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18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52篇
综合类   817篇
基础理论   105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90篇
社会与环境   162篇
灾害及防治   2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四川汶川地震对生态系统破坏及其生态影响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利用多平台、多分辨率遥感数据,监测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前、灾后地表覆盖的变化,分析了地震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破坏及生态重灾区各生态系统类型破坏的分布特征.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建模、空间复合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地震对灾区生态承载力、生境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地震对灾区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灾区因地表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区域生态承载力下降,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62.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模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3  
李本纲  陶澍 《环境科学》1998,19(3):87-90
结合国内外环境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实例,首先分析了GIS与环境模型研究结合的必要性和GIS在环境模型研究中潜在的应用范围,然后剖析了GIS与环境模型研究结合的三阶水平并介绍了GIS在环境模型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分析了GIS和环境模型研究结合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了GIS、RS、ES与环境模型理想的结合框架。  相似文献   
963.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综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及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4.
GIS在环境健康信息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与健康研究已经由传统的疾病控制转变为对福利、生活质量、人体体能状态与环境关系的全面探讨.环境健康信息学是环境与健康研究的新学科.本文回顾了环境健康信息学的建立与发展,系统总结了其特点和主要应用领域、关键技术,提出了环境与健康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65.
以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项目的建设为例,介绍了国家层次的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技术路线和核心功能。该系统以B/S和C/S混合结构为主体架构,以GIS为开发平台,实现了地震触发—灾害响应—灾害评估—辅助对策应急响应流程的各项相关核心功能,对我国开展“十五”应急响应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66.
利用汽车尾气扩散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起汽车尾气污染地理显示系统软件(以广州市为例),用户在软件界面上确定选取点或区域后,该软件即通过内部程序进行分析、计算并在界面上形象地表示出汽车尾气污染扩散对该点或区域的影响。本系统能够直观、快速地反映城市交通的大气污染状况,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67.
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GIS系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介绍利用 GIS技术开发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信息系统 ,本系统可以实现对全流域用水状况、排污现状、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预测、查询。为有效控制汉江流域水污染 ,促进全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68.
基于武陵山片区高质量景区POI数据,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和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探析武陵山片区高质量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显示:(1)武陵山片区高质量景区整体呈现集聚分布态势,在片区层面上,集中分布于湖北分片区和湖南分片区;在地市层面上,主要聚集于恩施州、怀化市、渝东南地区、湘西州、张家界市和铜仁市.(2)武陵山片区高质量景区分布密度的空间差异显著,湖北和湖南分片区表现出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而贵州和重庆分片区核密度值自东向西梯度递减.(3)武陵山片区高质量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影响显著,其中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和空气质量既是重要的构景要素,也是高质量景区空间分布的重要内生动力;而区域经济、交通通达性、旅游发展能力和政府政策支持的外部调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69.
梳理了国内外河岸缓冲带划定文献,系统探讨了河岸缓冲带划定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岸缓冲带划定方法主要有经验值法、简单数学模型法、复杂机理模型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学模型法等,不同划定方法适宜的流域自然地理条件、精准性各异,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2)河岸缓冲带净化河流水质、固岸防洪、调节流域微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河流生态系统提供养分和能量等生态水文功能是河岸缓冲带划定的重要参考依据。(3)流域空间尺度越大,所需的河岸缓冲带越宽;流域空间尺度不同,其河岸缓冲带划定的适宜方法往往也不同。  相似文献   
970.
张耀华 《环境与发展》2020,(4):33-33,35
GI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地理信息制成电子地图的一门技术。GIS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在环境、资源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在这些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随着我国对环保工作的越来越重视,对生态污染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关注度上升,GIS技术有了进一步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中发展的机会。本文从GIS技术本身入手,分析GIS技术的特点,探讨GIS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以为提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