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43篇
安全科学   292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38篇
综合类   914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109篇
社会与环境   168篇
灾害及防治   7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51.
以巢湖南淝河口湖湾区的黑臭水体为例,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黑臭水体中不同浓度Fe2+、S2-与DO及流速的定量关系.比较发现:分位数回归方法能够定量分析流速和DO对不同浓度Fe2+、S2-的作用;而普通线性回归则无法给出它们彼此在不同浓度情况下的定量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水体流动主要通过分散作用降低黑臭水体中Fe2+及S2-的浓度;增加流速对降低南淝河口及黑臭水体边缘等Fe2+、S2-浓度梯度较大区域的污染效果显著;但对黑臭水体中间位置Fe2+、S2-浓度梯度较小区域污染没有显著影响.增加DO对减少S2-浓度达到0.043mg/L以上或Fe2+浓度达到0.80mg/L以上黑臭水体区域污染的效果明显;但对低浓度Fe2+、S2-污染的处理效果不佳.这些结果为治理浅水湖泊中的黑臭水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2.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健康因子的SOH估计方法,以准确估计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状态。方法选取锂离子电池恒流充电过程中两恒定压差下的时间间隔作为健康因子,基于健康因子估计电池的健康状态。采用高斯过程回归模型进行电池健康状态估计,通过共轭参数法优化超参数。健康因子作为模型输入,输出相应的电池健康状态,并选取NASA不同实验条件下6个电池的实验数据验证该算法。结果所选6个电池估计结果的MAPE与RMSE值均低于0.02。结论选取的健康因子可以较好地表征电池的健康状态,验证了基于健康因子的SOH估计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以对不同温度、放电倍率、放电深度下的电池进行准确的SOH估计,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53.
了解影响森林火灾面积的相关因素,使用气象及其他相关数据,建立模型来预测森林火灾面积,以降低火灾带来的危害。森林火灾面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进行森林火灾面积的预测,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同时完善防火设施,做好防火工作,尽可能降低森林火灾的危害,减少经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954.
煤中痕量元素与三态硫关系的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晓华  陈光南 《环境化学》1997,16(4):306-310
将青山烟煤按不同比重分级后,分别测定了各级煤粉中痕量元素Be、Cd、Pb、Co,Cr,Cu,Ni,As以及三态硫的含量,发现痕量元素与三态硫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本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了痕量元素与三态硫关系的模型,并用该模型对青山烟煤某一比重范围内煤粉中的痕量元素含量进行预报,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55.
对种群增长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提出有限空间种群增长的Logistic新模型即ds(dt)^-1=rs(1-ds^0/k),其中参数d描述环境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参数θ为种内竞争特性参数.该模型通过种群的竞争特性因子θ控制,将指数增长、线性制约、下凹增长和上凸增长非线性制约概括为一个统一的自适应的非线性制约模型.以格氏栲、红锥种群基面积增长为例,运用遗传算法对不同种群增长模型进行最优拟合与比较分析,表明新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格氏栲、红锥种群增长规律,为种群增长动态变化的一个理想的机理描述式.表4参14  相似文献   
956.
采用信息论的线性抽样方法对白云山风景区的景观要素进行了景观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山风景区景观的异质性较大,并与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阔叶林类型的相对频率与平均信息量最大,已在白云山风景区处于景观基质的地位,对白云山的景观结构和景观生态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7.
部分硝基芳烃对鲤鱼的急性毒性及定量构效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景文  马逊凤 《环境化学》1996,15(4):332-336
本文报告了26个硝基芳烃大对鲤鱼的急性毒性,应用LSER法得出了相关关系显著的QSAR方程。化合物分子的本征体积是毒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硝基芳烃的毒性随着分子本征体积,αm和I值的增大而增大,随着βm值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58.
吸附反应时间对除草剂阿特拉津吸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建才  蒋新  胡维平  卢信 《生态环境》2007,16(2):402-406
采用批量动态实验方法,对潮土中阿特拉津吸附特征随吸附反应时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吸附的阿特拉津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符合双曲线函数关系。在50μg·L-1~2000μg·L-1浓度系列下,在48h内,土壤颗粒对阿特拉津的吸附属于快反应,土壤吸附的阿特拉津量随吸附反应时间呈指数上升,为吸附实验结束(168h)时土壤吸附阿特拉津总量的58%到90%。当吸附反应时间超过48h后,随反应时间增加,土壤吸附阿特拉津量差异变化不显著。阿特拉津在潮土颗粒和土壤溶液中的相分配可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吸附容量因子Kf与吸附反应时间之间有极显著的线性正关系(r2=0.9063**,p<0.0001)。无量纲的非线性因子n与吸附反应时间之间也具有显著的线性负关系(r2=0.5666*,p=0.0192)。  相似文献   
959.
Ag·DDC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法均能测定土壤样品中砷,土壤样品中每公斤含砷量一般在10mg左右甚至更高,原子荧光法检出限比Ag·DDC光度法的检出限低,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小,但相对于土壤样品,如采用原子荧光法,则必需采取减少称量或增加样品的稀释倍数,这样可能会带来测定结果的误差.两种方法的对比实验,相对而言Ag·DDC光度法的稳定性和样品结果的重现性均好于原子荧光法.因此测定土壤样品中砷适合采用Ag·DDC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960.
黄河流域氮磷营养盐动态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孟伟  于涛  郑丙辉  邓义祥  富国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2):2046-2051
收集了黄河流域下游主要干流监测站近40a来(氮数据)或20a(磷数据)来的水质数据,同时,收集了流域各省人口、氮肥磷肥施用量(折纯)及工业废水排放量等数据,研究了黄河氮磷营养盐通量(或浓度)的多年变化趋势,并统计了水质变化与流域人口、化肥用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等社会经济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氮输送通量近40a来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但1990s后期受黄河断流影响有明显下降;同时,由于下游引黄灌区大量取水使得花园口-利津之间的氮通量相对入海口的氮通量为负值.黄河总磷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没有呈现趋势性变化,受断流影响1990s后期总磷含量值也明显减小.进一步分析表明,黄河氮输送通量的变化主要受流域内人口、氮肥施用量的影响,而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没有统计上的相关性;黄河总磷含量和流域人口、磷肥施用量和废水排放量均无相关性,而与黄河水体中悬浮物含量显著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水体悬浮物中的总磷含量为0.54g·kg-1,与黄土高原总磷背景值十分接近.由于黄河悬浮物主要来自黄土高原,故判断黄河总磷输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查明黄河流域氮磷输送量多年变化情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可为流域和海域污染控制及负荷分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