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4篇 |
免费 | 210篇 |
国内免费 | 94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22篇 |
废物处理 | 69篇 |
环保管理 | 78篇 |
综合类 | 1533篇 |
基础理论 | 175篇 |
污染及防治 | 456篇 |
评价与监测 | 53篇 |
社会与环境 | 8篇 |
灾害及防治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114篇 |
2021年 | 123篇 |
2020年 | 96篇 |
2019年 | 104篇 |
2018年 | 97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118篇 |
2015年 | 128篇 |
2014年 | 192篇 |
2013年 | 118篇 |
2012年 | 140篇 |
2011年 | 117篇 |
2010年 | 131篇 |
2009年 | 137篇 |
2008年 | 137篇 |
2007年 | 122篇 |
2006年 | 103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化学修饰活化后的硅胶,以戊二醛为交联剂,接上羧甲基壳聚糖,继而接枝上β-环糊精作为功能单体,制备了一种用于分离富集水样中Cu(Ⅱ)的固相萃取新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分析(BET)、X射线衍射光谱(XRD)以及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吸附剂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FAAS)作为检测手段,考察了溶液pH、振荡时间、吸附剂用量、样品流速、洗脱液浓度和体积等对吸附剂吸附Cu(Ⅱ)的影响。吸附剂饱和吸附容量为9.37 mg/g,最大富集倍数高达350。吸附过程能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进行很好的拟合。应用于环境水样中Cu(Ⅱ)的分离富集与测定,回收率在96.8%~105.2%之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2.
为了分析管输天然气在不同介质中泄漏问题,基于流体力学和多孔介质理论,通过CFD软件建立了管道泄漏的三维仿真模型对该问题进行分析。首先,针对架空管道和埋地管道分别建立了泄漏扩散模拟模型和多孔介质的埋地管道模型;其次,对不同压力下的天然气管道进行模拟计算;最后,通过甲烷体积分数和压力分布等参数对管道泄漏现象进行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压力下,在空气中泄漏的天然气在进入空气时会形成射流,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射流中心点向外甲烷浓度呈抛物线型分布;在土壤中泄漏的天然气会在泄漏口处形成蘑菇云状分布。 相似文献
53.
54.
2012年4~10月采用自制沉降颗粒收集装置收集主养草鱼和黄颡鱼池塘生态系统中沉降颗粒物,开展了颗粒物质的垂直沉降量以及沉降颗粒中碳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组成及沉降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可以显著提高池塘颗粒物质的垂直沉降量,主养草鱼池塘中颗粒物质垂直沉降量显著高于主养黄颡鱼池塘(p0.01),且两种养殖模式池塘颗粒物质沉降量随着养殖时间推进有显著增加的趋势。主养草鱼的池塘中颗粒物质垂直沉降量在100.39~414.66g/(m2·d)之间变化,平均为224.46g/(m2·d),主养黄颡鱼池塘中沉降颗粒物质垂直沉降量在34.14~272.91g/(m2·d)之间变化,平均为155.18g/(m2·d)。两种养殖模式沉降颗粒的碳氮磷成分在养殖周期内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但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主养黄颡鱼池塘沉降颗粒中TN、TC、TOC和TON的含量均比同时期主养草鱼高,且均随着养殖时间的推进,沉降颗粒中碳氮磷的总量呈增加趋势。两种养殖模式池塘沉降颗粒中的C/N比值与沉积物中的C/N比值较为接近,表明沉降颗粒与沉积物营养物质来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养殖系统内养殖对象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对颗粒物质的产生以及沉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5.
多级硅胶/氧化名柱和GC/MS法测定焚烧炉固体排放物中的痕量PCBs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采用多段硅胶柱与碱性氧化铝柱提取纯化焚烧炉烟灰和炉灰中残留的多氯联苯(PCBs)。用13C标记物测定了回收率,比较了固体样品的索氏提法和柱直接提取法,结果表明:柱提取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测定固体废物中PCBs的方法。应用HRGC/MS及GC/ECD定量测定了焚烧炉固体排放物中PCBs总残留量及同系物含量。 相似文献
56.
不同染料化合物在颗粒活性炭上的分形吸附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颗粒活性炭对6种染料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它们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fendlich方程;由此计算出颗粒活性炭的表面分形维数均处于2到3之间.不同染料吸附时计算出的分形维数不同,吸附染料过程是在分形表面上发生的反应.吸附动力学过程分为快速吸附和慢吸附两个阶段,而且溶液中剩余染料的浓度变化动力学符合方程:Cout∝t^-α,表明该过程具有类分形动力学特征;并由指数α计算上述动力学反应的分形维数D.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6种染料的吸附量和速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绿色染料吸附时的类分形动力学参数指数α和分形维数D也随之升高,而其它染料不呈现类似的规律. 相似文献
57.
58.
粘虫颗粒体病毒及其增效因子对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测定的结果表明,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Ps及其增效因子对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PsNPV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粘虫颗粒体病毒不仅能提高粘虫感染PsNPV的死亡率,而且NPV、GV两种病毒混合感染使粘虫幼虫代谢发育受到抑制,表现为生长缓慢、体重减少等.增效因子的增效作用表现在能显著提高粘虫幼虫的死亡率,降低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半致死浓度LC50,并缩短半致死时间LT50. 相似文献
59.
60.
以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污泥为接种污泥,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通过调整运行条件诱导培养反硝化聚磷菌(DPB)颗粒污泥,实现反硝化过程和聚磷过程的有效结合。经过3个阶段的培养,DPB颗粒污泥对COD、TP、氨氮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系统具备缺氧条件下同步反硝化聚磷的能力。获得的DPB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1.0~2.0mm,平均沉速为50~70m/h,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沉降性能,有利于减小污泥处理负荷,提高脱氮除磷效率。DPB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含量明显提高,其中多糖和蛋白质分别为从原接种污泥的21.58、11.22mg/g提高到56.32、34.15mg/g;搁置30d后的DPB颗粒污泥,可在SBR重启30d内恢复原有活性及反硝化聚磷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