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86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316篇
基础理论   93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模拟酸雨对土柱中稀土元素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拟研究酸雨对土柱中稀土元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雨水、酸雨淋溶下,对照组红壤土柱中所含稀土元素有向下迁移的趋势,并且随淋溶液pH值的降低,稀土元素向下迁移的能力增加.外源稀土迁移量的大小顺序为;Ce>La>Nd>Pr,其顺序与各稀土元素在稀土微肥中含量大小的顺序相同.表明外源稀土的迁移性与外源稀土的总量密切相关.外源稀土在土柱中的含量随着红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稀土元素主要在土柱中第一、二层持留;随着淋溶液酸度的下降,稀土元素向下迁移的能力增加.  相似文献   
62.
直接进样-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溴酸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直接测定饮用水中痕量溴酸盐的离子色谱方法进行了优化 .选用高容量的碳酸盐选择性离子色谱柱 ,以 7 2mmol·l- 1 Na2 CO3 2mmol·l- 1 NaOH为流动相 ,可消除样品中碳酸盐、次氯酸根和高浓度氯离子的干扰 ,直接进样测定饮用水中 2 μg·l- 1 溴酸盐 ,其检出限为 0 6μg·l- 1 .样品经微波浓缩后 ,对溴酸盐的检出限可降为 0 0 6μg·l- 1 .方法用于北京市饮用水中溴酸盐浓度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3.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的丙烯酰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采用毛细管色谱法建立了水和废水中丙烯酰胺的测定程序。以活性炭柱吸附、浓缩样品中的丙烯酰胺,用甲醇洗脱,洗脱液用FID测定。方法回收率为83.1~99.0%,相对标准偏差为5.34%,检出限为0.016mg/L。  相似文献   
64.
利用复合生物吸附剂FY01与活性污泥作为吸附材料,探讨了柱式生物曝气法对高浓度含铬电镀废水的生物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FY01性能稳定,耐进水pH冲击能力较强.当进水pH=2~5、流速为500 mL/h时,10 g FY01和5 g活性污泥联合处理60.4 mg/L含铬电镀废水2 h后,铬的去除率达78%以上;在4℃冰箱和23~28℃实验室保存50 d的FY01对铬的去除分别在78%~83%和77%~84%之间.柱式生物曝气吸附法对含铬废水的处理效果理想,运行稳定.串联处理2000 mL总Cr、Cu2 和COD浓度分别为60.4、4.51和48.2 mg/L的电镀废水2 h后,去除率分别高达92.1%、99.2%和71.4%.  相似文献   
65.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铁炭微电池电解反应器-填充流化床反应器,并对该反应器的水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床层压降法测定临界流化气速,建立了关于临界流化气速Uc的经验关联式:Uc=0.0156C^0.27,Vt0.14,H0.31,通过脉冲示踪物信号法测得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结果表明该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接近于完全混合反应器。  相似文献   
66.
等离子体协同光催化去除模拟烟气中SO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以及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利用填充床反应器将这2种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大量脱硫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协同光催化去除烟气中的SO2与单独采用等离子体技术相比,其SO2的去除率可提高5%~20%。同时,探讨了等离子体协同TiO2光催化剂的脱硫机理,分别研究了外加电压、气体流量和SO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SO2初始浓度为800 mg/m3,输入电压为17.5 kV,气体流量为0.2 m3/h时,SO2脱除率可以达到77.6%。  相似文献   
67.
柱生物曝气法吸附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复合生物吸附剂FY01与活性污泥作为吸附材料,探讨了柱式生物曝气法对高浓度含铬电镀废水的生物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FY01性能稳定,耐进水pH冲击能力较强。当进水pH=2—5、流速为500mL/h时,10gFY01和5g活性污泥联合处理60.4mg/L含铬电镀废水2h后,铬的去除率达78%以上;在4℃冰箱和23—28℃实验室保存50d的FY01对铬的去除分别在78%~83%和77%-84%之间。柱式生物曝气吸附法对含铬废水的处理效果理想,运行稳定。串联处理2000mL总Cr、Cu^2+和COD浓度分别为60.4、4.51和48.2mg/L的电镀废水2h后,去除率分别高达92.1%、99.2%和71.4%。  相似文献   
68.
湖泊、水库等水源的富营养化,使藻类去除成为饮用水生产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采用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气浮除藻,考察了混凝剂、气泡表面积通量和浮选柱高度等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气浮可高效地去除绿藻、硅藻和蓝藻,叶绿素a和藻类去除率达95%以上,比传统浮选柱气浮和沉降作业有较大幅度提高.与普通气浮柱比较,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增加了气泡与藻的碰撞几率,防止因大表观充气速率造成的紊流和扰动,使气泡/藻结合体有相对静态的浮升环境,避免了气泡/藻结合体在浮升过程中的脱落,实现对藻类的迅速捕集和转移.  相似文献   
69.
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气浮除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水库等水源的富营养化,使藻类去除成为饮用水生产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采用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气浮除藻,考察了混凝剂、气泡表面积通量和浮选柱高度等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气浮可高效地去除绿藻、硅藻和蓝藻,叶绿素a和藻类去除率达95%以上,比传统浮选柱气浮和沉降作业有较大幅度提高。与普通气浮柱比较,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增加了气泡与藻的碰撞几率,防止因大表观充气速率造成的紊流和扰动,使气泡/藻结合体有相对静态的浮升环境,避免了气泡/藻结合体在浮升过程中的脱落,实现对藻类的迅速捕集和转移。  相似文献   
70.
EDTA络合铜在无机柱撑膨润土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天然膨润土、羟基铁和羟基铁铝柱撑膨润土,进行吸附EDTA络合铜离子(EDTA-Cu)的实验.研究了溶液中EDTA与Cu2 摩尔比、pH值、吸附时间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和吸附等温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1 h;pH值对天然膨润土的吸附影响甚小,柱撑膨润土的最佳吸附pH在6~8之间;膨润土的分配系数随着溶液中EDTA与Cu2 的摩尔比的增加而减少,当摩尔比>2后,分配系数趋于稳定;柱撑膨润土羟基吸附位的活性是决定吸附性能的关键因素;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容量的大小和吸附作用强弱的顺序为:羟基铁铝膨润土>羟基铁膨润土>天然膨润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