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5篇 |
免费 | 456篇 |
国内免费 | 46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22篇 |
废物处理 | 115篇 |
环保管理 | 158篇 |
综合类 | 1266篇 |
基础理论 | 304篇 |
污染及防治 | 388篇 |
评价与监测 | 28篇 |
社会与环境 | 52篇 |
灾害及防治 | 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111篇 |
2021年 | 98篇 |
2020年 | 96篇 |
2019年 | 91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114篇 |
2016年 | 101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139篇 |
2013年 | 116篇 |
2012年 | 147篇 |
2011年 | 136篇 |
2010年 | 110篇 |
2009年 | 111篇 |
2008年 | 127篇 |
2007年 | 108篇 |
2006年 | 86篇 |
2005年 | 93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202.
以水体中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TPH)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凹凸棒石复合二氧化硅气凝胶进行净化石油类污染水体研究,主要考察复合气凝胶使用量及环境要素对去除水体中TPH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凹凸棒石纤维复合气凝胶与污染水体的质量比为1:60,对TPH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受pH变化影响较小;当NaCl浓度在0~100 g/L,MgCl2浓度在0~2.5 g/L时,复合气凝胶对水体中TPH的去除率几乎不受盐度的影响;Fe3+、Mn2+、NH4+、NO3-均能促进复合气凝胶对TPH的去除,但受其浓度变化影响较小,同时,凹凸棒石纤维复合气凝胶对上述离子也有微弱的去除作用。研究成果为凹凸棒石复合气凝胶在实际石油类污染水体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3.
204.
205.
人居环境系统是由人类居住区及其周边环境组成的"社会—生态复合系统"。气候变化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体系、基础设施和人体健康三个领域。本文提出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引入人居环境科学,将人居环境视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给人居环境系统带来的新风险,如复合型风险、关键风险、突现风险、系统性风险等。其次,将人居环境系统区分为:建筑基础设施、生命线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四个子系统,分别论述各子系统提升气候适应性的具体途径。最后,基于系统治理理念,从城乡协同、试点建设协同、多主体协同等不同视角,提出人居环境的协同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206.
针对传统有害气体过滤设备通常体积小、处理效率低的现状,专门设计了一种超大型复合材料活性碳过滤器。该产品复合材料承载体结构采用有限元模拟设计,材料组配合理,实现了耐腐蚀、容量大、处理效率高、效果好、阻燃、使用寿命长、有害气体能回收、吸附材料可重复利用等特点,根据不同材质、规格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和适用吸附气体种类的不同,采用多元复合吸附,弥补单一吸附过滤层存在的不足,达到同时处理多种有害气体的目的。该产品有效容积为120 m3,处理风量为1 100 m3/min,处理效果达到99%以上,主要用于化工生产、污水处理、电子工业、冶炼、制造业等行业排放有害气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7.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3)
为了实现同时去除苯胺和苯胺降解过程中释放的氨氮,选用苯胺降解菌,假单胞菌Z1(Pseudomonas sp.Z1)和异养硝化菌,不动杆菌Y1(Acinetobacter sp.Y1)进行复合研究,并以单株菌Z1作为对照考察复合菌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复合菌(Z1+Y1)可以有效地同时去除苯胺和苯胺在降解过程中积累的氨氮。培养48 h后,Z1的苯胺、总氮和COD去除率为99.9%、25.7%和57.2%,氨氮积累量为60 mg/L左右;而复合菌的苯胺、总氮和COD去除率则分别可以达到99.9%、80.1%和88.4%,氨氮积累量仅为5 mg/L左右,有效地同时去除了苯胺和苯胺在降解过程中积累的氨氮。对复合菌进行降解条件优化,最佳复合比例为1∶1,最适碳氮比(C/N)为16,在400~800 mg/L初始苯胺浓度条件下,复合菌都可以有效地同时去除苯胺和苯胺在降解过程中积累的氨氮。 相似文献
208.
以多胺羧酸(H5dtpa)为配体获得同时含铋和铁双金属配合物的配位分子前驱体,通过低温热分解前驱体制得Fe-Bi-O三元复合纳米氧化物粉末。采用XRD、SEM、Uv-Vis DRS、PL以及VSM等方法对所得复合氧化物进行结构和性质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物粒径在100 nm左右,主相为Fe Bi O3,在室温时表现出弱铁磁性,其弱磁性可能来自Fe Bi O3的尺寸限域效应。该复合物在200~600nm范围对光具有较强的吸收,其直接带隙λeg=2.02 e V。另外,分别以甲基橙和苯酚为降解模型,初步研究了其光催化氧化性能,于20 mg/L的弱酸性甲基橙溶液和苯酚溶液中分别添加0.25 g/L制备的Fe Bi O3粉末,甲基橙溶液光照5 h后脱色率为90%,而苯酚溶液光照4 h脱色率达100%。 相似文献
209.
(续2014年第6期封二、封三)污染过程观测与解析2013年12月初,我国中东部地区经历了一场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灰霾污染。重点实验室利用城市大气污染超级观测站密切跟踪了此次大气污染过程,记录了长三角在城市化、工业化、机动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以警示人们透支环境可能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