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65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295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建立渤海原油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指纹图谱,为渤海原油的鉴别提供一种新方法.以氧化铝作为基质固相分散剂进行样品处理,采用HPLC法进行分析,双反相C18色谱柱串联,以乙腈-水为流动相,二元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0℃,双波长检测226 nm、254 nm,进样量10 μL;采用所发展的...  相似文献   
522.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云才  黄琪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2):138-142,163
采用一种简便、快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提取烟草中2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在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量分析.22种农药在0.002 μg/mL~0.2 μg/mL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8),最小检出限为0.67 μg/kg~9.15 μg/kg,回收率为70%~102%,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8.96%.  相似文献   
523.
不同磷浓度对水生植物苦草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华南农业大学水稻土作基质,向基质加入不同含最的磷分别作低浓度磷处理(0.5 g/kg)、高浓度磷处理(2g/kg),通过测定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在不同磷营养条件下栽培时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基质不同磷含最范围对苦草生长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苦草在低浓度磷处理基质中生物量有所增加,主要...  相似文献   
524.
金仁村  阳广凤  马春  郑平 《环境科学》2011,32(1):217-224
采用模拟含氨废水和逆流湍动床(inverse turbulent bed.ITB)反应器研究了短程硝化工艺的运行性能及基质抑制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预挂膜"和"快速排泥"的联合挂膜方法,以及"低浓度,高负荷"的启动策略,可在20 d将ITB短程硝化反应器NH4+-N负荷升至0.59 kg·(m3·d)-1,实现快...  相似文献   
525.
以宜兰酒厂废水处理厂的污泥为菌种来源,构建单槽无膜无介体空气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通过添加小同浓度的基质、改变阳极与阴极距离及添加不同浓度的NaCl,分别考察了基质浓度、电极距离、离子强度对MFC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伴随基质COD浓度的增加(从300 mg/L增到...  相似文献   
526.
姚力  信欣  鲁航  朱辽东  谢思建 《环境科学》2015,36(7):2626-2632
研究了连续流系统污泥颗粒化过程中COD、氨氮和TN的去除效果以及成熟好氧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和脱氮动力学.结果表明40 d内连续流系统内能形成好氧颗粒污泥.随着颗粒化程度的提高,系统脱氮除碳性能有所增加;第41~60 d稳定运行期间,系统对COD、氨氮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到达到85.54%、95.5%和65.56%,且反应过程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积累不高.成熟颗粒污泥有较多的空隙结构,含有大量的胞外聚合物,相比于接种絮状污泥,其含水率、湿密度、沉降速度、机械强度、SVI值等都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为81.69%,硝化速率(以NH+4-N计)和反硝化速率(以NO-x-N计)分别为5.78 mg·(L·h)-1和4.90 mg·(L·h)-1.  相似文献   
527.
研究了厌氧反硝化产甲烷体系中,典型含氮杂环化合物喹啉、吲哚作为共基质碳源,厌氧生物对二者的降解特性,及群落分析.结果表明:在共基质条件下,喹啉的存在对吲哚的生物降解有抑制作用,且抑制随喹啉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吲哚的存在对喹啉的生物降解有促进作用,但吲哚浓度过高(150mg/L)抑制了喹啉的降解;喹啉、吲哚共基质时,二者的降解都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通过GC-MS分析,喹啉的主要中间代谢产物分别为2(1H)喹诺酮与8-羟基-2(1H)喹诺酮;吲哚的主要代谢产物为2-吲哚酮与靛红;通过高通量测序对共基质体系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发现厌氧功能菌群得到富集,细菌菌门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菌纲以Gammaproteobacteria和Betaproteobacteria为主,菌属以Acinetobacter,Candidimonas,Azospira,和Desulfomicrobium为主.  相似文献   
528.
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水热-共沉淀法,对二价金属化合物CaCl2、MgCl2、ZnCl2与三价金属化合物FeCl3、AlCl3、CoCl3按两两组合方式生成9种不同类型的LDHs,并分别对人工湿地常用的生物陶粒基质进行覆膜改性;构建模拟基质试验柱,对改性前后的生物陶粒基质进行城市污水的脱氮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生物陶粒基质,大多数改性基质对CODCr、总氮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所有基质处理后的出水中硝态氮浓度均呈上升趋势;Zn2+参与合成的LDHs改性基质对总氮、氨氮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ZnFe-LDHs和ZnCoLDHs对TN的去除率接近60%,对氨氮的去除率超过92%,这两种改性基质对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29.
不同配置绿色屋顶径流水质特征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绿色屋顶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植被和基质等配置因素对其径流水质的综合影响尚不清楚,这限制了绿色屋顶的推广.通过在北京市区搭建3种植被类型[佛甲草(Sedum lineare)、大花马齿苋(Portulaca grandiflora,马齿苋)和无植被(对照)]、3种基质类型[田园土、改良土和轻质生长基质(轻质基)]和2种基质厚度(15 cm和10 cm)的12个绿色屋顶,基于2019年雨季降雨特征、各绿色屋顶径流量以及径流中营养盐和重金属浓度的监测,构建绿色屋顶径流水质指数(RQI)定量分析不同绿色屋顶配置对径流水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植被可提高绿色屋顶径流削减率和有效降低径流中NO3--N的浓度,佛甲草和马齿苋绿色屋顶的RQI接近,径流水质均优于对照绿色屋顶;基质材料显著影响绿色屋顶径流削减率和径流中污染物浓度,轻质基绿色屋顶的径流削减率最低且径流中NH4+-N、DFe、DMn和DZn的浓度均值最高,其径流水质劣于改良土和田园土绿色屋顶;基质厚度为15 cm的绿色屋顶径流削减率更高,其径流水质优于10 cm的绿色屋顶.研究结果可为绿色屋顶设计及径流水质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0.
为研究如何快速恢复在突发状况下长期断流的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活性,比较分析了3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脱氮性能及微生物种群变化.分别为R1(生物滤柱)、R2(膜生物反应器,MBR)、R3(MBR),其中R1与R2进水基质浓度相同,R2与R3反应器形式相同,进水基质浓度不同.结果表明:R1、R2、R3中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分别经过39d、93d、76d得到恢复,总氮去除率分别恢复至87.0%、83.4%、87.6%,总氮去除负荷分别恢复至0.359,0.114,0.244kg/(m3·d).R1与R2相比,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柱能够承受较高的水力负荷,长期断流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更容易恢复.R2与R3相比,在进水基质浓度较高的条件下,厌氧氨氧化菌具有充足的营养底物,且高基质水平形成的底物浓度压力更有利于提升氨氮与亚硝酸盐氮在污泥内部的传质效果,恢复效果更好.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3个反应器在恢复前(后)CandidatusKuenenia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7.3%(32.0%)、1.6%(2.6%)、1.8%(6.0%),恢复后R1中相对丰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