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68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390篇
基础理论   99篇
污染及防治   96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762.
提出了天然沸石和方解石复合覆盖控制底泥氮磷释放的新技术,并对该技术抑制底泥磷释放的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和方解石复合覆盖层不仅可以有效抑制底泥氨氮释放,也可以有效抑制磷的释放.复合覆盖层抑制底泥磷释放的效率受天然沸石投加量、方解石投加量、天然沸石粒径、沸石与方解石组合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随天然沸石和方解石投加量的增加,复合覆盖层抑制底泥磷释放的效率明显提高;随天然沸石粒径的减小,复合覆盖层抑制底泥磷释放的效果略微增强.沸石和方解石的组合方式对复合覆盖层抑制底泥磷释放的规律为:先覆盖沸石后覆盖方解石对底泥磷释放的抑制效果明显强于先覆盖方解石再覆盖沸石条件下的情况,与沸石方解石混合均匀覆盖情况相比,先覆盖沸石后覆盖方解石对底泥磷释放的效果也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763.
郭瑾  马军 《环境科学》2007,28(3):556-562
为进一步明确臭氧预氧化对颗粒的脱稳作用,选用氧化铝(α-Al2O3)作为悬浮颗粒,考察了臭氧氧化后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s,NOM)特性及吸附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能够破坏NOM的芳香结构,SUVA值降低25%~35%,氧化后酸性官能团含量增多,总酸度增加0.3~1.4 mmol·g-1,分子量和极性的变化与NOM的性质有关;有机物初始浓度相对于臭氧投量较低时,NOM的溶解性增强,与其酸性官能团增加产生的吸附促进作用相抵消,因而吸附性能出现不变甚至降低的现象;有机物初始浓度较高时,臭氧能够起到强化NOM吸附的作用.采用2.5 mg·L-1臭氧进行氧化后,以商用腐殖酸为代表的NOM的吸附形貌,由密集分布的球形对称聚集结构向网状结构过渡,分子之间的交联作用十分明显,吸附高度低于其氧化处理前,云母的表面覆盖率较氧化前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764.
利用天然物质城市草炭土、草甸土、火山岩和红壤与壳聚糖絮凝剂絮凝复配处理味精废水,并对影响絮凝复配过程中味精废水浊度去除率的助剂投加量、壳聚糖用量和pH值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壳聚糖经天然物质复配絮凝处理味精废水后的浊度去除率均优于复配前,其中草甸土和红壤最为突出.在最佳复配比例为m(草甸土):m(壳聚糖)=5∶1、pH为1.0~2.0(即在原味精废水中)时,草甸土复配后味精废水浊度去除率为45.77%;对于红壤,在最佳复配比例为m(红壤):m(壳聚糖)=25∶3、pH=6.0时,其浊度最佳去除率为78.41%.此絮凝复配方法为味精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廉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65.
水中天然有机物混凝过程的光学在线监测及控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腐殖酸为去除对象,用光散射颗粒分析仪(PDA)对水中天然有机物的混凝过程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PDA输出信号(FI曲线)的特征值与絮凝体粒径和有机物去除率之间具有相关性,在弱酸性(pH=5.0)T和中性(pH=7.0)条件下,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剂投量,腐殖酸的TOC去除率可达50%,UV254去除率可达80%-90%,但pH=7.0时的投量为pH=5.0的5倍以上,在pH=5.0的条件下,吸附电和中是有机物混凝的主要机理,但在混凝剂投量非常高的情况下,卷扫絮凝也起重要作用。在pH=7.0条件下,卷扫絮凝则是有机物混凝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