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2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767篇
安全科学   504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419篇
综合类   2842篇
基础理论   571篇
污染及防治   172篇
评价与监测   329篇
社会与环境   404篇
灾害及防治   363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溶解氧变化对底泥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静态实验考察了溶解氧变化对底泥酶活性影响,同时采用BIOLOG ECO微平板构造了不同溶解氧水平下底泥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高溶解氧条件下,底泥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缺氧条件及厌氧条件(P<0.01),脱氢酶活性高于背景值;厌氧条件下脱氢酶、脲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高溶解氧组、缺氧组及背景值(P<0.05);缺氧条件下硝酸盐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高溶解氧组及厌氧组(P<0.05);蛋白酶活性受溶解氧水平变化的影响较小。BIOLOG ECO微平板法分析表明,溶解氧变化对底泥微生物多样性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微生物多样性的降低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高溶解氧组>厌氧组>缺氧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缺氧条件及厌氧条件下,底泥微生物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利用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对地,高溶解氧条件下微生物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利用程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高溶解氧组及缺氧组底泥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程度升高,厌氧组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程度降低。总之,高溶解氧条件更有利于形成底泥有机物完整的代谢循环,提高大分子有机物的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92.
文章基于济宁市2009年LANDSAT TM影像,根据影像各波段间的相关性和地物在各影像上的灰度差异,分别采用单波段阈值法、多波段谱间关系法、改进的水体指数法(MNDWI)及HIS空间水体提取模型法对济宁市水体信息进行识别提取。在此基础上,结合归一化指数法和HIS空间水体提取模型,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并对各方法提取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已有方法对济宁市水体识别存在一定的缺陷,而综合法集成了归一化指数法和HIS空间水体模型的优点,很好地弥补了已有方法的不足,对济宁市水体信息进行了较好的提取,尤其是细小水体,同时也很好地消除了建筑物、阴影、水生植被等的影响,提高了济宁市水体信息识别的精度,为更好地定量评价济宁市地表水体时空演变规律等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3.
由William Rees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已经成为近年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度量工具,但是该模型仅考虑了土地的基本生产功能,忽视了土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文章借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改进了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当量因子引入生态足迹模型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计算中,改进后的模型体现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同时,文章以江苏省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改进模型计算了其2010年生态压力指数,结果表明,江苏省生态压力指数达到1.495,其安全状况已经超过了极不安全边界,处于极不安全状态;最后利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其2011-2015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预测,发现江苏省未来5年生态压力指数快速增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89%,表明江苏省未来5年生态安全状况将继续恶化,这将严重影响其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4.
选矿废水污染的土壤铜量与生物累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花石头河沿岸研究区植物的根部、茎叶进行采样分析,探讨了土壤铜含量和铜在植物体内的累积状况。结果表明,光叶蕨、三叶鬼针草、野牡丹、紫茎泽兰4种植物体内铜含量随着土壤铜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光叶蕨增量最大。植物根部铜生物累积系数(BF)与茎叶铜生物累积系数(BF)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但根部BF为1.311,茎叶BF为0.159,前者是后者的8.2倍。光叶蕨铜的累积能力最强,其次是紫茎泽兰,植物间铜生物累积系数没有显著性差异。各采样区土壤铜含量差异大,它们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无论是全株植物、根部,还是茎叶,BF值:公路边>山坡上>河边。青蒿铜的迁移系数(TF)最大,与其余植物的迁移系数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这4种植物之间铜的迁移系数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采样区TF均值以公路边TF值最高,其次是河边,最后才是山坡上。  相似文献   
195.
文章利用乌鲁木齐市2002-2011年之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日报和同期气象要素数据,研究了API指数的变化特征,讨论了与气象要素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API指数在10 a中呈下降趋势,年变化系数为-3.2。大气质量良好率在59.1%~77.4%之间变化。API指数呈显著季节差异,冬季较高,夏季最低。API指数Ⅰ级天数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布占总天数的9.34%~34.82%。Ⅲ级以上天数在冬季较高,达到82.97%。月均API指数与本站气压和相对湿度呈现正相关,与风速、气温、平均水汽压和日照时数呈现负相关。而季节平均API指数与气象要素有一致的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都有显著增大。API指数与气象要素在不同污染级别下,相关性变化较大。西北气流往往带来较低的API指数,而偏东气流往往伴随着污染日。  相似文献   
196.
以赵王河水为原水,在初秋和秋末冬初对以香蒲、睡莲、芦苇、鸢尾、美人蕉为栽培植物的水培样净化微污染河水的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初秋,各水培植物处理下河水高锰酸盐指数增加,鸢尾最高,各植物对河水TN去除都有效果,睡莲最高,去除率在30%~40%之间,植物存在对TN处理很重要,植物对TP作用较小。秋末冬初,植物在良好保温下可继续生存,但受植物内部生长节律的影响,植物对河水净化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97.
辽宁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耐污值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采自辽宁省河流、水库、湖泊及河口湿地水体的209个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样本,以及文献记载数据,依据其系统发育、亲缘关系和相同栖息地环境等进行推算,确定了辽宁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耐污值332个。利用上述耐污值并结合BI指数法对辽河、浑河、太子河流域内20个采样点所获得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各河流上游段水质良好,中下游河段水质较差。  相似文献   
198.
针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发之间的矛盾,在分析水电能源系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基于综合指数法思想,建立了动植物生态用水、工农业生活用水、污染净化用水等生态指标,配合水电站发电、灌溉、防洪效益要求,建立了水电能源生态系统的模型,并分别研究了在非固定生态指标和固定生态指标的条件下,水电站的运行状况。仿真结果表明,在非固定指标状况下运行时,1020 s由于水位降低和一定的波动导致指标的下降和波动;2020 s由于水位降低和一定的波动导致指标的下降和波动;2030 s水量较多,对生态环境有利,指标接近1;3030 s水量较多,对生态环境有利,指标接近1;3040 s小旱,但是由于配水比较合理,指标也接近1;4040 s小旱,但是由于配水比较合理,指标也接近1;4050 s大旱期间,生态水量不足,指标最低为0.5。在固定生态指标状况下运行时,生态指标固定为1、0.95、1、1、0.7、1对应6个阶段,输出结果与预期数据基本一致。综合指数思想在建模仿真中的应用是科学、合理并且可行的。同时,所建立仿真模型对解决水电站的经济运行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9.
与单个环境要素的影响评价比较,累积效应评价是更为复杂和不确定性更大的一类分析工作.论文从累积效应的概念和分类出发,从基本方法和规划式方法介绍累积效应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0.
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方法的现状及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方法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指出研究试剂用量少、分析速度快、省时节能、简单易行,能同时测定多个样品的CODMn测定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研究与应用适应性强、污染少、运行可靠、性价比高的高锰酸盐指数在线监测仪则是CODMn监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