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41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723篇
基础理论   144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刘安  吴昊  何贝贝 《生态环境学报》2023,(11):2030-2040
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缓慢,塑料污染物的积累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尺寸微小的塑料被定义为纳米塑料(NPs)。虽然NPs的尺寸尚存在争议,但与其他工程纳米颗粒类似,NPs可造成多种不利的环境影响。NPs的存在和在生物体内的积累会对生物体产生一系列毒性效应,影响生物体的生长、繁殖和内分泌系统等。因此,NPs对包括人类在内的较多生物都构成威胁。尽管NPs污染已成为最令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但目前有关NPs对土壤环境及生物体的毒害效应等的研究仍然较少。旨在综述NPs本身的毒害效应(包括其中的添加剂)、降解产物和与其他环境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耦合后的复合毒性以及NPs对陆生生态环境,包括植物、动物以及土壤产生的综合影响,并总结本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主要的研究不足包括对经过降解等过程形成的次级NPs的毒性效应尚未深入开展,NPs对真实生物体的影响研究仍具有局限性,针对环境-NPs-生物-污染物的交互耦合机制对土壤环境的毒害效应仍需进一步探究。针对这些研究不足开展相应的科研探究工作能为全面科学地评价NPs的生态风险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2.
微塑料是一种高度多样化的污染物,形态各异、组成复杂且具有生物难降解性,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已有的文献主要总结了海洋和淡水系统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和危害,城市水体是内陆淡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目前缺乏对城市水体中微塑料来源、赋存特征和生态风险的系统归纳。该文概括了这几方面的研究,得出如下的若干结果。城市水体中的微塑料可通过污水处理厂排水、地表径流、合流制溢流、塑料设施老化释放、大气沉降等进入水环境。主要赋存类型为PP(聚丙烯)和PE(聚乙烯),其丰度、类型、尺寸和颜色的赋存受叠加的人为因素影响,包括降雨季节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化工业化程度。微塑料可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并与众多污染物发生协同效应,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目前主要采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城市水体中微塑料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多为低风险。此外,国内外为减少城市水环境微塑料提出的许多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微塑料污染。最后,该文对城市水体中微塑料研究进行了展望,其内容包括建立源解析方法,阐明各污染源对水体微塑料污染的贡献;加强微塑料和其它污染物的协同赋存与污染特征以及...  相似文献   
63.
《污染防治技术》2009,22(6):66-66
江苏中科金龙股份公司与广州化学研究所联手,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开发成功新型二氧化碳共聚催化剂分离系统,得到了无色、催化剂含量低于10个μg/L量级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多元醇,可以生产出各种聚氨酯材料,  相似文献   
64.
本文应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对镁合金以及塑料这两种笔记本电脑外壳进行了初步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镁舍金能源消耗、温室效应方面为塑料的556.31%、383.30%。但在材料的性能、资源消耗、酸化效应、生态毒理、材料的再生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塑料。  相似文献   
65.
《环境技术》2009,27(2):5-5
随着塑料橡胶工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橡塑材料的应用已经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其覆盖领域包括汽车、通讯设备、建材、电子电器、包装、体育用品、医疗设备以至航天设备等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66.
颜学光 《安全》2008,29(5):22-26
本文利用氧指数测定、DSC-TG热分析和水平垂直燃烧方法研究了HF与PVC塑料的燃烧性能。实验表明工程塑料(除HF-5006型外)都有较高氧指数,并且在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有毒烟雾和刺激性气体,火灾危险性大。特别是HF-5006型工程塑料的火灾危险性相对较大,因而建议不宜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67.
再生塑料粉煤灰复合材料井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废塑料、粉煤灰、农作物秸杆等固体废弃物通过自主创新技术成功地制备了市政工程制品:井盖、井箅等.具有抗压、抗冲击性能优良;成本低;环境友好;美观;安全等特性.  相似文献   
68.
聚苯乙烯发泡塑料(EPS)作为缓冲包装的内衬件广泛用于电子产品的内包装,但其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研究以再生资源(废纸)为原料,生产产品内衬包装物——纸浆模塑缓冲材,并使其产业化,以替代发泡塑料包装物,改变发泡塑料包装物难降解所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并实现“废弃物—产品”的资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69.
微塑料一般指直径小于5 mm的微小型塑料颗粒或碎片,海洋中常见的微塑料类型主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由于形状、颜色多变,分子量大,结构稳定,粒径范围与浮游植物相近,海洋中的微塑料很容易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其他海洋动物等产生影响。微塑料还可以为病毒、细菌提供附着载体,影响浮游植物分布,进入海洋生物消化道或进一步转移到组织中对机体产生毒性效应,甚至通过捕食作用沿食物链传递,对高等动物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此外,微塑料可以作为海水中痕量化学物质的吸附载体,对生物产生联合毒性。根据目前对微塑料的研究进展情况,未来应加强对海洋微塑料分离、鉴定技术的研发以及海洋微塑料的生物毒性效应和生物传递效应机制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0.
山东卓创资讯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届再生塑料供需见面会于2013年12月5日下午在江苏徐州中煤最佳西方友谊宾馆顺利召开。金发科技、鸿字集团、赛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双赢再生资源集团等来自华东、华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