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282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目前潭江流域面临着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增加与水质下降双重胁迫,流域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与水资源持续利用已成为潭江流域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潭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水资源持续利用与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52.
最优分割法在河流断面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青新 《环境科技》1991,11(6):28-31
  相似文献   
353.
近江牡蛎对Pb的累积和排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更新式在自然光照和窒温条件下进行了近江牡蛎Crassostrearivularis对Pb的累积和排出试验。近江牡蛎对海水中Pb的累积是净累积型,其体内的Pb含量与海水的Pb浓度之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近江牡蛎体内的Pb含量与暴露时间之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Pb从近江牡蛎体内排出的生物学半衰期为14d,近江牡蛎对Pb的累积随海水盐度的升高而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海水盐度的升高有利于近江牡蛎体内残留Pb的排出。近江牡蛎是比较理想的海洋重金属Pb污染监测生物。  相似文献   
354.
本文应用1999年松花江佳木斯江段丰、平两水期监测数据对DO与CODMn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并经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表明在99.9%的置信水平下DO与CODMn线性相关及其显著。  相似文献   
355.
湖心区及近大汕退水闸断面是高邮湖重点控制断面,水质考核目标为Ⅲ类,2011~2015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TN、TP尚不能稳定达标。通过河网水量水质模型构建及模拟,得出影响高邮湖控制断面水质的主要污染源的比值及排序,为锁定重点削减对象、改善高邮湖湖体水质、制定断面达标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6.
本文引入断面控制面积、径流量、污染负荷三个参数对水质监测断面代表性进行定量化探讨,并用南通市入海河口水质监测断面的实例进行分析计算,证明目前监测断面的设置比较合理。并为今后增设断面提供优先次序。  相似文献   
357.
嫩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嫩江沿岸采用氧化塘处理污水和特点,为充分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以流域总量控制的原则为指导,建立了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模型,预测不同流量和不同排污情况下的水质,确定不同流量下给定水质目标的临界距离和允许排污量。  相似文献   
358.
利用较少的监测断面,花费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能够反映具有代表性的水环境质量数据,是监测断面优化的主要目的。通过对监测断面优化的研究,能够为环境监测、管理、河流污染治理、网络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优化调整的原则主要是在原有监测断面的基础上,考虑水文特征、  相似文献   
359.
江河入海径流通量是影响流域排海污染物通量的关键参数,也是实施污染物入海通量监测的技术难点。本文对江河入海径流通量监测的两项关键技术,即监测断面设置方法和流态监测技术方法进行重点研究。通过比对河口的河流段、过渡段和潮流段地理位置以及水动力特征,分析在不同河段设置入海径流通量监测断面的可行性。同时,研究分析入海河流过渡段流态监测的4种方法即代表点、代表层、代表垂线和组合式测流法的技术特点及适用条件。最后以闸坝影响、过渡段、地形复杂和水深较浅的辽河在线监测试验基地为案例,利用其2016年丰水期在线连续监测数据,对入海径流通量监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江河入海径流通量的状况,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江河污染物入海通量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60.
对自然资源的无序开发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承载力是描述地区发展受自然资源限制的重要工具,也是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基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县级统计数据,定量计算水、土和生态等资源承载力,并根据定量评价结果构建资源承载力监测体系并应用于“一江两河”地区。研究结果表明:(1)“一江两河”地区人粮关系趋于紧张,部分地区人口—粮食—土地矛盾突出,76.5%的县土地资源承载力下降,83.3%的县土地资源承载指数增长;“一江两河”地区各县(市、区)水资源承载力远大于实际人口,承载指数均小于0.05,但77.8%的县水资源承载力下降,县域承载指数均增长;各县生态承载力增长,承载指数下降,部分县处于生态赤字状态。(2)“一江两河”地区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由生态承载力转变为土地资源承载力。2000—2015年,在“一江两河”地区资源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或超载的县中,对资源承载状态影响最大的资源承载力由生态承载力逐步转变为土地资源承载力。(3)“一江两河”地区资源承载力等级逐渐提升,可能带来的危害或负面影响程度降低。2000—2015年,资源承载力为三级(中度负载)及以下等级的县由15个(83.3%)降至3个(16.7%)。资源承载力长效监测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明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科学利用区域自然资源,促进地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