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44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南京市地面塌陷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面塌陷已成为南京市主要的地质灾害问题,从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发生破坏机理等方面,论述南京市发育的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工程塌陷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等。总结发现南京市工程地面塌陷发生率逐年上升,危害范围呈现由郊区向城市中心扩展的趋势;过量开采地下水和地下矿产资源、疏排地下水、人工加载和扰动等是诱发地面塌陷主要的因素。基于南京地面塌陷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2.
我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初始注册申请表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信息管理数据库、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提供的数据,对目前已注册的1744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安全生产相关工作年限和受聘单位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注册安全工程师年龄、学历结构合理,但数量上仍不能满足需要。笔者提出应通过制订考试标准等方式加快注册安全工程师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3.
我国的煤矿大多数是井下采掘,因采煤造成的地表塌陷致使大量耕地和村庄遭到破坏,使局地生态环境恶化。本文对我国采煤塌陷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列举了塌陷引起危害的典型实例,进而将塌陷区开发治理和综合利用的模式归纳为充填式和非充填式两大类五种不同的型式。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我国采煤塌陷区开发利用前景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34.
135.
本文在分析辽宁省已有的岩溶塌陷灾害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形成条件进行了讨论,认为可溶性岩石,复杂的断裂构造,一定厚度的覆盖层是产生岩溶塌陷的必备条件,过量抽取地下水,降雨和地震是诱发因素,文章最后对可能发生这类灾害的危险区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6.
江苏常州横林地裂缝1989年始发,是苏锡常地区最早被发现的地裂缝,整体沿NE向走向,落差100~500 mm,裂缝带宽度50~350 m,局部地裂缝分布和走向受古潜山控制。地裂缝空间上主要发育于古潜山的边缘及砂层与岩溶接触带,时间上其发展与地下水主采层水位下降速度加快、岩溶水水位低于第Ⅱ承压水水位的阶段相对应。综合分析推断,横林地裂缝是由地下水过度开采、基岩起伏导致的不均匀沉降,以及岩溶土洞等因素共同诱发的,兼具岩溶塌陷型与基岩潜山型特点。  相似文献   
137.
正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近年来一些地方由于开发不当,矿山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急需得到治理。以最典型的煤炭为例,鄂尔多斯市1985年煤炭产量仅100万吨,201 1年已近6亿吨。开发强度过大,已突破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并引发地表塌陷、粉尘污染、地下水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全国11.3  相似文献   
138.
人体牙釉质是记录环境铅(Pb)暴露信息的较好载体。本研究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联用的方法测定来自高Pb暴露区(铅锌冶炼厂地区)和Pb暴露对照区(农业种植区)附近长期居住/不同年龄段人体离体牙的Pb含量,结果显示:高Pb暴露区离体牙表现出Pb含量高且随居民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离体牙Pb含量从6—12岁儿童的(60.8±15.3) μg?g?1增加到65岁以上老年人的(200.1±30.5) μg?g?1;而铅暴露对照区人体离体牙Pb含量低且基本随年龄增长变化不大。Pb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并在牙齿中富集,因此,牙齿中的Pb含量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在高Pb暴露区的人群,环境中的Pb可能通过各种介质(空气、水、实物等)不断进入人体,其牙齿不断蓄积环境来源的Pb。因此人体离体牙Pb有可能作为人体长期Pb暴露生物标 志物。  相似文献   
139.
4月1日下午,杨二敬女士在北京北礼士路物华大厦东侧的便道正常行走时,突遇地面塌陷,猝不及防地坠入路面下的“热水坑”中,造成全身99%面积深度烫伤。4月9日晚,与死神顽强抗争了多日的杨女士撒手人寰。  相似文献   
140.
连续年龄序列尾巨桉人工林养分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尾巨桉乔木层养分随林龄变化的趋势,对闽南山区连续年龄序列(2年、3年、4年、5年、6年)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y×E.grandis)人工林乔木层的养分积累、分配和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尾巨桉各组分中氮(N)的含量最高,其次是钾(K)、钙(Ca)、镁(Mg),最低的为磷(P).(2)尾巨桉养分贮量随林龄增长而增加,各林龄5种养分元素的总贮量依次为753.26、882.07、1 010.22、1 087.51、1 704.79 kg hm-2,其中树干的养分贮量最大,枝的贮量最小.(3)各年龄段人工林对5种养分元素的年净积累量分别为383.37、392.25、424.21、400.89、505.36 kghm-2a-1.(4)各林分养分年吸收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而养分归还量则呈相反趋势.(5)林分对营养元素的利用系数分别为0.51、0.44、0.42、0.37、0.30,随林龄增加而逐渐减小;循环系数分别为0.18、0.19、0.24、0.24、0.16;周转时间分别为8.76、9.75、7.58、9.39、17.47年.因此,尾巨桉在生长初期对养分的利用效率较小,中期归还给林地的养分多,到了后期对养分利用增加的同时,归还速率也变小,容易引起林地养分的匮乏,在尾巨桉生长初期和后期中应通过施肥、增加林下植被种类和数量来维持林地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