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8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093篇
安全科学   143篇
废物处理   63篇
环保管理   113篇
综合类   1951篇
基础理论   473篇
污染及防治   462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耐盐石油降解菌性能及降解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冀东油田钻井废液中筛选分离出耐盐石油降解菌Virgibacillus sp.(简称SJ菌),其在高含盐条件下对石油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高达56.12%左右。考察了pH值、盐度、不同N和P形态等因素对SJ菌降解石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J菌有较宽的pH值适应范围(pH值为6~10)和较好的耐盐能力(0.5%~20%),在pH值为9及NaCl质量浓度为5%时对石油类降解效果最好,其最佳利用N源和P源分别为(NH2)2CO和KH2PO4,该研究为油田高含盐含油废液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52.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33(10):55-58,100
利用实验室分离获得铜绿假单胞菌GF31(Pseudomonas aeruginosa GF31,简称菌株GF31),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技术,开展菌株GF31在实际土壤环境中对氯氰菊酯的降解特性和降解产物研究,并进行了模拟田间实验.结果表明,在土壤中菌株GF31降解氯氰菊酯的主要产物为二氯菊酸和间苯...  相似文献   
953.
针对在前期研究中已筛选到的一种聚乙烯醇(PVA)降解混合菌系,考察了种龄、菌悬液接种量、培养基装液量、培养温度、初始pH、渗透压及光照等外部环境因素对其PVA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种龄对混合菌系降解PVA的能力影响较小,实际运用中保持种龄为24~48 h较佳;菌悬液接种量过多时,会影响其正常生长,最佳的接种量为4~...  相似文献   
954.
白腐真菌对受喹啉污染模拟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引入白腐真菌对受喹啉污染的模拟土壤进行生物修复.结果表明,白腐真菌对受喹啉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是可行的;土壤含水率升高,喹啉去除率提高;投菌量越大,喹啉的去除效果越显著;不同pH土壤中的白腐真菌对喹啉降解差异不大,添加木屑能为白腐真菌提供额外的营养源,对土壤中喹啉的降解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55.
稠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与菌群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以烷烃、芳烃、胶质沥青质为唯一碳源,从稠油污染过的土壤里分离、筛选可培养的降解菌,将16株组合构建SL-16稠油降解菌群,通过室内摇瓶实验测得该菌群在最佳条件下对陈庄油田稠油降解率可达68%,其适宜的生长及降解温度为35~45℃,pH值为7.0~9.0,含盐量为4 000~14 000 mg/L,接种量为2%,稠油...  相似文献   
956.
黄婧  吴若菁  陈彪  王显 《环境工程学报》2011,5(8):1779-1784
从养殖污水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高效氨氮降解菌,对其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最佳生长条件研究,并将菌株投入养殖污水降解污水中的氨氮。结果表明:AN4菌株在NH4+-N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条件下,24 h内的氨氮降解率为92.5%;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菌株的16S rDNA序列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GU345782;AN4菌株在装液量为60.64 mL,pH为7.06,葡萄糖为6.0 g/L的条件下培养,菌株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4.28%;菌株对养殖污水中氨氮的降解率为12.3%。苍白杆菌菌属能够降畜禽养殖污水中的氨氮还未见报道,AN4菌株的筛选获得为生物降解养殖污水中的氨氮又提供了一种新型菌株。  相似文献   
957.
土壤中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及脱氮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极限稀释、滴加格里斯试剂和二苯胺试剂鉴别、平板划线相结合的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以硝酸钾为氮源进行好氧反硝化作用的细菌,命名为LD3,菌株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形状为杆状和球状,菌落光滑湿润,呈白色,菌株LD3鉴定为脂肪杆菌属。对菌株LD3反硝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D3菌株在好氧条件下能有效去除培养液中的硝...  相似文献   
958.
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两点进水对倒置AAO流程除磷的作用,发现将污水按选择池进水流量与厌氧池进水流量的分配比(简称进水流量分配比)为1.0/0、0.9/0.1、0.8/0.2、0.7/0.3、0.6/0.4、0.5/0.5分流到选择池和厌氧池,会影响中等COD负荷(200~220 mg/L)下该流程的除磷效果。原因在于,污水分流到厌氧池虽然能提高厌氧池内乙酸浓度,但同时会因稀释作用而降低厌氧池及好氧池中聚磷菌的浓度,影响聚磷菌厌氧释磷及好氧吸磷的作用。两点进水对低COD负荷(140~180 mg/L)及高COD负荷(260~340 mg/L)下该流程的除磷效果无明显影响,前者因各反应池(除二沉池外)内聚磷菌浓度本身很低,后者则因各反应池内聚磷菌浓度本身很高,改变进水流量分配比不会改变这2种情况下各反应池内聚磷菌释磷或吸磷的强度。  相似文献   
959.
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废水除磷技术之一。微生物的研究对于提高EBPR系统的除磷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综述了EBPR系统中聚磷菌和聚糖菌的种群分析及其代谢机制、聚磷菌与聚糖菌之间竞争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今后相关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60.
利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磁性竹炭复合制备磁性悬浮小球,该小球的磁矫顽力为28.6 mT,具有较强的磁场,可用于磁场引导分离。利用磁性悬浮小球作为载体对机油降解菌FZ5进行固定化,研究了固定化时间、降解时间、固定化小球投加量、初始pH值和初始机油浓度对机油降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化挂膜3 d,固定化小球投加量为8%,初始pH值为7,初始机油浓度为400 mg/L,降解培养3 d后对机油的降解率可达91.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