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6篇 |
免费 | 213篇 |
国内免费 | 54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19篇 |
废物处理 | 20篇 |
环保管理 | 164篇 |
综合类 | 1458篇 |
基础理论 | 211篇 |
污染及防治 | 281篇 |
评价与监测 | 71篇 |
社会与环境 | 127篇 |
灾害及防治 | 1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133篇 |
2021年 | 120篇 |
2020年 | 129篇 |
2019年 | 130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111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198篇 |
2013年 | 128篇 |
2012年 | 164篇 |
2011年 | 153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45篇 |
2008年 | 123篇 |
2007年 | 97篇 |
2006年 | 93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面-沟道系统中的高含沙水流(Ⅱ)--泥沙存储-释放及降雨、径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子洲径流站和离石王家沟试验站的径流场观测资料为基础,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中高含沙水流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坡面-沟道系统中,存在着泥沙的存贮-释放机制,这一机制与非高含沙水流和高含沙水流不同的输沙行为有关。当水流为非高含沙水流时,来自坡面和悬移质泥沙中的粗粒部分可在沟道中发生沉积;当为高含沙水流时,前期沉积的粗粒泥沙将因沟道高含沙水流强烈的侵蚀搬运作用而发生释放。降雨对坡沟系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关系密切。在冲沟次降雨最大含沙量与雨强的关系中,表现出两个临界值。超过第一个临界值以后,含沙量急剧增大;超过第二个临界值之后,则出现极限含沙量,即含沙量不再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82.
针对某加热炉支撑管柱结构,借助有限元软件,初步分析了其在炉管重力荷载及摩擦力荷载作用下强度情况。结果表明其强度裕量较多,具有较大的可优化空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管柱结构的参数化模型,采用Workbench中Design Exploration模块对管柱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最终使该管柱在满足强度及变形要求的前提下,重量显著减少,节省了材料。同时该工作为其他类似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83.
城市不同下垫面径流中PAHs污染特征及源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取温州典型不透水地面类型小区路面、停车场、汇流口、小区屋面及交通干道,采集径流样品,研究了夏季常见雨型条件下不同下垫面径流中PAHs的污染特征,并对其中的PAHs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初期有较大雨强的雨型对交通干道及停车场径流中PAHs冲刷更加明显;径流中PAHs在颗粒相/水相间的分配系数随着颗粒物的增加而降低,这可能跟径流中颗粒物组成有关;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解析可以看出,不同下垫面径流中PAHs的来源:主要集中在煤、石油等的不完全燃烧\石油类泄漏\炼焦等因素,各源在径流中贡献率存在差异;BaA/CHR比值大部分>0.6,显示径流中PAHs主要来源于本地污染源,但初期径流中比值较低,说明大气沉降对本地PAHs污染也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84.
为了提高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在低温区(200℃)的脱硝性能,提出利用插在烟道中的沿面放电反应器生成氧活性物质,部分氧化NO以实现低温快速SCR脱硝过程.同时,研究了氧活性物质注入实现快速SCR的脱硝性能,考察了氧活性物质注入降低二氧化硫和水蒸汽对SCR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烟气温度为150℃时,采用氧活性物质注入,部分氧化烟气中的NO以实现快速SCR反应条件下(NO/NO2浓度比为1),脱硝效率为51.9%,比标准SCR提升23%;当模拟烟气中存在SO2或H2O时,氧活性物质注入可有效降低SO2、H2O对SCR脱硝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5.
施用不同氮肥对坡耕地径流中N输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山东省泰安东北部刘家庄村坡耕地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监测多次天然降雨中农田养分的流失,研究施肥处理对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地增大了农田径流中氮素浓度及流失量;在相同施肥量的实验条件下,与碳酸氢铵和普通尿素相比,控释尿素可有效地降低氮素流失15%~25%;70%左右的氮素流失发生在监测的前期.合理施肥、降低表土中速效氮养分含量是减少农田氮流失的关键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86.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边坡最危险滑动面搜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用于连续数值优化问题的人工蜂群算法引入边坡稳定分析临界滑动面搜索领域.该方法模拟了蜂群的群体协作采蜜过程,具有自适应收敛的特点,克服了传统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是一种全局优化算法.为进一步改善其在复杂边坡搜索中的效果,将Hooke-Jeeves模式搜索操作引入人工蜂群算法,提出一种用于边坡临界滑动面搜索的模式搜... 相似文献
987.
大清河水系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并对洪水径流过程产生了影响。选择大清河水系紫荆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对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基础上,采用1988年和1996年两期土地利用图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除林地和灌木林面积减少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加。利用1984-1996年实测降雨径流资料对SWAT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并对两期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径流模拟,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使紫荆关流域的年径流减少。 相似文献
988.
为了合理地确定边坡的最不利滑裂面、探讨坡顶开裂原因及出现滑坡险情时的应急措施,将变分方法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通过建立一个与边坡稳定相关的泛函,根据边界条件选取适当的基函数,获得了边坡最不利滑裂面。基于所得最不利滑裂面,得到垂直边坡和普通边坡最不利滑裂面的分布随土体内摩擦角和内聚力的变化趋势,为垂直边坡和普通边坡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泛函T沿最不利滑裂面的变化将边坡划分为主动滑动区和被动滑动区。比较分析得出:变分方法和Bishop条分法所获得的安全系数比较接近,且变分方法获得的安全系数略小。 相似文献
989.
以凹凸棒土为载体、MnO_2为活性组分,制备了MnO_2陶粒臭氧氧化催化剂,并以草酸为模拟污染物,采用响应面法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草酸去除率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MnO_2投加量盐酸溶液质量分数煅烧时间煅烧温度。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MnO_2投加量200 mg/g,盐酸溶液质量分数20%,煅烧时间2 h,煅烧温度400℃。在初始草酸质量浓度150 mg/L、溶液pH 3.11、臭氧投加量8.10 mg/min、臭氧-氧气曝气量400 m L/min的条件下,最佳条件制备的催化剂在反应30 min时的草酸去除率达66.99%。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且催化过程中Mn~(2+)溶出量低。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负载的MnO_2类型为α-MnO_2和β-MnO_2。 相似文献
990.
中国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研究(1)——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需水理论分析 总被引:101,自引:4,他引:101
水是西北地区生态的关键生境要素,西北地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生态需水随着西部开发受到广泛的关注。论文指出生态需水所涉及的理论问题,从生态系统稳定性探讨原始天然生态系统的适宜开发强度,在此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探讨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模式;从地带性理论和径流形成原理分析西北地区各类自然地理单元上的植被需水规律,从而明确了自然界哪些生态完全靠降水支撑、哪些生态除降水之外还需径流支撑,用生态的排序方法进一步分析干旱地区地下水埋深与植被类型的关系。同时,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形成的关系,以及生物与环境的不可分割性与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原理给出生态需水的概念,从而为量化生态需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