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2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07篇
安全科学   986篇
废物处理   80篇
环保管理   593篇
综合类   2024篇
基础理论   154篇
污染及防治   139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67篇
灾害及防治   7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41.
医疗垃圾集中处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一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在评价重点、评价范围及评价内容的确定有着本质的不同,本文针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及减少这些影响的措施作浅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氧化沟工艺处理炼油污水效果的分析,提出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因素,并探讨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3.
根据对福州开发区阴离子射线管(CRT)产业集群进行调查、访谈和统计分析,实证研究了该产业集群的废物产生特征和管理模式.结果发现,福州CRT产业集群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随着主导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配套企业的进入,废物的产生总量不断增加,单位主导产品的废物产生强度持续上升,废物种类也逐渐丰富,给区域环境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大;但同时,产业集群借助其规模和集聚效应,不仅为废物交换和工业共生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础平台,而且为专营性废物回收组织和处理处置设施的良好运转营造了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4.
郑重 《环境》2001,(6):14-15
人是环境的产物,大自然最慷慨、最无私地赠予人类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空气、水、土地和万物,古往今来,天地人合一,天地无私,而人呢。  相似文献   
45.
张卫东 《环境导报》2003,(22):47-47
基于自然情境的环境教育活动,是以感性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体、以运用和验证环境科学知识分析解决环境问题,形成科学的生态观为主要目的学习方式。它以教育“互动”为中介,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一种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以学生自主活动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培养个性、情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46.
城市环境的一大课题——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况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水污染日益严重,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已成为治理水污染的不可中缺少的举措.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淮河、辽河、海河三河限期治理的通知下达后,三河沿岸城市都在按要求建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并将其纳入城市环境质量考核的重...  相似文献   
47.
黄盛君 《环境》2005,(Z1):17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长,固体废物给环境所带来的负荷逐渐增加.本文拟就近五年来珠海市固体废物排放现状、综合利用、处理处置状况,以及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8.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49.
苏南地区航道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和处置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颖 《环境保护科学》2001,27(5):33-34,37
对苏南地区六条航道底泥中重金属镉、汞、铜、锌、铅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各航道底泥中重金属除铅以外 ,含量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其中镉的污染最为严重。底泥的总体环境质量为 :重污染断面占 4 4.8% ,中污染断面占 37.9% ,轻污染和未污染断面分别占 1 0 .3%和 6.9%。根据评价结果 ,提出底泥处置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转变”是党和国家指导我国国民经济“九五”发展规划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方针,也是我们再生资源行业求生存、求发展的方向和必由之路。当前,加快“两个根本转变”,对我们行业走出困境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两年来,我们再生资源行业的很多企业,购、销、利全面大滑坡,有的企业濒临破产境地,有的企业已被撤拼、解体,全行业呈现出萎缩局面。实事求是地讲,市场趋冷和税赋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