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1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9篇 |
废物处理 | 31篇 |
环保管理 | 26篇 |
综合类 | 482篇 |
基础理论 | 125篇 |
污染及防治 | 12篇 |
评价与监测 | 13篇 |
社会与环境 | 4篇 |
灾害及防治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基于中国大气成分实时追踪数据集、天津气象局和生态环境局长序列PM2.5质量浓度和气象观测,结合MEIC排放清单和环境模式构建的细颗粒气象条件扩散指数,研究2000~2020年天津地区PM2.5质量浓度演变规律及驱动因子,以期更科学地分析气象对大气环境影响,为“十四五”期间深度环境治理提供支撑.结果表明,2000~2020年天津PM2.5质量浓度呈现3个阶段变化,第一阶段2000~2007年,呈现持续地上升,其变化速率为4.58μg·(m3·a)-1,该阶段排放量的快速增加是主导因素,其作用是气象条件年际波动影响的4倍,排放量增加使得PM2.5质量浓度增加45.3%;第二阶段为2007~2013年,该阶段PM2.5质量浓度呈现波动变化,出现了两个浓度峰值年(2007年和2013年),该阶段排放稳定,气象条件年际波动对PM2.5质量浓度年际波动产生重要影响,两者相关系数0.81;第三阶段为2013~2020年,PM<... 相似文献
122.
采用2010~2013年BC连续在线观测资料,分析天津地区BC的季节分布、潜在来源及其健康效应.结果表明,2010~2013年BC气溶胶浓度平均值为(4.49±3.26)μg/m3,秋季浓度最高,为6.31μg/m3,冬季和夏季次之,春季最低,为2.59μg/m3.各季节BC浓度的日变化特征类似,均呈早晚双峰分布,早间峰值高于晚间,且夜间高于日间.混合层高度和近地层风从垂直和水平两方面影响BC的时空分布,各季节作用强度并不相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表明天津高浓度BC的主要贡献区域为河北、山东、河南等华北平原地区.此外,秋季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部等西北区域也会影响天津.天津城区各季节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CR)均高于EPA给定的可接受风险水平(10-6),非致癌风险水平较低,秋季因高浓度BC引发的呼吸系统死亡率相对风险为1.118,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3.
天津表层土壤PAHs分子标志物参数的空间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天津地区为例,在选取分子标志物的基础上,应用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多种多环芳烃(PAHs)分子标志物的空间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污染源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分子标志物的计算和空间分布的模拟,可以帮助识别复杂情况下污染来源的分布情况.通过对天津地区表层土壤PAHs 6种分子标志物参数空间分布的研究,发现天津地区主要的PAHs污染源是煤燃烧源,在天津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而石油源和交通污染源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滨海地区,2 种污染源有一定的重叠.在远郊县的边界地区,有一定的木柴污染源分布. 相似文献
124.
研究了天津冬季中心城区、工业区和滨海区大气中PM2.5 及其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含碳组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冬季PM2.5 污染严重,平均质量浓度为223µg/m3,其中有机物、SO42-和元素碳是含量较高的3 种组分,分别占PM2.5 总质量的23.4%, 13.1%,12.8%.PM2.5浓度及其化学组成空间分布较为均匀,但工业区受局部排放源的影响,含碳物质污染突出;SO42-、NO3-、Cl-、NH4+和K+约占离子总量的90%,阴、阳离子未达到平衡状态,酸性阴离子过剩;有机碳与元素碳的浓度比为1.4,低于国内其他城市;有机碳主要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二次有机碳的含量约为27%8764;37%;机动车尾气、燃煤是PM2.5 的主要排放源,海盐粒子的贡献甚微.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天津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约束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天津是资源型缺水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质污染以及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等问题成为天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对天津水资源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建立节水型经济结构、建立健全水资源行政管理体系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8.
129.
挥发性有机物是O3重要的前体物之一,在O3生成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为研究天津郊区VOCs特征及其对O3生成的作用,利用SyntechSpectras GC955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天津市津南区54种VOCs的浓度,并结合最大增量活性因子计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力.结果表明, 2018年7月津南区VOCs总浓度为(32.33±23.77)μg·m-3,其中烷烃质量浓度最高,芳香烃和烯烃次之,炔烃最低,丙烷、乙烯和甲苯分列VOCs质量浓度的前3位.观测期间TVOC的OFP为107.81μg·m-3,烯烃对OFP的贡献最大,为55.80%,乙烯、异戊二烯和甲苯分列OFP贡献率的前3位.后向轨迹分析表明,不同来向和性质的气团下TVOC及其OFP不同.VOCs/NOx体积分数比值估算表明,观测期间O3生成对VOCs较为敏感.乙苯/间,对-二甲苯和乙烷/乙炔等特定物种对浓度比值的变化表明, 3次O3污染过程均伴随VOCs的老化过... 相似文献
130.
基于天气背景天津大气污染输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区域输送是大气污染防治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大气化学模式定量估算2016年10月~2017年9月区域输送对天津的影响,重点基于天气背景分析区域输送影响和气象条件的关系,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支撑.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各城市区域输送贡献百分率平原城市显著高于沿山城市,天津一次PM2.5本地贡献62.9%,区域输送贡献37.1%,主要受沧州、廊坊、河北中南部、北京、唐山和山东等地输送影响,每年4~6月区域输送最显著, 7~8月区域输送最弱.区域输送与天气形势、风场和降水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高压后和锋前低压是区域输送占比最高的两种污染天气类型,西南风、西风和南风3个风向下天津大气污染输送影响最为明显,风速2~3 m·s-1时最有利于PM2.5区域传输,降水超过5 mm以上将降低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效率.对于不同污染类型和重污染阶段,轻度污染天气时区域输送贡献最为明显,比均值偏高20.5%,重污染天气虽受静稳气团控制,但由于周边区域高浓度的PM2.5,污染气团迁移对区域内污染聚集传输有显著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