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68篇
安全科学   251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751篇
基础理论   116篇
污染及防治   150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通过对几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的比选,分析不同处理技术物耗、能耗情况,优选出经济有效的含油污泥焚烧技术,结合新疆油田含油污泥的特点,采用层燃螺旋炉排焚烧技术,利用其燃烧热能生产蒸汽用于原油生产,采用余热吸收急冷与碱液半干法除酸技术,有效控制了二次污染;采用布袋除尘与烟尘固化技术确保了烟气达标排放。年节省成本支出3095.88万元。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建筑废物红砖和工业废物煤渣用作人工湿地脱氮基质的可行性,分别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NH+4-N去除效果实验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红砖和煤渣对NH+4-N最大静态吸附量分别为0.2533 mg/g和0.0533 mg/g,其吸附等温曲线均符合Freundlich型吸附方程,吸附常数分别为0.0419和0.0091;红砖煤渣组合对污水中NH+4-N平均动态脱除率达到41.18%,高于红砖的37.63%和煤渣的30.92%。  相似文献   
93.
研究不同曝气方式下亚硝化的实现以及基质浓度、曝气频率和温度对NO-2-N积累效果的影响。以实际污泥脱水液为研究对象,控制进水NH+4-N浓度在50~80 mg/L范围内,温度为27℃,pH值为7.8~8.2,DO浓度为0.5~1.0mg/L,分别采用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2种方式启动SBR亚硝化反应器,并考察了在不同基质浓度、曝气频率和温度条件下NO-2-N累积情况。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0 d左右的运行,在2种不同曝气方式下SBR均成功实现了亚硝化,稳定运行阶段,NO-2-N积累率分别达到95%和85%。经SEM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驯化成熟的活性污泥中,亚硝化细菌多呈球状和杆状,大小不同,外形饱满。当进水氨氮浓度小于200 mg/L,曝气频率为曝气15 min/停曝15 min,温度为27℃时,NO-2-N积累效果最佳,平均积累率可达90%以上。间歇曝气可以有效促进亚硝化细菌富集,有利于实现较高浓度的NO-2-N积累。基质浓度、曝气频率和温度对NO-2-N积累效果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4.
为研究建筑废物红砖和工业废物煤渣用作人工湿地脱氮基质的可行性,分别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NHf—N去除效果实验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红砖和煤渣对NH4+-N最大静态吸附量分别为0.2533mg/g和0.0533mg/g,其吸附等温曲线均符合Freundlich型吸附方程,吸附常数分别为0.0419和0.0091;红砖煤渣组合对污水中NH4+-N平均动态脱除率达到41.18%,高于红砖的37.63%和煤渣的30.92%。  相似文献   
95.
正胶态微氧气泡强化修复甲苯污染土壤研究郑艳梅王远鹏孙道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建厦门361005)通过一维土柱实验研究了胶态微氧气泡(CGAs)强化曝气技术修复甲苯污染土壤的效果,考察了污染物的初始浓度、菌液加入量、CGAs加入量等对甲苯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CGAs添加的条件下,常规的地下水曝气不能使低浓度的污染物去除,产生拖尾现象,而适量的CGAs和  相似文献   
96.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日前再次审议《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正案(草案)》,草案规定依法利用废物和从废物中回收原料生产产品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草案还对过度包装进行规范,将现行法律修改为,企业应当对产品进行合理包装,包装的材质、结构和成本应当与内装产品的质量、规格和价格相适应,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97.
海河流域是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但也是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地区,水污染的有效治理对区域内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海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指出单纯依赖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市场化手段进行治污的局限性。最终,分别提出针对省(市)级政府、地市级政府和企业三个层面应该采取的多层次水污染治理结构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98.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对比了岷江砂、沱江砂、青衣江砂、沸石、活性炭对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中氨氮的吸附去除效率,基于氨氮去除能力、购买成本与运费的比较,筛选出性价比较高的基质--岷江砂作为四川地区人工湿地的基质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吸附实验表明,砂对氨氮的去除率随振荡时间和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吸附等温曲线Langmuir...  相似文献   
99.
毛细屏障作为核废物处置库顶盖的工程屏障之一,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箱体实验方法,研究了非饱和稳定流条件下粗石英砂层厚度和倾角对毛细屏障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粗石英砂层厚度的增大,水分的相对绕流量增大,毛细屏障效应增强;随着粗石英砂层倾角的增大,其表面积水减少,水的横向流动能力增强,毛细屏障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100.
以传统卫生填埋柱R2为对照,通过往生物反应器填埋柱R1内加载可渗透反应介质层1和2进行模拟试验,主要探讨了填埋柱R1垃圾渗滤液COD、总氮、氨氮及总磷的变化趋势,探索一种新型的加载介质层垃圾填埋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填埋20周后, R1柱COD浓度基本维持在40 000~45 000 mg/L间,约为R2柱的20%~30%;第24周,R1柱总氮和氨氮分别为206.5 mg/L和167.3 mg/L,在16~24周内,R1总氮和氨氮分别约为R2的14.5%~17.5%和36.2%~43.6%;18周时,R1柱总磷达最大值1.704 mg/L,至第24周降为0.673 mg/L, 整个实验过程R1柱总磷约为R2的0.15%~0.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