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3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792篇
安全科学   584篇
废物处理   154篇
环保管理   600篇
综合类   3141篇
基础理论   440篇
污染及防治   331篇
评价与监测   229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12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试验了氢氧化钙、硫酸铝、硝酸钙、硫酸亚铁对抑制湖泊沉积物向水体释放磷的有效性,药剂投加量分别为1:1、1:2和过量,试验历时24d,4种药剂对水体磷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到86.2%、91.7%、90.3%和93.1%,但处理效果随时间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82.
消防灾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共同面临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职化学教学也迎来了改革的新契机。如何在高职化学课堂教学中传授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消防安全技能,强化消防意识,已经成为高职化学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之一。对此,本文就消防知识走进化学课堂的路径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83.
现阶段,工业的生产任务越来越繁重,因此在其进行生产的时候,制造的污染物也会越来越多。在这个对于环保极度关注的时代,本文对于被污染的土壤还有地下水实施修复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84.
针对原油电脱盐废水处理形势日益严峻的问题,介绍了电脱盐废水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分析了电脱盐废水预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效果,总结了影响电脱盐废水特点的主要因素,指出改进原油开采技术、提高电脱盐装置的运行和管理水平可从源头上改善电脱盐废水水质,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对控制电脱盐废水污染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85.
研究高效、环保、低成本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对石油开发场地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从工艺和原理两个方面介绍和总结了焚烧法、洗涤法、气相抽提法、化学氧化法、微生物和植物法修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上述工艺进行比较,总结出各类工艺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由于污染场地的地质结构、气候条件和污染程度等情况复杂,仅靠单一工艺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有必要对已有技术进行完善并开发组合土壤修复技术及设备,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  相似文献   
986.
987.
落地油泥是油田产生的一类危险固体废弃物,其无害化处理是目前各大油田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为了深入认识超声处理过程中油泥土壤性质与超声处理除油效果之间的关系,以不同油田典型落地油泥为研究对象,超声处理后对其土壤残留含油量、土壤颗粒级配、土壤化学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泥中土壤颗粒粒径较大的大庆、大港落地油泥经超声处理后的除油效果均在60%以上,而土壤颗粒粒径较小的冀东落地油泥超声除油率仅为11%;同时,超声除油效果较好的大庆、大港落地油泥中的钙氧化物含量较低(分别为4.84%和5.94%),而超声除油效果差的冀东落地油泥中的钙氧化物含量较高(11.57%)。进一步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钙氧化物含量高的土壤对原油的吸附量大、吸附强度高、超声除油效果差,而钙氧化物含量低的土壤吸附量小、吸附强度低、超声除油效果好。以上结果可为油田落地油泥超声处理技术的开发及规模化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88.
采用均匀型和蛋白型Ru/TiO_2催化剂为湿式氧化催化剂,应用于催化湿式氧化非达霉素提炼废水,以出水COD和TOC去除率作为指标来评价2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差异;采用实验室连续评价装置对柱状颗粒催化剂在不同pH、不同废水流量和不同温度下处理非达霉素提炼废水进行了优化评价。结果表明:在265℃、pH=4.1、废水流量为10 mL·h~(-1)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故确定此条件为该废水处理的最优条件;同时对比均匀型和蛋白型2种催化剂,蛋白型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结合SEM及N_(2~-)物理吸附结果,推断蛋白型催化剂活性组分集中分布在催化剂颗粒的较浅层,有利于降低反应过程中的扩散阻力,提高贵金属活性组分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以上结果对开发高效湿式氧化催化剂,充分利用贵金属活性组分降低催化剂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9.
氯气校正法(HJ/T70-2001)是测定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国标方法,为了减少样品测定过程带来的环境污染,研究在不改变HJ/T70-2001氧化体系及测试条件的情况下,将取样体积由20 mL减半为10 mL,试剂的使用量相应减半,对方法的检出限、相对误差、相对标准偏差等指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符合要求,准确度较高,精密度较好,可用于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0.
郑州市PM2.5组分季节性特征及来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郑州市大气PM_(2.5)组分的季节性特征及来源,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对郑州市5个点位进行采样,共采集有效环境受体样本1 166个。通过研究受体样本PM_(2.5)中的碳组分、水溶性离子和无机元素信息,获取各组分的季节特征,并结合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郑州市PM_(2.5)平均浓度为69.6μg/m~3,占比较高的化学组分为NO_3~-、有机碳(OC)、SO_4~(2-)和NH_4~+,占比之和为86.7%。其中,NO_3~-、OC和NH_4~+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性浓度分布规律,SO_4~(2-)则是秋冬季稍高于春夏季。此外,Al、Si、Fe和Ca的浓度在春秋季略高于冬夏季。PMF模型解析结果显示,二次源为郑州市PM_(2.5)首要污染源,分担率为50.9%,其次是移动源(分担率12.0%)、燃煤源(分担率11.4%)和扬尘源(分担率10.2%)。其中,燃煤源在冬季较高、夏季较低,移动源在夏季最高,扬尘源在春季和秋季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