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8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565篇
安全科学   204篇
废物处理   115篇
环保管理   156篇
综合类   1241篇
基础理论   267篇
污染及防治   307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7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841.
复合立体生物浮床技术对微污染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复合立体生物浮床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体污染控制技术。利用竹子制成网格状的立体框架,安放植物、螺蚌等,同时配以弹性材料,形成复合生物浮床。选用芋头、慈姑、荸荠、水芹、蕹菜和美人蕉作为浮床植物,研究其在夏季和秋季对微污染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夏季试验中,蕹菜浮床美人蕉浮床、荸荠浮床、芋头浮床慈姑浮床、水芹浮床;在秋季试验中,芋头浮床慈姑浮床、美人蕉浮床、蕹菜浮床荸荠浮床、水芹浮床。在夏季、秋季试验中,芋头浮床的除氮效果一直很好,对总氮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71%和62%;而蕹菜浮床的除磷效果一直很好,对总磷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30%和81%。比较了复合立体浮床与传统平面浮床对总氮、总磷处理效果的差异,指出复合立体浮床技术在微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2.
论述了用于柴油车排气微粒捕集器的复合金属丝网的制备和测试过程 ,讨论了丝网层数和涂层负载对复合金属丝网过滤性能的影响 ,并分析了其捕集机理  相似文献   
843.
水体中的As(Ⅲ)和Cd(Ⅱ)重金属离子具有潜在的毒性,且能通过食物链等方式转移富集进入人体,进而威胁人体健康.选用富里酸(FA)作为铁锰镍层状双氢氧化物(FeMnNi-LDH)的修饰物,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能够同时吸附As(Ⅲ)和Cd(Ⅱ)阴阳离子的稳定层状复合材料(FA@FeMnNi-LDH),主要提升了其对Cd(Ⅱ)的吸附容量.利用XRD、TEM、FT-IR和XPS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其对水体中As(Ⅲ)和Cd(Ⅱ)的吸附去除能力和机制.结果表明,经筛选出的具有结构稳定和最大FA负载率、且达到最优吸附性能的复合材料有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典型特征峰.复合材料对As(Ⅲ)和Cd(Ⅱ)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模型,25℃时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49.60 mg·g-1和156.50 mg·g-1.该复合材料在pH为2~7和4~7范围内,分别对As(Ⅲ)和Cd(Ⅱ)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水中共存的常见阴离子对As(Ⅲ)的竞争吸附影响大小顺序为:PO43->C...  相似文献   
844.
社会经济活动驱动水污染物排放并影响环境水质,进而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单一从自然环境系统视角研究水污染过程难以充分揭示产生环境水质问题的根源,有必要同时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复合生态系统视角揭示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水质问题的驱动作用.本文从复合生态系统视角对环境水质问题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发现,现有研究从生产、消费等多视角识别了驱动水污染物排放的关键地区和行业,并探究了水污染物排放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如排放强度、经济发展水平).过量水污染物排放加剧了环境水质恶化,已有研究采用灰水足迹、污染物浓度等多种指标表征水污染程度,进而分析了社会经济活动对水质变化的驱动作用.此外,现有研究探究了水质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直接和间接反馈作用,揭示了水质变化影响的跨区域-跨行业传导过程.这些研究为优化调控社会经济因素以改善环境水质提供了决策依据.目前,水污染数据仍存在精度不高、时间序列较短等问题,且相关研究缺少水污染环境影响的社会经济溯源分析、社会经济系统与环境水质之间动态闭环模拟等.  相似文献   
845.
本文提出了通过浸渍法制备的四种氧化物为主活性组分的负载固定型催化剂,用于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处理印染中间体H-酸废水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催化湿式氧化的条件,不同催化剂处理效果的比较表明,四元组合MnO2-CuO-CeO2-Fe2O3催化剂性能较好,在常温常压,pH=5~7,反应30min时,COD的去除率>80%,色度去除率>90%。  相似文献   
846.
