性分析和相关性检验,筛选出浑太河流域中上游F-IBI核心指标包括总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鲤形目鱼类物种数百分比、雅罗鱼亚科个体数百分比、鳅科鱼类物种数百分比、鲈形目鱼类物种数百分比、杂食性鱼类物种数百分比、肉食性鱼类物种数百分比、敏感性鱼类个体数百分比等9个指标;下游筛选出F-IBI核心指标包括总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鮈亚科鱼类物种数百分比、鲈形目鱼类物种数百分比、虾虎鱼科鱼类物种数百分比、中上层鱼类物种数百分比、东北特有鱼类物种数百分比、无脊椎动物食性鱼类物种数百分比、耐受性鱼类个体数百分比等9个指标. 分别提出了浑太河流域中上游和下游的参数标准化公式和健康评价标准,依此将浑太河流域健康状态划分为极好、好、一般、差和极差5个健康等级. 评价结果表明,浑太河流域健康状况整体偏差,在32个采样点中,健康状况处于差和极差的采样点占采样点总数的37.5%,一般的采样点占21.88%,仅有6.25%的采样点处于极好状态.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IBI分值与电导率、ρ(BOD5)、ρ(CODCr)、ρ(NH3-N)和ρ(TN)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栖息地综合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表明F-IBI可有效评估浑太河流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49.
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建立合理的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以流域为对象,对水生态安全内涵进行了阐释,并对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压力、状态、功能、风险”四要素,构建了“目标层-方案层-要素层-指标层”的评估体系,其中方案层包括水生态压力、水生态状况、水生态功能和水生态风险4个方面,涵盖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栖息地状态、水生态质量、水产品供给、休闲娱乐、水环境净化、重金属风险等9个评估要素18个评估指标,并详尽表述了各评估指标的内涵及其计算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ESI(生态安全指数),并根据ESI得分将水生态系统的安全评级分为安全(3.5≤ESI≤4.0)、较安全(2.5≤ESI<3.5)、一般(1.5≤ESI<2.5)、不安全(0.5≤ESI<1.5)和很不安全(0≤ESI<0.5)5个级别,构建了多指标的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550.
探讨区域CO2排放的长期变化趋势对制订碳减排政策和实现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根据IPCC指南,测算了2000—2012年我国中部六省(安徽省、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的CO2排放量及其排放强度;借助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Malmquist指数模型,从CO2排放量、生产总值、资本存量、能源消费总量和劳动力5个方面,对中部六省的动态CO2排放效率进行了全要素分析.结果表明:①中部六省的CO2排放总量由2000年的6.74×108 t升至2012年的20.24×108 t,年均增长1.12×108 t.②中部六省CO2排放强度由2000年的3.41降至2012年的1.74,年均下降5.5%.受地区能源产业结构的影响,山西省CO2排放强度峰值高达11.40,减排压力与其余五省相比更为艰巨.③动态CO2排放效率均值为1.054,呈稳步提升趋势,技术效率进步指数年均值为1.051(>1),对CO2排放效率提升起到了拉动作用,而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的年均值均为0.999(<1),拉低了中部六省的CO2排放效率.研究显示,中部六省CO2排放量增速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增长态势在短期内仍无法改变.CO2排放与地区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关系密切,其排放效率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水平的进步、低碳管理方法的推广和规模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