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4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安全科学   2180篇
废物处理   46篇
环保管理   584篇
综合类   1777篇
基础理论   170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137篇
社会与环境   101篇
灾害及防治   29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814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91.
杨楠楠  韩玲  刘明 《环境科学》2024,45(3):1749-1759
我国目前大规模的新区建设导致严峻的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以沣东新城为研究靶区,进行重金属含量特征描述性统计及克里金插值分析,进一步结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与信息扩散理论,构建基于风险评估的信息扩散模型,探讨了Pb、Cu、Cd和Hg的污染程度、污染风险及风险发生概率.结果表明,研究区内4种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均值远超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分别是背景值的1.943(Pb)、1.419(Cu)、3.074(Cd)和3.567(Hg)倍,且重金属分布受人为干扰较大呈强变异性(CV>65%).其中,Pb和Cu污染分布主要受到工业生产与建设用地开发的影响,工业活动、农业活动及交通运输是主要的Cd污染源,而工业建设是造成Hg污染的主要因素.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分别为9.716(Pb)、7.095(Cu)、92.292(Cd)和142.469(Hg),区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值为251.573,表明区域整体处于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状态.区域Pb和Cu整体处于轻度潜在生态风险,而Cd和Hg以中风险与较高风险为主,表明Cd和Hg是区域重金属污染的主导因素.信息扩散潜在生态风险模型评估结果显示,区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各等级的概率排序为:较高(38.98%)>中度(38.55%)>高(5.89%)>轻微(5.15%)>极高(3.56%),Cd、Hg元素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的超越概率远大于Pb和Cu,Hg元素各污染等级的超越概率分别为轻微(94.89%)、中度(66.85%)、较高(23.62%)、高(3.9%)和极高(2%),其中仅轻微等级的超越概率小于Cd.潜在生态风险等级的污染概率预测误差均小于5%,体现了基于风险评估的信息扩散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样本受限地区的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监测与管控提供技术借鉴与支持.  相似文献   
792.
SO2及NOX成为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钢铁厂SO2及NOX的产生部位为烧结工序段,因此,治理烧结烟气脱除SO2及NOX已成为整个钢铁行业的重点。本文主要依据钢铁行业技术现状,提出降低烧结烟气SO2及NOX的几类技术方法,为钢铁产业治理烧结烟气技术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93.
田建 《劳动保护》2021,(6):62-64
近年来,公路水路行业以深化“平安交通”建设为统领,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大力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隐患治理,安全生产状况整体稳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等事故统计指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然而,安全生产形势依旧严峻,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不但人员伤亡惨重,而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794.
王宗魏 《劳动保护》2021,(12):105-107
精细化工企业生产工艺反应过程繁杂,部分反应条件苛刻,且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多品种的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其中很多企业还涉及重点监管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势必整体安全风险增大。为确保安全风险的准确识别和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及其应用将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石,结合精细化工企业自身安全管理特点,从安全生产信息的分类、收集与识别、深度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议,使之有效运用到精细化工企业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795.
针对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作业风险全过程安全管控需求,从“人、机、料、法、环”5个维度,梳理了线路工程施工过程风险点,重点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作业的不安全环境,利用电力物联网技术,从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4个方面分析了基建现场作业风险管控平台架构及内容,完成了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作业风险点分析及感知层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线路工程基建现场作业风险管控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96.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仪控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仪控系统逐步在大型控制室得到应用,主控室信息界面随之也出现了 “巨量信息与有限显示”的矛盾。通过分析数字化主控室信息显示的特点,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实验研究 信息显示率、信息提供率、数据更新率对操纵员信息捕获绩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操纵员信息捕获绩效影响最主 要的因素是信息显示率,其次是信息提供率,最后是数据更新率;信息显示率与信息提供率对被试信息捕获绩效的影响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数据更新率的变化对被试信息捕获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信息显示的最佳匹配组合是信息显示率 为56.4 bit,信息提供率为9.4 bit,数据更新率为3 s。研究成果可为数字化主控室信息显示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97.
基于Miseq的好氧反硝化菌源水脱氮的种群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好氧反硝化菌源水脱氮过程中水体微生物群落的演变,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法对投菌和对照两系统水体样本的微生物信息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样品进行了优化序列统计,OTU分布统计和分类学分析的基础分析;以及细菌群落结构,PCA,Rank-Abundance,Hcluster,Specaccum和OTU分布的高级分析.结果显示,投加贫营养好氧反硝化菌的源水系统的氮素得到有效去除,脱氮效果明显;层次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系统内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投菌系统与对照系统主要表现为变形菌和拟杆菌门;细菌主要门类和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水质指标对两系统群落变化作用明显;与此同时,投菌系统中有关氮循环的细菌有上升的变化过程. Miseq高通量测序研究源水脱氮过程的微生物种群演变可行,为研究原位生物脱氮过程的水体微生物群落演变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98.
长江-洪泽湖段突发跨界污染风险交流信息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当前环境风险交流存在问题基础上,将信息图谱引入到流域突发跨界环境污染风险交流中.参考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图谱制定步骤,结合突发跨界环境污染风险管理特点与要求,构建流域突发跨界环境污染利益相关方构架体系.编制流域突发跨界环境污染事件利益相关方问题清单框架,对流域突发跨界环境污染利益相关方问题计算权重,按权重大小进行排序分类.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长江-洪泽湖段为研究区域,绘制风险交流信息图谱,利用ArcGIS制作信息图谱单元图以及单元表实现对海量信息资料的挖掘、提炼与表达,不仅满足了利益相关方对于信息的迫切需求,提高了环境风险交流效率,保证了突发跨界环境污染应急处理处置措施的有力实施.同时也为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的风险沟通提供了预见性、准确的关键信息与支持信息,为流域突发跨界环境污染风险决策提供辅助信息工具.  相似文献   
799.
<正>在日常监管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企业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普遍存在特种作业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全,作业现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其中,广大中小企业特种作业操作证件不规范的问题尤为突出。根据《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启用新版特种作业操作证并调整复审时限的通知》(京安监发〔2012〕53号),北京市现有新旧两版特种作业操作证。  相似文献   
800.
过去的一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持续推进“打非治违”工作,着力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有力促进了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筑牢安全生产责任网、监督网、保障网,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深入实施“八项工程”、扎实推进“两个率先”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