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20篇 |
免费 | 145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45篇 |
废物处理 | 2篇 |
环保管理 | 88篇 |
综合类 | 529篇 |
基础理论 | 9篇 |
污染及防治 | 3篇 |
评价与监测 | 3篇 |
社会与环境 | 19篇 |
灾害及防治 | 18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78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158篇 |
2013年 | 90篇 |
2012年 | 161篇 |
2011年 | 171篇 |
2010年 | 194篇 |
2009年 | 208篇 |
2008年 | 253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160篇 |
2005年 | 131篇 |
2004年 | 119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4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正>2010年的春天,我发现了一些与往常不同的东西。首先,是海地地震;而后,是西南干旱,原本富饶的土地长时间滴雨不下;接着,是玉树地震……本来海风清 相似文献
33.
地震灾害史是灾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地震灾情、抗震救灾、成因认识、抗震建筑、地震科技构成了地震灾害史研究的主要方面,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20年间的中国地震灾害史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回顾,总结研究现状并分析不足,以期推动中国古代地震史的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地震灾害具有史料整理系统详实、研究问题覆盖面广、研... 相似文献
34.
采掘诱发地震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根据煤或岩体的赋存特征及采动后的受力特点,将采矿及掘进等工程进行过程中诱发的地震灾害分为三类,即完整煤岩体受压应力作用的失稳、顶底板受拉应力型地震及断层走滑受剪型诱发地震。文章在分别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研究了采矿诱发三种类型地震的发生条件,提出了防治发生诱发地震的对策。 相似文献
35.
36.
青少年是社会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是我们事业的希望,是伟大祖国的希望.21世纪是现今青少年的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他们的肩上.老一代艰苦奋斗取得的成果,需要他们去巩固和发展.老一代坚持革命斗争的英勇精神,需要他们去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祖国的美好未来,需要他们去创造.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对于"保护希望,保护未来",对于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前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孩子们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宽.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其安全问题及自我防范意识的提高也愈加显得重要了.但是,保障他们健康安全地成长仅靠学校教师和家长是不够的,跟随在他们身边进行保护也是消极的.积极的办法应该是增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本领,培养他们的自护自救能力.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办法. 相似文献
37.
通过定位模型、定位方法和地震震相的合理选择 ,采用更加合理的台网布局的地震资料 ,对1990年 2月 10日常熟M 5 1地震进行了精定位 ,得到更为精确、合理的该地震三要素。通过对原震源机制解的复核 ,原定结果可以不变 相似文献
38.
39.
本文对《关于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规定》中提出的“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群众对自然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防御能力”的具体内容作了阐释。认为宣传的实质是减少民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四度”,即减少无知度、减少不确定度、减少疑惑度、减少混杂度。文中还提及,为提高宣传效果,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时,尽可能结合有关防震减灾工作的信息和评价进行。 相似文献
40.
安徽省是一个特殊的中强地震区,地震活动呈现华北、华南两大地震区的过渡特征。通过分析安徽省的重力异常及航磁异常资料,认为中强震往往发生于正负重力或航磁异常的交接部位;重力、航磁异常等值线梯级带上,莫霍面、磁性层上界面等深线的梯级带上;重力、航磁异常等值线的拐折部位,莫霍面、磁性层上界面等深浅的拐折部位。对这些结论提出了分析模式,并作了地震构造解释。最后,根据这些结论,预测了未来地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