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45篇
基础理论   110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51.
为评估纳米TiO2在环境水体中的暴露风险,选用大型溞作为模式生物,研究了不同粒径纳米TiO2(20、40、60和100 nm)对大型溞毒性效应的影响,并探究了腐殖酸对不同粒径纳米TiO2毒性效应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粒径是影响纳米TiO2颗粒毒性效应的重要因素,以大型溞半数致死时间(LT50)为指标,不同粒径纳米TiO2对大型溞的毒性作用强弱顺序依次为:20 nm颗粒 > 40 nm颗粒 > 60 nm颗粒 > 100 nm颗粒(p<0.05).腐殖酸的存在可以显著降低纳米TiO2颗粒对大型溞的毒性作用,腐殖酸对小尺寸纳米TiO2颗粒的毒性抑制作用更为明显(p<0.05).大型溞体内ROS水平与抗氧化系统相关酶活分析表明,纳米TiO2导致大型溞体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浓度升高是其产生毒性作用的重要原因,腐殖酸的存在可以显著降低大型溞体内由于纳米TiO2暴露而引起的ROS浓度上升(p<0.05),进而减轻纳米TiO2对大型溞的毒性作用.此外,腐殖酸可以减小不同粒径纳米TiO2之间的毒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纳米TiO2在环境水体中的暴露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2.
镉胁迫对莴苣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笋王一号(Lactucasativa L. sativa var.Angustata Irish.cv Sunwang NO.1)为材料,通过营养液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胁迫对莴苣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100 μmol·L-1Cd2+对幼苗株高、根长、叶面积和叶数的增加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程度加重,但低浓度的Cd2+(1 μmol·L-1)却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幼苗根、叶中MDA含量和G-POD、叶中SOD活性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明显增加,但根中的SOD在100 μmol·L-1Cd胁迫下明显低于对照,同时,1 μmol·L-1Cd对根和叶片中的APX和CAT活性有一定的激活效应,以后随着Cd处理浓度的提高表现为抑制效应,且随着Cd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53.
根据烟草(Nicotiana tabacum)GA 20-氧化酶基因序列,设计2对分别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特异引物,以烟草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目的基因(约250 bp)片段.将正、反向目的片段分别插入中间载体的内含子两侧.再经BamH I和Sac I双酶切回收约700 bp的目的片段,插入到双元载体质粒p2355中,成功构建了含GA 20-氧化酶基因片段的反向重复序列植物表达载体p23700,其转录产物能形成发夹RNA(hpRNA),产生小分子干扰RNA,干扰目的基因的表达.将p23700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并转化烟草叶片细胞,经选择分化培养,获得表型矮化的转基因烟草.图4参14  相似文献   
54.
不同干旱胁迫强度下白刺花幼苗叶片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代谢产物和抗氧化酶活性与干旱胁迫强度的定量关系是评估植物适应干旱能力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采用盆栽试验设计,设置土壤田间持水量(FC)80%、60%、40%、20%4个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梯度上2 a生白刺花(Sophora davidii)幼苗叶片内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特点.发现:(1)MDA与Pro含量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2)蛋白质和光合色素含量在干旱胁迫梯度上呈"钟型"抛物线变化趋势,在60%~40%FC下含量最高.(3)4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其中SOD与APX的活性在干旱胁迫梯度上的反应均表现为多项式变化规律,即在中度干旱下的活性显著升高.而重度胁迫下降低;CAT活性变化规律与SOD和APX活性的变化正好相反;POD活性则表现为倒钟型趋势.60%FCT活性最低.综合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的含量、SOD、APX、CAT以及POD不仅能够较好地指示干旱胁迫对幼苗叶片的生理生化伤害程度,并且可反应叶片开始受胁迫伤害的土壤干旱水平.但是MDA和Pro含量则无法指示;60%FC左右的土壤含水量是白刺花2 a生幼苗叶片生理生化代谢受到伤害的干旱强度的阈值.图3参26  相似文献   
55.
IntroductionChlorobenzoic acids ( CBAs ) are important chemicalproducts and extensive used as the intermediate and analysisreagent in many industrial fields(Zhang, 2001). Therefore,CBAs may directly and constantly release into environment,and it was a…  相似文献   
56.
植物提取液处理恶臭气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为岭  黄传荣 《化工环保》2005,25(6):441-445
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植物提取液治理恶臭气体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植物提取液的应用研究、除臭机理研究及植物提取液提取方法的研究;指出对恶臭气体中的胺类和醚类除臭机理、对植物提取液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7.
本文研究了温度(29℃、31℃、33℃、35℃和37℃)对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幼鲎蜕壳同步性、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等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当温度高于33℃时幼鲎的成活率显著降低(P<0.05),蜕壳增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蜕壳率则随着温度升高呈先显著升高(P<0.05)后显著降低(P<0.05)的趋势,33℃试验组蜕壳率最高;(2)温度较高试验组幼鲎开始蜕壳的时间较早,33℃试验组的幼鲎最先蜕壳;一、二龄幼鲎能值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3)37℃高温组一、二幼鲎的ACP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而AKP活力变化没有明显规律;(4)一龄幼鲎CAT活性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37℃试验组二龄幼鲎的TAOC和CAT活性均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33℃时,适当升高温度有利于中国鲎幼鲎的蜕壳与生长;当温度超过33℃时,幼鲎的免疫力、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成活率下降。本文的结果可以为中国鲎人工育苗和放流活动开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8.
MOBILE汽车源排放因子计算模式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土壤中Pb、Hg及其相互作用对烟草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b、Cd处理浓度的增加,POD活性逐渐增加,SOD开始上升后转而下降,CAT活性逐渐下降.它既诱导了活性氧的生成,又影响活性氧清除系统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结果造成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之间的不平衡,致使相关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加速了叶片衰老的进程.Pb、Hg对烟草叶片抗氧化酶代谢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合作用.  相似文献   
59.
SO2胁迫对拟南芥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仪慧兰 《生态环境》2007,16(6):1612-1614
SO2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有严重的危害。多数植物在SO2胁迫时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因此研究SO2对植物的影响、分析植物逆境生理过程,对损伤和抗逆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3周龄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 L.)植株为实验材料,对幼苗进行SO2(2.5、10、30mg·m-3)连续熏气,定时(8、56、104、152h)检测地上部分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SO2熏气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诱导性增高,其中SOD活性增加最快,8h后即显著高于对照,并具有浓度效应,POD活性在SO2暴露8h后略有增高,56h、104h时明显增加;熏气152h后,SOD和POD活性显著降低。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熏气前期略有增高,152h后有所降低。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中较高浓度的SO2对植物细胞具有氧化胁迫作用,并可能产生氧化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60.
紫外光B辐射对水稻生长和生长素水平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个水稻品种IR68和Dular生长在室外条件下,在以自然条件、13.0和19.1kJ·m-2.d-1(分别模拟臭氧浓度下降20%和40%时的UV-B强度)的紫外光B(UV-B280~320um)进行2和4wk的照射处理,以研究UV-B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UV-B强度增加能使2个水稻品种的株高、叶面积和叶m(DW)下降,而对分蘖数没有影响;随着UV-B处理强度的增加,IR68和Dular叶片IAA含量显著下降.在4wk处理的条件下.19.1kJ·m-2·d-1的UV-B使IR68和Dular叶片的IAA含量分别下降了48.7%和46.2%.值得注意的是.UV-B处理提高了2个水稻品种叶片内的IAA氧化酶的活性.初步推测UV-B使水稻叶片IAA氧化酶活性提高导致IAA含量的下降.从而抑制了水稻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