利用盐酸酸洗废液制取复合亚铁絮凝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盐酸酸洗废液为原料制备复合亚铁絮凝剂的方法 ,研究了复合亚铁的除浊性能 ,考察了硅铁比、水样pH和温度对其混凝性能的影响 ,探讨了其电导性质 ,并应用于印染废水的混凝处理。结果表明 ,复合亚铁絮凝剂效果好、处理成本低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7.
采用Na_2S化学再生法对吸附Fe~(2+)、Mn~(2+)、Cu~(2+)和Zn~(2+)饱和的膨润土-钢渣复合颗粒吸附剂分别进行重金属离子的固定及其再生实验研究,探究该吸附剂吸附的重金属离子的固定问题及其再生的可能性和多次再生后的吸附效果,同时根据SEM图进一步揭示固定、再生机理。结果表明:在对Fe~(2+)的固定、再生实验中,可形成Fe S沉淀而实现固定,但再生后再吸附时,膨润土复合颗粒中蒙脱石结构改变使得颗粒坍塌变成粉末状,因此,吸附Fe~(2+)饱和的膨润土复合颗粒吸附剂不适合用Na_2S再生;而对Mn~(2+)、Cu~(2+)和Zn~(2+)的固定、再生实验中,均可形成S化物沉淀而实现固定,颗粒结构未改变,经过3次再生后,吸附剂对Mn~(2+)、Cu~(2+)和Zn~(2+)的去除率还可达到94.22%、83.2%和76.30%,远比未经再生的吸附剂吸附效果好,同时,由SEM表征分析进一步揭示:Na_2S再生溶液既可使重金属离子形成MS沉淀固定,又可使复合颗粒吸附剂获得再生,实现了同步固定、再生的目的,且吸附剂经多次再生后吸附效果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848.
在自制0.2 t/h气动超声吹脱实验装置中,通过自主研发的纳米复合脱氮剂(CT-601)与气动超声波的耦合作用,在不同氨氮初始浓度、吹脱时间、CT-601投加量、气液比等条件下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常温下p H=11、气液比=900∶1、脱氮剂投加量为0.0848 g/L时,超声吹脱60 min,处理2 000 mg/L的模拟废水时,去除率可达到93%以上,处理浓度为2 156 mg/L的实际废水时,去除率达到90%以上,较普通吹脱法和超声吹脱法分别提高40%和10%。同时还发现,该装置对COD去除率为29.72%,运行成本也只有7.24元/m3。  相似文献   
849.
针对水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基于集对分析法和模糊理论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已被广泛运用到水质评价当中。传统的评价模型在确定水质等级的复合算法中虽引入了权值的概念,但仍会出现指标浓度重复计算、信息丢失和指标权值的影响得不到体现等缺陷,具有局限性。针对这些缺陷,将基于加权后的内梅罗指数法思想应用于传统模糊-集对分析法中的复合算法上,考虑到加权内梅罗指数法兼顾极值的特性及计权性,通过取平均值和极值替代累加的方法来实现减小指标浓度重复计算的影响,同时加强复合算法中权值所占比重使得权值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实验表明,改进的复合算法使得评价结果更为精确、客观。  相似文献   
850.
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磷钼酸(H3PMo12O40)/聚乙烯醇(PVA)复合纤维膜,并对复合纤维膜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模拟废水进行了研究。红外(FT-IR)测试显示,磷钼酸在复合纤维膜中仍保持Keggin结构。通过扫描电镜(SEM)可以看出,磷钼酸的质量分数为29.4%时,复合纤维的直径最小。紫外测试表明,将磷钼酸固载于PVA复合纤维上比直接使用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磷钼酸质量分数为25.0%,甲基橙溶液p H=2时,甲基橙的脱色率最高。复合纤维膜热处理后在水中稳定性较好,易于回收并循环使用,循环使用10次,甲基橙的脱色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