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2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1783篇
安全科学   476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326篇
综合类   4145篇
基础理论   786篇
污染及防治   325篇
评价与监测   333篇
社会与环境   294篇
灾害及防治   299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319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345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对地处鲁西北德州地区2003~2006年紫外线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德州地区属于紫外线高辐射地区,紫外线辐射等级为"强"和"很强"的级别共占56%,其中"很强"的天数约占全年的1/3;在季节分布上,春季和夏季紫外线辐射最强,秋季次之,冬季最弱。  相似文献   
992.
根据1979年5月,8月,11月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并且与近几十年来的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和研究胶州湾重金属Hg的平面分布、垂直分布、季节分布以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胶州湾东北部海域春季污染较为严重,西南部的污染程度相对较轻;春季和夏季的表层含量大于底层含量,秋季时底层含量高于表层含量;而且春季Hg污染较为严重,秋季水质状况最好.从历史资料来看,1979年到1982年,Hg污染在加剧;1982年到1997年,从污染严重到缓和,在1997年就达到了一类水质的要求;1997年到1999年,水质更加清洁.  相似文献   
993.
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4年5月、8月、11月和2005年2月(Ⅰ年度)及2005年8月、11月和2006年2月、5月(Ⅱ年度)共2个水文年对T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水域(30°15′~31°45′N、121°30′~122°15′E)15个取样站8个航次的采泥样品和阿氏网样品,对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栖息密度、重要种的优势度、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及时间空间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底内动物共出现15种,种类组成贫乏,优势种变化明显,底内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44 g/m2和11.33个/m2,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物种多样性指数低并有下降趋势,群落结构极不稳定;底上动物底栖动物59种,组成有明显季节和年度变化,底内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5.58 ×10-2g/m2和6.81×10-2个/m2;底上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略呈现下降趋势,优势种的种类及优势度年际有较大变化,种类数和生物量北支高于南支.底内动物2个年度生物量平均值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底上动物2个年度生物量平均值季节变化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底内动物与底上动物的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994.
珠江口沉积环境中硫化物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02年5月在珠江河口区设20个调查站,按<海洋监测规范>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用碘量法测定硫化物含量,用质量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以S2-干重计)显示:各测站的硫化物含量在(94.9~306) ×10-6间变化,部分区域已有轻度污染,在河口北部(平均251×10-6)明显高于南部(平均188×10-6)(P< 0.05)、近岸(平均233×10-6)略高于远岸(平均188×10-6),平均含量220×10-6在我国沿岸半封闭型海域属中等偏高,保持了20 a来较高的水平,局部污染加重.  相似文献   
995.
近40年湖南冰雹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湖南省1967~2006年近四十年冰雹日数资料,分析了湖南冰雹时空分布特征,着重讨论了湖南冰雹日数年代、年、季、月、旬、日际变化、地域分布特征及湖南前后二十年冰雹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湖南冰雹是典型的春雹区,春季冰雹日数占全年冰雹日数的74.9%;存在2年和4.8年的周期;日变化十分明显,多出现在午后到傍晚;地理分布呈西多东少,高山多于平原,洞庭湖北侧多于南侧的特点;近二十年冰雹呈减少趋势,多雹区更集中,主要出现在湘西北和湘东南。  相似文献   
996.
湖南省雷电特征及闪电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是雷暴多发区,雷暴分布是南多北少,西多东少。近35年地面雷暴观测数据显示,全省年平均雷暴数呈下降趋势。湖南闪电以负地闪为主,占总地闪的94.59%,平均闪电强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加大,长沙、韶山为闪电强度低值中心。一天中13~20时是闪电高发期,正地闪的平均能量要大于负地闪。  相似文献   
997.
投加EM菌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污泥中投加EM菌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以常规的微生物处理为对照。以COD为考察目标,探讨了在好氧条件下处理时,各种条件因素(温度、时间、pH、污泥负荷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投加EM菌对处理出水COD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好氧条件下处理渗滤液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效果差异显著。试验组在最佳的好氧条件下可使COD的去除率达到72.5%,高于对照组26.3%。在好氧条件下处理渗滤液,试验组出水中小分子COD的比例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在二类标准适用区进行不同高度的噪声监测试验,利用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不同高度噪声Leq小时值的统计特征,从而确定二类功能区噪声垂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9.
城市人口分布格局不仅受经济就业、生活质量、通勤距离等自组织分布要素的引导,还受到政府管制和调控的制约,不可能完全通过自组织而实现人口分布的优化。因此,除了阐释人口分布的自组织变动机制和影响因素外,还迫切需要研究人口分布对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方面的综合影响,进而提出优化的人口空间格局。在大量查阅人口分布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式,提出了生态约束、生产挤占、生活集聚、效益综合、顾及现状等人口优化分布原则,并运用随机与目标函数方法,建立人口空间分布优化模型。以无锡市区为例,基于丰富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资料,进行城市空间生态保护、生产开发、生活居住价值评价,通过模型运算,提出优化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为无锡市区人口分布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2016~2020年山东省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梦鸽  杨依  孙媛  张凤英  李永华 《环境科学》2022,43(6):2937-2946
基于2016~2020年山东省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结合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等社会经济数据以及风速、气温和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综合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和小波分析等方法,探究山东省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社会经济和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5年来山东省空气质量整体呈好转趋势,除O3外,SO2、 NO2、 PM2.5和PM10等污染物浓度逐年降低.空气污染物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沿海地区污染物浓度更低.(2)山东省PM2.5与人口密度和第二产业占比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城镇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同时,这种相关关系在空间上存在尺度差异,人口密度、民用汽车量和工业用电量与PM2.5空间关系较平稳,而城镇化率和第二产业占比对PM2.5的影响的空间异质性较高.(3)气象要素对菏泽和威海两市PM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