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安全科学   592篇
废物处理   63篇
环保管理   549篇
综合类   1686篇
基础理论   149篇
污染及防治   106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62篇
灾害及防治   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食品垃圾在生活垃圾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它的处理是解决城市生活垃问题的重要环节,分析了国内外食品垃圾处理的现状及目前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食品垃圾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2.
学学德国人怎样扔垃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扔垃圾居然是很多留学生到德国的第一堂必修课:垃圾在德国被细分成十几种玻璃瓶和塑料瓶盖要分开扔.用过的餐巾纸.上过涂料的纸与报纸杂志不能放在一块……一旦扔错.被罚款的麻烦就来了。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氧化沟工艺处理炼油污水效果的分析,提出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因素,并探讨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4.
费用-效益分析法在环境经济损益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是一部分很重要的评价内容。应用费用一效益分析法对城市垃圾处理工程进行项目建设和运行中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及得到的环境经济效益,以货币量进行计算,确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一个待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场处理技术的综合分析,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指标体系,然后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归一化,得到一个通用的评价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该垃圾的垃圾处理方式进行评价,最后提出卫生填埋是当前较为合理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6.
郑重 《环境》2001,(6):14-15
人是环境的产物,大自然最慷慨、最无私地赠予人类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空气、水、土地和万物,古往今来,天地人合一,天地无私,而人呢。  相似文献   
47.
自1996年10月,德国政府《循环经济·废物管理法》颁布以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己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日本、德国等许多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目标并通过强化循环经济立法、调整税收政策、开展企业污染零排放、努力扩大废物回收等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日本国将2000年定为“循环型社会元年”。日本的“财团法人·绿色日本中心”在对日本过去10年来政策法规的实行情况进行调研、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建设循环型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48.
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国内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对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状况和问题作了分析,探讨了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价值和实现途径,提出了促进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设。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垃圾填埋场周围地下水监测结果的分析,阐述了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0.
张卫东 《环境导报》2003,(22):47-47
基于自然情境的环境教育活动,是以感性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体、以运用和验证环境科学知识分析解决环境问题,形成科学的生态观为主要目的学习方式。它以教育“互动”为中介,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一种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以学生自主活动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培养个性、情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