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7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507篇
安全科学   696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224篇
综合类   1538篇
基础理论   253篇
污染及防治   206篇
评价与监测   63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16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01.
研究了燃烧风洞内不同纵向风速、不同火源功率条件下,隧道近火源区顶部温度沿纵向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纵向风对不同尺寸火源条件下的顶部温度的影响呈不同特征。对较小尺寸火源,隧道顶部温升随风速增加而减小至稳定值;而对较大尺寸火源,顶部温升随风速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对于矩形火源,当纵向风较小(0.5~1.5m/s)时,长边平行于纵向风时顶部最高温升大于长边垂直于纵向风的情况;而当纵向风较大(≥2 m/s)时,两种油盘放置方式的顶部最高温升一致。纵向风作用下,顶部最高温升位置向下游呈现"两次移动"特征,即随着纵向风速增加该位置先向下游移动,当风速达到某一值时,隧道拱顶的加热机制由对流和辐射共同主控转变为辐射单独主控,最高温升位置突变回到上游后再次逐渐向下游移动。  相似文献   
302.
采用裂缝计对忠武管道张家沟段危岩裂缝进行了近3 a的相对位移监测,变形曲线经历了收缩-扩张的"类正弦"变化过程。由相关性分析可知,裂缝相对位移实测值与同期温度呈明显负相关性,因此可以推断温度是引起实测曲线呈年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且裂缝相对位移变化滞后温度变化3~12 h。根据这一特点,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消除了由温度引起的岩体线弹性假象位移,反映了危岩裂缝变形的真实状态。  相似文献   
303.
瞬态径向热流法测定松散煤体变导热系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松散煤体的导热系数是指在单位梯度作用下,松散煤体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表征了松散煤体导热性能的强弱,是研究煤自燃的重要参数。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热线法,测试结果易受电阻升温变化影响。针对当前测试方法的不足,本文在二维径向导热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瞬态径向热流法测定松散煤体变导热系数测试装置,并建立了相应的导热系数解算模型。通过测定不同煤样随温度变化的变导热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松散煤体的导热系数不断上升,两者之间基本成线性关系,测试结果符合松散煤体的导热特性。  相似文献   
304.
对油罐火灾中着火罐罐壁和邻近罐罐壁的温度分布进行了科学分析,并进行了罐壁冷却实验研究,研究不同油罐罐壁材质对冷却效果的的影响,以及有热源作用和无热源作用罐壁在不同流量冷却水作用下的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罐壁材质对冷却效果的影响不大,在实际火灾中可忽略罐壁材质的影响;流量越大,冷却速度越快,但达到火灾冷却要求时,不同大小流量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差异并是很大,合适的供水强度是油罐高效冷却的前提。对油罐火灾冷却力量的部署提出了优化原则,为防灭火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5.
介绍了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的火烧试验要求,对检测设备进行了研究,对检测方法及检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06.
为探明公交站地表灰尘重金属来源和污染水平,利用PMF模型解析重金属污染来源,在传统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基础上,采用Hakanson毒性响应系数来修正传统权重,引入物元可拓集理论,进而体现重金属的毒理性质和危害程度,建立物元可拓模型对研究区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并与Igeo、 PN和RI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除Co和V外,其余重金属含量平均值都高于甘肃省土壤背景值,为背景值的1.29~9.30倍,Cu和Pb的点位超标率均为100%,Cr、 Ni和As分别为96.15%、94.23%和96.15%,Co和V未超标.(2)相关性分析和PMF模型结果表明,源1为自然源,对V的贡献率为32.12%;源2为自然-交通混合源,对Cu和Co分别为51.50%和33.37%;源3为建筑废弃物污染源,对Cr和Ni分别为45.06%和44.70%,源4为燃煤-交通混合源,对As和Pb分别为49.89%和75.25%.(3)物元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公交站地表灰尘以Ⅳ级(中度污染)为主,13%的样点为尚清洁,37%的样点为中度污染,轻度和重度污染样点各...  相似文献   
307.
为更好的将PVT太阳能与热泵结合实现高效且节能供暖,主要研究了太阳辐照强度对PVT光伏光热效率的影响,选取了晴天、多云天气两个典型工况天气对太阳辐照、板芯温度、集热器温度及电功率等数据进行采集,通过理论计算及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辐照强度通过影响板芯温度间接影响光伏及光热效率,板芯温度随着辐照强度的增大而升高,但存在不一致性;光热效率与辐照强度呈现一个逆变化趋势,而光伏效率随着辐照强度增大而逐渐升高,但光伏效率在总效率中占比较低,系统总效率和综合效率以光热效率为主;因此在当供暖需求较大时,系统可更高效、稳定的结合热泵运行。  相似文献   
308.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敏感区,具有独特的环境特征和敏感性。因此,研究高原环境中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代谢途径和功能基因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对于稳定高效运维高海拔污水处理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高原城市林芝所用的A2O工艺的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温度下该工艺的污染物处理效果,并通过微生物群落组成、微生物代谢途径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基因等多种途径探究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高原条件温度变化导致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进而影响污染物处理效果,且高原条件微生物代谢途径与主要基因同亚高原地区有着显著区别,证实了温度和环境变化对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后续高原条件下A2O工艺的优化升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09.
为了提高矿山企业开采的生产效益及确保施工中设备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采用现场声波测试试验与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得出的力学参数,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在空区顶板-矿柱体系简化为弹性矩形薄板-H-K体流变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空区处理与残矿回采对围岩及地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矿区三中段充填回采过程中压应力最大值出现在Ⅲ-10开采之后,右帮壁形成了9. 8 MPa的压应力集中区;拉应力区域主要存在于充填体内,且大部分拉应力超过了充填体抗拉强度幅值0. 12 MPa;地表移动带范围内垂直方向位移保持在0~1 mm。实际施工中应采取加强充填体强度达0. 27 MPa以上或保留部分矿体支撑顶板等措施确保回采安全。  相似文献   
310.
为了研究重型柴油货车在不同道路运行工况下的NO_x排放特性,以一辆配置选择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Reduction,SCR)净化系统的国V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货车为研究对象,开展实际道路运行车载排放测试,通过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实时采集车辆行驶速度、NO_x排放体积分数与排气温度等数据,分析车速、排气温度、路况等对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车速低于40 km/h,NO_x排放随车速增大稍有增加; 40~70 km/h,随车速增大NO_x排放降低;高于70 km/h,随车速增大NO_x排放显著降低。车速与排气温度呈线性正相关,排气温度高于150℃,SCR才能显示出对NO_x的净化效果。市区工况车速低,排温低于150℃,SCR不能有效工作;市郊、高速工况下排温高于150℃,SCR催化效率提高,车速增大,排温升高,NO_x排放降低,因此NO_x排放市郊工况低于市区工况,高速工况低于市郊工况。配置SCR的重型柴油货车NO_x高排放区主要集中在中低车速、加速区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