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1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490篇
安全科学   395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230篇
综合类   1521篇
基础理论   338篇
污染及防治   158篇
评价与监测   142篇
社会与环境   96篇
灾害及防治   23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浮选剂黄药对蛙类胚胎的致畸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受精卵短期暴露于黄药溶液后对胚胎发育所引起的影响.浓度高于0.1ppm的黄药溶液能显著引起蛙胚的畸形发育,使孵出的蝌蚪呈现单一的畸形症状——脊索蜿蜒弯曲,为黄药污染的水体之水质监测提供了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2.
文章收集了台湾921集集地震的强地震动和震害调查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建筑物破坏的数量、震中距、地表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对集集地震做了基于地震动参数的易损性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3.
环境质量的灰色聚类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灰色聚类评价是环境质量等级研究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本文利用灰色聚类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来确定环境质量的等级问题 ,物理意义十分明确 ,避免了建立数学模式和计算综合指数等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54.
本文根据沉积学原理和环境化学行为特点,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太子河(本溪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太子河市区段重污染是严重的,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为Cu、Pb,其次为Zn、Cd、Hg。  相似文献   
5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分子印迹溶胶-凝胶材料合成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模板分子,以四乙氧基硅烷为交联剂,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对其在强极性体系甲醇和水中对模板分子的吸附进行表征,以论证此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吸附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6.
张松滨 《环境工程》1990,8(3):54-58
本文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共斜率灰色聚类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之中。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这是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7.
水-油-表面活性剂体系中油含量测量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原地灌注表面活性剂溶液法去除地下水系统中包气带石油类污染,建立了测定水-油-表面活性剂体系中油含量的方法,第一次提出采用单宁酸沉淀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以去除其对油含量测定的干扰,并成功地应用于清除地下水石油污染的表面活性剂优选实验当中。  相似文献   
58.
西藏羊八井地热试验电厂地热废水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9.
辛基酚的体内类雌激素活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体内大鼠子宫增重试验检测辛基酚(OP)的类雌激素活性,并对其观测终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OP经大鼠体内染毒,可引起大鼠子宫湿重、子宫内皮细胞厚度、子宫腺数量明显增加,具有明显的类雌激素活性。三条染毒途径检测敏感度腹腔染毒>经皮下染毒>经灌胃染毒。  相似文献   
60.
南方涝渍地区退田还渔的一个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区的一个经围湖造田形成的典型农业微域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土壤和作物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退田还渔的必要性与具体方案。结果表明,对小型湖泊通过围湖造田所形成的农业微域,在人工排水和土地平整不充分的情况下,其地貌和土壤还残留有原有湖泊的影响,处于原湖泊低处的土壤表现出明显的沼泽化和严重潜育化的特征。在该地区种植水稻产量比正常地区减产达16%~26.8%。利用数量化理论Ⅰ确定了该地区适宜退田还渔的具体位置和面积。按照这一方案实施的结果,该地区从1997~2001年的5年中精养鱼塘面积增加9倍,养鱼的效益比种植水稻高5~10倍,还减轻了该地区夏季和冬季的排水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