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4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594篇
安全科学   1012篇
废物处理   124篇
环保管理   1451篇
综合类   5039篇
基础理论   269篇
污染及防治   544篇
评价与监测   418篇
社会与环境   142篇
灾害及防治   9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690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553篇
  2010年   475篇
  2009年   539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416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研究是在“六五”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针对沈阳西部污水,建立一个具体实施的“沈阳西部污水工业污染源排放总量控制系统”示范工程,以实现水质水量监测有手段,控制有指标,管理有规范的科学化、定量化、规范化的总量控制系统.为我国城市工业污水控制与管理提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2.
中国的美国梦会变成世界的恶梦吗?对于中国13亿人口,美国梦正在变成中国梦。数百万的中国人已经过上美国式的生活:食用更多肉类,开私家车,出国旅游,像美国人那样把迅速增加的收入用于其他开销。尽管这些美国生活方式的消费者还只是中国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中国对世界资源的需求已经变得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123.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美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标准》,德国《生活垃圾技术条例》.日本《废弃物最终处置场指南》和欧盟《废弃物填埋导则》等有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的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厦其主要特点.井与中国现行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相比较,主要从选址、入场垃圾要求、渗滤液排放标准、防渗结构和终场覆盖系统等5方面分析了GB16889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其修订、完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4.
《环境工程》2006,24(3):53-53
彩电、冰箱、电脑等电子废弃物未来不再成为环境污染源。未来三到五年,上海将筹建电子废弃物回收三级网络体系,在每个区都设立一个回收分中心,通过这些中心,电子废弃物将被分别重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25.
农业非点源污染环境影响及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非点源污染也称面源污染,因其污染的时空范围广,不确定性大,污染严重,对其治理及管理的难度也较大.由于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非点源已成为中国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文章中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特点、来源和危害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提出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6.
锅炉风机噪声污染点源多,对居民生活影响大,是引发环境信访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噪声治理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吸声、隔声和消声三种噪声控制技术的阐述,论证了对锅炉风机噪声进行综合论理的可行性,提出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锅炉风机节能降噪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7.
申立庆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213-213
对废水污染源监测中影响监测数据代表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废水污染源监测数据代表性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8.
食品垃圾在生活垃圾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它的处理是解决城市生活垃问题的重要环节,分析了国内外食品垃圾处理的现状及目前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食品垃圾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9.
以新一代空气质量模式系统作为基础模式,应用2002年沈阳市SO2环境监测、污染源排放清单及气象资料,模拟沈阳市SO2环境空气质量,并与沈阳市6个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相关系数为0.76;6个监测点平均值的相对误差为-11.6%;证明该模式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0.
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形成原因;结合莆田市实例探讨了气象条件和污染源分布对PM10浓度的影响;研究了PM10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和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是决定PM10浓度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PM10浓度的平均日变化规律呈现为典型的双峰双谷型,而年变化规律基本上与当地气候年变化规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