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50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时明确指出,要把治理太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努力让太湖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在环境保护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江苏省认真落实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把太湖治理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10件实事之首来抓,积极探索流域水污染治理新思路、新举措,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32.
1985年以来太湖流域耕地变化与粮食生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湖流域经济与城市化过程持续加速而耕地流失及粮食供需形势日趋严峻。基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和耕地压力指数(K)模型及其分析与预测,定量研究流域耕地变化和粮食生产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流域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随人均GDP增长呈显著的对数型减少,粮食总产波动降低;Smin和K值经过1985~1997年的平缓波动后持续上升,2003年之后又有所降低。区域分析结果揭示了整个流域耕地压力凸显的现实;未来10a耕地生产力提高促使Smin逐年减小,但Sa递减速度较快,K值上升明显;两种预测情景表明降低粮食自给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耕地压力,但口粮供给还有缺口,由此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耕地利用和粮食生产的调控机制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3.
《绿色视野》2013,(7):19-23
邓星光,中国剧作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文化经济国际交流协会副主席,中国影视艺术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四五"普法先进工作者,《河长》电影编剧、总制片人,2013"美丽中国"中国航天文化艺术行组委会副主任,"地球·唯一村庄"美丽中国百城千乡行大型环保公益活动执行秘书长,北京世纪开元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裁。  相似文献   
134.
为治理太湖流域稀土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水环境污染,对比分析了太湖流域2家典型稀土企业2005年-2009年的废水和底泥的总α、总β和238U、232Th、226Ra、40K,评价放射性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消除放射性废水环境污染危害提供客观依据和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5.
太湖流域城镇形态的遥感信息提取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城市形态学在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战后城市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世纪50年代后,因城市形态的研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城市形态的研究似乎变成传统景观研究内容的一部分。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化、城市郊区化进程加快,城镇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城市地理学者在研究城镇之前必须对城乡进行划分,而城乡划分的基础是城市形态的信息提取,因而对城市形态的研究又得到重视,但城镇形态信息提取没有找到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利用遥感技术,以太湖流域苏锡常地区为例,建立城镇形态信息的提取模型-仿归一化植被指数法,且通过对比监督分类法,说明仿归一化植被指数法提取城镇信息的特点,为城乡划分,城镇聚落结构,城市群等研究提供客观,简便的获取城镇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6.
邢光熹 《环境保护》2007,(7B):49-50
蓝藻暴发是太湖严重富营养化的标志,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氮、磷农度超标,为什么太湖流域会遭受氮磷的严重污染,我们又该如何遏制氮磷的侵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7.
采集2007~2012年江苏省太湖流域省、市环境监测工作统计数据,尝试从环境管理创新效能、监测点位与项目、环境质量报告、资金人员投入、国家下拨财政资金乘数效应等指标,对优化监测管理工作带来的成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引导环境管理有效预警率增加5.8倍,为2.6亿元流域资源补偿资金提供了测算依据,国控断面占全国总数下降7.0%,地方监测的河流断面数量增长48%,流域水质评价考核项目扩展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全部水质项目,而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显著增长则反映出地方政府积极加大了对水环境监测预警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38.
采用合理的水质评价因子,才能科学评价和全面反映河流水环境污染状况。以太湖流域河流为研究对象,探讨河流水质评价因子的筛选原则,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和筛选主要污染因子,综合考虑影响水质的各方面的因素以及太湖流域污染状况,选取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耗氧量、氨氮、总磷、石油类、挥发酚、汞、铅指标作为太湖流域河流水质评价因子。  相似文献   
139.
太湖流域中华绒螯蟹重金属镉和铬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养殖池塘中华绒螯蟹重金属含量的情况,以环太湖流域养殖池塘中的螃蟹为研究对象,对其蟹黄中重金属镉和铬的含量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样品的Cd和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87 mg/kg和0.474 mg/kg,其变化范围分别为0.006~0.621 mg/kg和0.068~1.437 mg/kg。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显示,重金属镉的样品大多处于轻污染和中度污染水平,重金属铬的样品绝大多数在轻污染及以下水平。膳食评估建议成人每周食用螃蟹最好不要超过5只。该研究风险评估可为环太湖流域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0.
太湖流域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污染评估   总被引:27,自引:21,他引:6  
张杰  郭西亚  曾野  邓建才 《环境科学》2019,40(5):2202-2210
为阐明经济发达地区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本研究分析了太湖流域典型水系94个样点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Zn、Cr、Ni、Cu、Pb、As、Cd和Hg)含量,评估了重金属的生态风险以及辨析了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Zn、Cr、Ni、Cu、Pb、As、Cd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63. 62、102. 46、45. 50、44. 71、37. 00、13. 34、0. 479和0. 109 mg·kg~(-1),均高于其对应的背景值(Hg除外).地累积指数评价中,Pb、Ni、Zn、Cu和Cd整体上处于低污染状态;在污染负荷指数评价中,Pb、Ni、Zn和Cu整体上处于中度污染状态,Cd、Cr、As处于低污染状态;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中,Cd和Hg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其余重金属均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多元统计分析表明,Pb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农业废水排放;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Cr、Ni和Zn还受到电镀及合金制造行业的影响; Cu和As主要来自于农药、工业废水; Cd主要来自于冶炼工业; Hg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和石油产品的燃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