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15篇 |
免费 | 198篇 |
国内免费 | 8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11篇 |
废物处理 | 14篇 |
环保管理 | 553篇 |
综合类 | 1509篇 |
基础理论 | 70篇 |
污染及防治 | 19篇 |
评价与监测 | 26篇 |
社会与环境 | 91篇 |
灾害及防治 | 20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85篇 |
2022年 | 108篇 |
2021年 | 134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143篇 |
2014年 | 559篇 |
2013年 | 246篇 |
2012年 | 374篇 |
2011年 | 376篇 |
2010年 | 371篇 |
2009年 | 462篇 |
2008年 | 468篇 |
2007年 | 314篇 |
2006年 | 350篇 |
2005年 | 306篇 |
2004年 | 289篇 |
2003年 | 171篇 |
2002年 | 163篇 |
2001年 | 107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汶川地震重灾区雅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汶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目的在于为重灾区恢复重建提出适宜人口规模,使灾后重建的人口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对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3个关键要素--耕地资源、水资源和环境容量进行分析评价,应用“木桶短板效应”原理,确定以耕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反映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从耕地粮食的人口承载力和耕地经济收入的人口承载力等2个方面分别进行计算,综合确定人口的合理规模。结果表明:雅安市人口的合理规模,在2010年之前的恢复重建阶段,为1535~159万人,恢复重建阶段基本上不用考虑大规模移民;从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而言,为1585~164万人,总体上雅安市的资源环境能够满足其震后人口的小康社会建设需求,但要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引导人口向市域内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大、产业、人口聚集能力强的雨城区、名山县转移 相似文献
412.
汶川地震灾区受灾群众重建意愿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何种重建方式(原址重建或异地搬迁等)是灾后重建的首要问题.所谓重建意愿即在原居住地受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破坏时,受灾居民对不同重建方式(原址重建还是异地搬迁或者两者之间的状态)的选择倾向.了解灾区群众的重建意愿及其因素影响是受灾县(市)制订灾后重建规划、并推动实施的重要前提.通过对五大极重灾区1243户城乡受灾居民家庭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结果表明:受灾居民所在县(市)、目前安置地、户口类型、受教育程度、适应新环境能力及未来经济预期等因素对其重建意愿有显著影响.研究认为:选择重建方式应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应结合目前的临时安置地对城乡布局合理规划;应将灾后重建和城乡统筹及生态扶贫相结合来考虑,着力提高受灾居民的就业技能和受教育程度,从而提高适应新环境生产生活的能力;加大在灾区的产业恢复重建力度,特别尽快恢复关系民生的产业以及就业容量大的产业. 相似文献
413.
利用1957~2011 年若尔盖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活动积温的年际变化, 对活动积温进行突变检验。研究表明:若尔盖≥0℃的初日提前的趋势并不明显;终日呈显著延后趋势;持续日数呈明显增加趋势。活动积温变化呈十分显著的增加趋势,1997年为积温增加的突变年,1998~2011年是热量和持续日数增加幅度最大的时期。1998~2011年若尔盖≥0℃的各不同保证率对应的持续日数均大于1957~1997年对应的持续日数,即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活动积温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14.
基于室内直剪试验,得到不同含水率下花岗岩残积土的强度参数,并采用有限差分软件研究了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在不同含水率(13%、17%、21%、25%)和地震加速度峰值(0.05g、0.1g、0.2g、0.4g)下的位移场、加速度场和锚杆轴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EL波作用下,边坡水平位移主要集中在残积土层内。含水率越高、地震峰值加速度越大,同一位置处坡体水平位移越大;PGA放大系数随着坡高的增加而增大,且表现为趋表放大效应。含水率越高、地震峰值加速度越小,同一位置处PGA放大系数越大;预应力锚杆最大轴力位于锚头处,且轴力沿自由段变化较小,而在内锚段由始端向末端逐渐减小。含水率越高、地震峰值加速度越大,同一位置处锚杆轴力越大。当地震加速度峰值较小时(PGA=0.05g),坡脚处锚杆轴力最大,当地震加速度峰值较大时(PGA=0.4g),坡顶处锚杆轴力最大。 相似文献
415.
416.
地裂缝作为非连续地质界面对场地动力响应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不同缝面形态地裂缝场地进行地震响应规律研究是进行地裂缝场地建筑物抗震设防的基础。为此以西安典型地裂缝为研究背景,进行了单缝型地裂缝场地动力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获得了地裂缝场地动力响应规律及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 MIDAS 数值软件对西安单缝型、“y”字型、正“八”型和倒“八”型地裂缝,以及苏锡常地区基岩潜山型和基岩陡崖型 6 种缝面形态地裂缝场地地震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缝型地裂缝呈现出越靠近地裂缝峰值加速度越大,随着距地裂缝距离越来越远,峰值加速度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的响应规律;“y”字型、正“八”型和倒“八”型地裂缝具有明显的“双峰”特征,即地表峰值加速度在靠近主、次地裂缝处都有明显的增大;基岩潜山型地裂缝场地地震响应规律与西安地区正“八”型地裂缝场地相似具有“双峰”特征,随着距主、次地裂缝距离增加地表峰值加速度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基岩陡崖型地裂缝场地与西安地区单缝形地裂缝场地地震响应规律相似,但在地裂缝处场地地表峰值加速度响应更加明显,地表峰值加速度曲线更加陡峭。 相似文献
417.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发现,青藏工程走廊昆仑山口-清水河段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活断层儒移引起路基位错;活断裂作为导水通道,使冰丘穿刺路基;河岸坍塌导致铁路桥墩外露;铁路工程排水沟渗漏,铁路路基两侧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导致铁路路基发生管涌;冻土冬季冻胀,夏季融沉导致路基裂缝、道路翻浆、管道变形;风力堆积作用导致青藏铁路护坡局部沙淤;风力吹蚀导致格拉输油管线外露。综合分析认为,青藏工程走廊昆仑山口-清水河段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应点、线、面结合考虑,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18.
洪湖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环境响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洪湖北部和南部两个短柱钻孔(HN和HS)研究湖泊沉积,采用137Cs定年,沉积速率为0.155 cm/a。沉积物的总有机碳、总氮、磷以及元素和磁化率等指标分析表明:1840年前洪湖地区人类活动较弱,在湖泊沉积物中基本没有早期的人类活动信号的记录;1840年以后由于人口大量增加,人类活动增强,湖泊的营养水平有所增加,尤其是1950年以来沉积物中营养元素急剧增加;近50年来的湖泊营养程度的加重主要与流域内大量营养物质进入湖泊,以及大面积的围垦造成湖泊面积减小、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有关。洪湖两孔的对比研究表明,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可能与洪湖湖流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419.
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成因及洪水特征模拟分析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地理条件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域水系构造和地理特征决定了其洪水多发性,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导致该地区水循环过程发生较大改变,而大量水库、堤防的建设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使得洪水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洪水灾害频繁发生。综述了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探讨了长江中下游水系特征与洪水灾害的关系,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洪水灾害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气候和下垫面特征变化条件下的暴雨洪水模拟研究,以长江下游太湖东苕溪流域的南苕溪为研究区,进行了流域降雨径流过程的动态模拟验证和特征分析,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从而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减灾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0.
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县域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研究--以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区域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我们选择三都水族自治县作为定位研究基地.对建国以来区域内经济活动变迁进行历史、现状研究和综合评估,揭示历史时期发展政策、发展模式、重大经济活动等人为扰动因素在区域生态环境系统退化过程中的作用.评估少数民族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